场馆问题调查

本单元是我们UOI G1U6单元,以“减少使用、再使用和回收利用的习惯,帮助我们成为有责任感的地球小公民”为核心主题,旨在引导学生理解人类行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学生此前已接触过水循环、动植物变化等自然现象,具备初步的环境意识和分类经验,能够通过简单语言描述观察结果。在本单元中,学生将在真实情境中(如自然资源博物馆参访与手工再利用活动)进一步发展观察、记录与表达能力,尝试通过合作与行动思考“我能为地球做什么”,逐步实现从理解到责任行动的过渡。该设计兼顾低龄学生的认知发展和PYP课程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全球责任感。

以下有3个类型的问题,每个类型至少选择2题回答
一、事实性问题(Factual Questions)
1.
这是什么材料做的?(What is it made of?)
例如:以水杯为例,这个水杯是玻璃做的。
2.
  • 这个东西从哪里来的?(Where does it come from?)
3.
  • 我们每天用多少水/纸/电?(How much water/paper/electricity do we use every day?)
  • 例如:写作业用了几张纸?早上洗脸用了几次水?
4.
  • 什么东西可以回收?(What can we recycle?)例如:塑料瓶可以回收吗?
5.
  • 什么东西不能回收?(What can’t we recycle?)
6.
  • 这些垃圾最后去了哪里?(Where does the rubbish go?)
  • 例如:生活垃圾是被运走了?还是被烧掉了?
7.
  • 这个展品以前是做什么用的?(What was it used for before?)
8.
  • 博物馆里最旧的物品是什么?(What is the oldest thing in the museum?)
二、概念性问题(Conceptual Questions)
9.
  • 为什么我们不能浪费水和电?(Why shouldn’t we waste water or electricity?)
  • 例如:如果水龙头开着不关,会怎样?
10.
  • 为什么要回收?(Why do we need to recycle?)
11.
  • 什么是“再利用”?(What does “reuse” mean?)例如:用完的牛奶盒可以做成铅笔筒吗?
12.
  • 为什么有些资源用完了就没有了?(Why do some resources run out?)
13.
  • 回收和再利用一样吗?(Is recycling the same as reusing?)
14.
  • 垃圾是怎么变成新东西的?(How can rubbish become something new?)
  • 例如:旧报纸怎么变成新本子?
三、个人/情感类问题(Personal/Reflective Questions)
15.
  • 我可以为地球做些什么?(What can I do for the Earth?)
  • 例如:我可以节约用水、不浪费纸张。
16.
  • 如果我们不节约资源,会发生什么?(What will happen if we don’t save resources?)
17.
  • 我能不能把旧玩具送人或者再用?(Can I give away or reuse my old toys?)
18.
  • 如果你是地球,你会怎么想?(If I were the Earth, what would I say?)
19.
  • 我今天学到了什么?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什么?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