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核心素养综合评价调查问卷

        本研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制定了此次评价调查问卷,模糊隶属度评语集V={优秀 良好 一般 及格 有待提高},请确定峨边彝族自治县顶岗支教教师核心素养指标体系中各因素对于集语集的模糊隶属度,请您在相应位置打“√”。

        调查说明:一下的调查中评语“优秀”的分数为5分,“良好”的分数为4分,“一般”的分数为3分,“及格”的分数为2分,“有待提高”的分数为1分。

A 职业信念素养(0.2156
*
1.

A1 社会责任与职业认同(0.4206)

优秀良好一般及格有待提高
A11 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体育教育的意义及其自身角色
A11 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体育教育的意义及其自身角色
A12 认同体育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中的独特价值
A12 认同体育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中的独特价值
A13 具备服务乡村、关爱乡村学生的教育情怀与奉献精神
A13 具备服务乡村、关爱乡村学生的教育情怀与奉献精神
*
2.

A2 师德师风与行为示范(0.3024)

优秀良好一般及格有待提高
A21 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言行雅正,为人师表
A21 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言行雅正,为人师表
A22 尊重乡村学生及其家庭背景,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
A22 尊重乡村学生及其家庭背景,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
A23 在体育活动中展现积极向上、公平竞争、尊重规则的体育精神风貌
A23 在体育活动中展现积极向上、公平竞争、尊重规则的体育精神风貌
*
3.

A3 乡土融入信念(0.1690)

优秀良好一般及格有待提高
A31 愿意适应乡村学校生活条件、工作节奏和管理方式
A31 愿意适应乡村学校生活条件、工作节奏和管理方式
A32 愿意有效应对乡村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经费等资源不足的挑战
A32 愿意有效应对乡村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经费等资源不足的挑战
A33 愿意尊重并主动融入当地社区文化习俗,建立良好师生、家校关系
A33 愿意尊重并主动融入当地社区文化习俗,建立良好师生、家校关系
*
4.

A4 未来职业规划公益性(0.1080)

优秀良好一般及格有待提高
A41 支教经历显著增强其未来服务基层、服务乡村教育的意愿
A41 支教经历显著增强其未来服务基层、服务乡村教育的意愿
A42 具备将支教经验转化为推动乡村体育教育发展的持续动力
A42 具备将支教经验转化为推动乡村体育教育发展的持续动力
A43 在职业规划中体现出对教育公平和社会责任的长期承诺
A43 在职业规划中体现出对教育公平和社会责任的长期承诺

B 学科知识素养(0.3250 )

*
5.

B1 本体性知识(0.3984)

优秀良好一般及格有待提高
B11 掌握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规定的技术原理
B11 掌握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规定的技术原理
B12 掌握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知识
B12 掌握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知识
B13 掌握青少年身心发展知识
B13 掌握青少年身心发展知识
*
6.

B2 条件性知识(0.2733)

优秀良好一般及格有待提高
B21 掌握健康教育与安全防护知识
B21 掌握健康教育与安全防护知识
B22 掌握营养与卫生知识
B22 掌握营养与卫生知识
B23 掌握高海拔运动生理应对知识
B23 掌握高海拔运动生理应对知识
B24 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
B24 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
*
7.

B3 传统文化性知识(0.1873)

优秀良好一般及格有待提高
B31 熟悉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含彝族摔跤、磨磨秋、赛马等)的项目特征、文化象征与教学转化要点
B31 熟悉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含彝族摔跤、磨磨秋、赛马等)的项目特征、文化象征与教学转化要点
B32 熟悉彝族等少数民族重大节日(火把节、彝族年等)的核心仪式、禁忌及其与学校体育活动的衔接策略
B32 熟悉彝族等少数民族重大节日(火把节、彝族年等)的核心仪式、禁忌及其与学校体育活动的衔接策略
B33 理解乡村学生家庭结构、社会资本及教育期望差异,并能据此解释其体育参与行为
B33 理解乡村学生家庭结构、社会资本及教育期望差异,并能据此解释其体育参与行为
*
8.

B4 前沿性知识(0.1410 )

优秀良好一般及格有待提高
B41 了解国内外体育课程改革趋势知识
B41 了解国内外体育课程改革趋势知识
B42 了解乡村体育教育创新案例知识
B42 了解乡村体育教育创新案例知识
B43 了解新兴运动项目(定向、攀岩、匹克球……)与民族体育(彝族式摔跤、磨磨秋、赛马……)融合知识
B43 了解新兴运动项目(定向、攀岩、匹克球……)与民族体育(彝族式摔跤、磨磨秋、赛马……)融合知识

C 教学实践素养(0.3076 )

*
9.

C1 示范与指导力(0.2779)

优秀良好一般及格有待提高
C11 能够准确、规范地进行各项体育动作示范
C11 能够准确、规范地进行各项体育动作示范
C12 掌握针对不同水平学生的分层教学与个别化指导方法
C12 掌握针对不同水平学生的分层教学与个别化指导方法
C13 能清晰讲解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C13 能清晰讲解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
10.

C2 资源转化力(0.2232)

优秀良好一般及格有待提高
C21 能因地制宜,有效利用现有场地、器材甚至废旧物品、自然环境开展教学
C21 能因地制宜,有效利用现有场地、器材甚至废旧物品、自然环境开展教学
C22 能基于学生兴趣与体能差异,开发低成本、高参与度的乡村体育微课程
C22 能基于学生兴趣与体能差异,开发低成本、高参与度的乡村体育微课程
C23 能结合当地传统体育游戏或民俗活动进行课程创新
C23 能结合当地传统体育游戏或民俗活动进行课程创新
C24 能开发融入彝族传统体育元素的特色课程(如将达体舞改编为课间操)
C24 能开发融入彝族传统体育元素的特色课程(如将达体舞改编为课间操)
*
11.

C3 情境调适力(0.1712)

优秀良好一般及格有待提高
C31 能根据乡村学生体能基础、兴趣特点、班级规模等调整教学目标与内容
C31 能根据乡村学生体能基础、兴趣特点、班级规模等调整教学目标与内容
C32 设计符合乡村学校实际条件的教学流程、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
C32 设计符合乡村学校实际条件的教学流程、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
C33 有效实施教学设计,灵活应对课堂生成问题,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C33 有效实施教学设计,灵活应对课堂生成问题,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C34 设计适应高海拔地区气候的体育课程(避开强紫外线时段、调整运动强度)
C34 设计适应高海拔地区气候的体育课程(避开强紫外线时段、调整运动强度)
*
12.

C4 沟通协同力(0.1716)

优秀良好一般及格有待提高
C41 能与乡村学校领导、同事(尤其是非体育专业教师)进行有效沟通与合作
C41 能与乡村学校领导、同事(尤其是非体育专业教师)进行有效沟通与合作
C42 能主动与学生家长(监护人)沟通,争取理解与支持
C42 能主动与学生家长(监护人)沟通,争取理解与支持
C43 能在体育教学、课外活动、校际交流等工作中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C43 能在体育教学、课外活动、校际交流等工作中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
13.

C5 风险管控力(0.1561)

优秀良好一般及格有待提高
C51 能准确识别乡村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气候环境及活动中潜在的安全风险
C51 能准确识别乡村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气候环境及活动中潜在的安全风险
C52 熟练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与现场急救处理方法
C52 熟练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与现场急救处理方法
C53 具备制定和执行体育活动安全预案的能力,遇突发事件能冷静、有序处理
C53 具备制定和执行体育活动安全预案的能力,遇突发事件能冷静、有序处理

D 持续发展素养(0.1518 )

*
14.

D1 反思学习能力(0.3690 )

优秀良好一般及格有待提高
D11 能主动对自身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撰写反思改进日志
D11 能主动对自身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撰写反思改进日志
D12 具备通过观察、阅读、研讨等多种途径持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与能力
D12 具备通过观察、阅读、研讨等多种途径持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与能力
D13 能将反思与学习成果有效应用于改进后续教学实践
D13 能将反思与学习成果有效应用于改进后续教学实践
*
15.

D2 教育辐射带动能力(0.2067)

优秀良好一般及格有待提高
D21 能通过示范课、讲座、教研活动等方式分享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带动本校教师成长
D21 能通过示范课、讲座、教研活动等方式分享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带动本校教师成长
D22 具备组织或指导乡村学校体育社团、课外体育活动的能力,活跃校园体育氛围
D22 具备组织或指导乡村学校体育社团、课外体育活动的能力,活跃校园体育氛围
D23 能有效落实“控辍保学”措施,积极搭建“家校”链接渠道,做好“留住”学生
D23 能有效落实“控辍保学”措施,积极搭建“家校”链接渠道,做好“留住”学生
*
16.

D3 心理抗压与激励能力(0.3144)

优秀良好一般及格有待提高
D31 能积极应对支教工作中的压力、困难与挫折,保持良好心态
D31 能积极应对支教工作中的压力、困难与挫折,保持良好心态
D32 善于发现乡村学生的优点和进步,运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D32 善于发现乡村学生的优点和进步,运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D33 具备一定的心理疏导能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课堂氛围
D33 具备一定的心理疏导能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课堂氛围
*
17.

D4 乡土体育生态培育能力(0.1099)

优秀良好一般及格有待提高
D41 能识别、挖掘、整理当地传统体育或民俗体育活动资源
D41 能识别、挖掘、整理当地传统体育或民俗体育活动资源
D42 具备将乡土体育资源融入学校体育课程或课外活动的能力
D42 具备将乡土体育资源融入学校体育课程或课外活动的能力
D43 能组织‘学生-教师-社区’三方联动的乡土体育活动(如彝族式摔跤、社区篮球联赛等)
D43 能组织‘学生-教师-社区’三方联动的乡土体育活动(如彝族式摔跤、社区篮球联赛等)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