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粉丝文化参与中的性别观念建构研究


本次调查旨在探讨女性粉丝如何在数字空间中与男性偶像互动,以及这些行为如何影响对性别和男性气质的认知。您的回答将帮助我理解当代中国粉丝文化、性别观念与数字空间之间的关系。

参与内容
1.填写一份耗时约15-20分钟的在线问卷
2.回答关于您的追星经历、偶像偏好及对男性气质的看法等问题
3.部分问题涉及您的粉丝活动和个人观点
4.所有问题均为可选,可跳过不愿回答的问题
5.问卷结尾可选择参与后续一对一访谈,进一步讨论您的追星行为

参与完全自愿。您可以选择不参与、跳过任何问题,或随时退出问卷,无需说明理由。

数据用途
1. 您的回答仅用于学术研究
2. 所有数据匿名处理,个人回答无法被识别
3. 数据将安全存储并符合数据保护规范
*
知情同意
勾选“是”即表示:
我已阅读并理解本研究信息
我已年满18岁,且为女性
我同意参与本调查
我同意回答匿名用于学术研究
我知晓参与自愿且可在2025年7月25日前随时退出


*
1. 您的年龄段?
18-24岁
25-30岁
31-40岁
40岁以上
*
2. 您的教育程度?
高中及以下
大专
本科
硕士及以上
*
3. 您的居住地?
一线城市
二线城市
三线或四线城市
县城或农村地区
*
4. 您参与粉丝文化的时长?
少于1年
1-2年
3-4年
5-9年
10年及以上
*
5. 您喜欢的偶像类型?【多选题】
国产女性偶像
国产男性偶像
虚拟角色类型
网红博主(UP主/主播)
体育明星(运动员/竞技选手)
国外男性偶像(欧美/日韩/其他地区)
国外女性偶像(欧美/日韩/其他地区)
其他(请注明):*

*说明:

  • 如果您主要关注男性偶像,请继续回答所有问题
  • 如果您主要关注其他类型偶像,欢迎继续参与,可根据情况选择性回答相关问题
  • 涉及"男性偶像气质"的问题,您可以结合自己了解的情况作答
*
6. 您认为偶像的'地域属性'(如国产/日韩/欧美)会影响您的喜爱程度吗?
是,更支持国产偶像的文化认同
否,审美偏好超越地域
视偶像具体特质而定
其他:*
*
7. 您的主要偶像是谁?
*
8. 您主要偶像的性别?
男性
女性

9. 该偶像最吸引您的是?

*
外在特征【多选题】
美貌
帅气
可爱
优雅气质
少年感
神秘气质
禁欲感
野性魅力
书卷气
*
性格特质【多选题】
温暖治愈
活泼开朗
高冷神秘
自信坚定
天真纯真
幽默风趣
忧郁深沉
叛逆不羁
腹黑狡黠
呆萌反差
毒舌傲娇
冷漠疏离
痴情专一
*
能力品格【多选题】
独立自主
理智成熟
真诚坦率
才华横溢
勇敢坚强
聪明机智
善良治愈
领导魅力
艺术天赋
责任担当
包容宽厚
执着专注
低调谦逊
其他(请注明):
*
10. 您的粉丝身份是?【多选题】
女友粉
男友粉
朋友粉
"泥塑"粉
CP粉
同人/二创粉
妈妈粉/姐姐粉
事业粉
颜粉
*
11. 在您看来,社会上对某些男性偶像形象的批评主要基于什么原因?【多选题】
认为不符合传统男性形象标准
担心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与当前主流文化导向存在差异
媒体炒作或误解导致
缺乏对多元审美的理解
其他(请注明)
*
12. 您如何看待社会上对'阴柔气质'男性偶像的不同声音?【多选题】
这些批评有其合理性
批评过于严苛,应该包容多元审美
需要理性讨论,避免极端化
主要是代际观念差异造成的
其他看法
*
13. 以下观点中,您比较认同哪些?【多选题】
男性魅力应该有多种表达方式
粉丝有自由选择喜欢偶像类型的权利
偶像形象应该符合主流文化价值观
粉丝创作是表达喜爱的正常方式
过度解读可能偏离偶像本意
偶像形象应该体现积极正面的价值观
社会对男性气质的讨论应该更加理性和包容
*
14.您是否参加以下活动:1-->5从不-->非常经常
12345
阅读同人作品
阅读同人作品
创作同人作品
创作同人作品
绘画创作
绘画创作
P图制作
P图制作
剪辑视频
剪辑视频
翻唱
翻唱
舞蹈翻跳
舞蹈翻跳
Cosplay
Cosplay
讨论偶像(深度分析/解读)
讨论偶像(深度分析/解读)
磕CP
磕CP
制作手工周边
制作手工周边
*
15. 您认为在这些过程中是否重构了偶像形象?
是,明显改变了对偶像的理解和想象
部分是,某些活动会影响偶像认知
否,只是表达对原有形象的喜爱
不确定
其他:*
*
16. 您认为数字空间的粉丝活动与现实社会的性别权力关系有何差异?【多选题】
女性更多发声机会
可挑战社会性别规范
女性更自由表达对男性的欣赏
女性主导话语权
线上线下权力关系一致
其他(请注明):
*
17. 您参与的粉丝活动是否因城市等级(如一线vs三四线)存在差异?
是,一线城市活动更多元
否,线上社群消弭地域差异
三四线城市粉丝活动更纯粹
其他:
*
18. 您如何看待"清朗行动"等饭圈整治行动对粉丝文化的影响?【多选题】
净化网络环境
保护未成年人的网络权益
减少了网络诈骗和虚假信息的传播
遏制了恶性竞争和互撕现象
增强了文化自信与主流价值观传播
促使粉丝行为更负责
粉丝表达更隐蔽
限制粉丝表达自由
削弱了粉丝文化的活力和创造性
影响甚微
不了解清朗行动
其他(请注明):
*
19. 清朗行动后,您所在的粉丝社群是否更强调 ”理性追星”?(理性追星是指:控制消费、避免极端行为、理性讨论、尊重他人等健康的追星方式)
是,管理员主动引导理性追星
否,仍存在非理性追星行为
无明显变化
不在固定粉丝社群中
其他:
*
20. 作为女性粉丝,参与粉丝活动是否让您有以下感受?请选择:1-->5表示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12345
社区话语权:在粉丝群体中有发言权,意见被重视
社区话语权:在粉丝群体中有发言权,意见被重视
参与偶像形象建构:通过二创等方式影响偶像的公众形象
参与偶像形象建构:通过二创等方式影响偶像的公众形象
构建自我性别认同:更清楚自己作为女性的价值和立场
构建自我性别认同:更清楚自己作为女性的价值和立场
挑战主流性别规范:敢于表达不同于传统的性别观念
挑战主流性别规范:敢于表达不同于传统的性别观念
集体归属感:感受到与其他粉丝的紧密连接
集体归属感:感受到与其他粉丝的紧密连接
*
21. 您每年为偶像消费的金额约为?
<500元
500-2000元
2001-5000元
5001-10000元
>10000元
*
22. 您的消费主要用于?【多选题】
数字专辑/线上会员
线下演唱会/活动
官方/站子周边
应援物资(灯牌、广告等)
其他:*

23. 您最喜欢哪类偶像周边或物料?

*
实体周边类【多选题】
官方周边(专辑/海报)
同人产出(画册/小卡/贴纸)
自制工艺品
*
数字内容类【多选题】
同人小说(文字创作)
同人绘画(插画/头像)
音频作品(翻唱/广播剧)
图片素材(表情包/壁纸)
舞台表演
社群参与(粉圈互动)
日常视频(训练/生活)
纪录片
*
24. 您通常在数字空间如何与偶像互动?【多选题】
关注社交媒体账号
参与线上讨论
创作或分享内容
投票或支持线上活动
购买数字内容/服务
其他(请注明):*
*
25. 您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偶像塑造中的作用?【多选题】
增强偶像文化自信
平衡西方影响与传统男性气质
符合主流国家意识形态
丰富粉丝表达的文化语境
其他(请注明):*
*
26. 您是否有兴趣参与后续访谈进一步讨论您的回答?
有兴趣
仅完成问卷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