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二维码答题
00:00:00
2024-2025学年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问卷调查
录音中...
亲爱的同学,你好!
感谢你参与本次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问卷调查。本调查问卷是为了解我校本学期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下文简称“通选课”)的实施情况,为改进和完善通选课建设与管理提供相关支撑数据。本次调查结果仅用于分析和论证,请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实际情况作答即可,谢谢!
*
1. 您的校区是?
A.屯溪路校区
B.翡翠湖校区
C.宣城校区
*
2.. 您的专业学科门类是?
A.文学
B.理学
C.工学
D.法学
E.经济学
F.管理学
G.艺术学
*
3. 您的年级是?
A.2024级
B.2023级
C.2022级
D.2021级
*
4.您是否了解本学年的公共艺术课程(美育课程)清单及相关要求(公共艺术课程包括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等三类。自2023级开始,学生必须修满公共艺术课程至少2个学分方可毕业,且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课程至少取得1个学分。)?您是否已经选修了公共艺术课程(美育课程)?
A.了解,已选修
B.了解,未选修
C.不了解,已选修
D.不了解,未选修
*
5.您是否了解本学年的“四史”课程清单及相关要求(自2021级开始,学生毕业时其通选课学分中“四史”课程学分应不低于1学分。)?您是否已经选修了“四史”课程?
A.了解,已选修
B.了解,未选修
C.不了解,已选修
D.不了解,未选修
*
6. 您目前对通选课的学习动力如何(十分为满分)?
A.8-10分
B.6-7分
C.3-5分
D.1-2分
E.完全没有动力
*
7.您选课的主要关注点是?
【
最少
选择1项并排序】
A.课程内容
B.教师吸引力
C.开课校区
D.上课时间是否冲突
E.考核方式和获得高分可能性
F.没想法,无所谓
*
8.您获取通选课信息的渠道是?
【
最少
选择1项并排序】
A.教务处官网或官微发布的通选课课程简介信息及相关推送介绍内容
B.选课系统内课程介绍
C.听学长学姐或同学的介绍
D.学院教务老师发布的信息
E.其它
*
*
9. 教务处发布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简介(线下类+慕课类),您觉得对于个人选课是否有帮助?
A.有很大帮助,能提前了解课程内容
B.有一定帮助
C.没看过此课程简介
*
10. 本学年您修读了几门通选课?
A.8门
B.5-7门
C.1-4门
D.无
*
11. 本学年修读的通选课课程内容与您所了解的课程简介信息和教学目标是否一致?
A.完全一致
B.基本一致
C.完全不一致
查看详情
请简单说明哪些方面不一致
*
D.未了解相关信息,无法对比
*
12. 本学年修读的通选课是否符合您对该课程的学习预期?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合
*
13. 相比专业课,您在通选课中对自己的要求?
A.十分严格
B.较为严格
C.要求相同
D.较为宽松
E.十分宽松
F.根据课程质量调整对自身要求
*
14.您认为以下哪种通选课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您的注意力、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A.线上教学
B.线下教学
C.线上线下相结合
*
15.本学年您所修读的通选课是否符合以下教学行为的描述?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未涉及
A.在课程开始时老师明确给出了课程规划(包括教学目标、修读要求、进度安排等)
A.在课程开始时老师明确给出了课程规划(包括教学目标、修读要求、进度安排等)
B.老师对如何开展课程的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可操作的指导
B.老师对如何开展课程的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可操作的指导
C.课程内容富有挑战性,能结合时事进行展开,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
C.课程内容富有挑战性,能结合时事进行展开,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
D.老师的讲授富于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D.老师的讲授富于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E.老师在教授过程能照顾到不同学生的接受程度
E.老师在教授过程能照顾到不同学生的接受程度
F.老师布置的作业或阅读材料对学生的学习确实有帮助,并能给予针对性反馈
F.老师布置的作业或阅读材料对学生的学习确实有帮助,并能给予针对性反馈
G.老师提供了明确的学业评价标准(衡量学习效果的标准 )
G.老师提供了明确的学业评价标准(衡量学习效果的标准 )
*
16.您本学年修读的通选课是否存在以下问题?
是
有一些
否
A.感觉老师不如专业课老师那样重视质量、严格要求
A.感觉老师不如专业课老师那样重视质量、严格要求
B.课程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化,非专业的学生学不懂
B.课程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化,非专业的学生学不懂
C.由于各种原因,我常常无法完成课程要求的学习任务
C.由于各种原因,我常常无法完成课程要求的学习任务
D.我始终不明白学这些内容有什么价值
D.我始终不明白学这些内容有什么价值
E.课程实施很随意
E.课程实施很随意
F.教学方式不合适,影响了我的学习效果
F.教学方式不合适,影响了我的学习效果
*
17.以下对您本学年修读的通选课课程效果的描述,您同意吗?
同意
基本同意
不同意
A.改变或挑战了我对事物已有的看法
A.改变或挑战了我对事物已有的看法
B.任课老师在为学、为人方面对我有明显的影响或启示
B.任课老师在为学、为人方面对我有明显的影响或启示
C.增进了我对相关领域的学习兴趣
C.增进了我对相关领域的学习兴趣
D.对我的生活或行为有了实质性的影响和帮助
D.对我的生活或行为有了实质性的影响和帮助
*
18.本学年您所修读的通选课是否采用了下列教学方式?您认为有效吗?
用了,很有效
用了,不太有效
未采用
A.课上使用先进信息技术等多元化手段展示课程内容等信息
A.课上使用先进信息技术等多元化手段展示课程内容等信息
B.开展了操作、体验、创作、感知等实践性活动
B.开展了操作、体验、创作、感知等实践性活动
C.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组织学生做课堂报告或小组讨论等活动
C.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组织学生做课堂报告或小组讨论等活动
D.布置必须要提交或展示的作业或是要读完的阅读作业(不仅是建议阅读)
D.布置必须要提交或展示的作业或是要读完的阅读作业(不仅是建议阅读)
E.对作业进行评讲、反馈
E.对作业进行评讲、反馈
*
19.本学年您做过的,并且您认为学习效果很好的作业或考核方式是?
【
最少
选择1项并排序】
A.基于阅读、思考或调研撰写的报告
B.独立做课堂presentation
C.闭卷考试
D.开卷考试
E.小组讨论
F.团队合作完成的任务
G.随堂小问题、 小测试
H.其它
*
*
20.针对您修读的通选课的以下各个方面,您的满意程度如何?
很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A.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
A.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
B.教学内容与教材
B.教学内容与教材
C.教师的投入程度
C.教师的投入程度
D.考核与评价方式
D.考核与评价方式
E.我的学习效果
E.我的学习效果
*
21.通过一学年的学习, 您在以下方面得到了多大程度的提升?
大幅提升
有所提升
无提升
未涉及
A.研读人文经典著作或重要科学论文的能力
A.研读人文经典著作或重要科学论文的能力
B.学术性写作能力
B.学术性写作能力
C.自学能力(针对自己不清楚的问题,查询辨别有价值的资料,开展主题阅读、讨论、研究等)
C.自学能力(针对自己不清楚的问题,查询辨别有价值的资料,开展主题阅读、讨论、研究等)
D.口头表达及沟通能力
D.口头表达及沟通能力
E.掌握一套科学探究方法或特定学科的思维方法
E.掌握一套科学探究方法或特定学科的思维方法
F.跨文明的眼界:能够对不同文明的思想做客观比较、判断
F.跨文明的眼界:能够对不同文明的思想做客观比较、判断
G.对文化艺术作品(著作、音乐、视觉艺术等)的鉴赏力、品味
G.对文化艺术作品(著作、音乐、视觉艺术等)的鉴赏力、品味
H.创新思维
H.创新思维
*
22.本学年您修读的通选课中是否有教学效果好或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课程和教师?
A.有
*
B.没有
*
23.合肥工业大学教务处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了部分通选课推荐名单,您认为这种选课指导方式是否有利于有效掌握选课信息?您还希望了解推荐课程的哪些内容或更喜欢哪种内容展示形式?
A.有利于指导选课,希望增加展示内容丰富展示形式,比如______。
*
B.有利于指导选课,没有其它想看的内容或展现形式。
C.没什么作用,不感兴趣
*
24.您认为目前我校通选课教学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
最少
选择1项并排序】
A.需要多元化的选课指导(请简述希望获得的选课指导形式,希望获取哪方面的课程信息)
*
B.部分课程教学质量待提高(请简述主要表现)
*
C.部分课程缺少特色(请说明是学校自建课程或是引进慕课)
*
D.课程过程管理需进一步完善(请简述希望加强的过程环节)
*
E.部分校区的开课资源需增加(请简述是哪个校区)
*
F.其它(请简述存在的其它问题)
*
*
25.本学年新增通选课程中,你最感兴趣、最希望修读的是哪三门?
【请选择3
-
8项】
1.工程伦理
2.人工智能推进科学研究
3.天空之城--盘点低空黑科技
4.追雷者-探寻神秘的电磁空间
5.雷电的传说、迷信与科学
6.电磁隐形的材料密码
7.强电磁放电:从防护到驾驭
8.芯片制造—世界尖端技术争夺战
9.光电传感器与智能检测应用
10.大数据重构社会的N种方程式
11.大国博弈与全球规则重塑
12.博弈与秩序:全球经济格局重塑
13.金融创新的区块链密码
14.钱途无忧:个人理财的底层逻辑与生活实践
15.数据驱动的社会经济调查:助力竞赛与创业决策
1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
17.现代制造创新实践
18.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
19.装备研发中的系统思维
20.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诺贝尔精神
21.汽车设计之美:从世界名车看汽车设计
22.徽派美学
23.摄影艺术与数字创意
24.就业与劳动者权益保护
25.企业家精神与法治文明
26.以案例解读民法问题
27.学术之道:从文献到论文
28.从校园到职场:社交礼仪与职场沟通实战攻略
29.从零开始学投资:理念、方法与监管
30.人工智能营销
31.孙子兵法的战略思维研究
32.罪与罚:犯罪判例解读
33.舌尖上的一带一路
34.体适能
*
26. 您对我校通选课还有什么建议?
【
最少
选择1项并排序】
A.增加新的课程,注入新的活力
*
B.改革教学模式,提升课程质量,增强课程特色
C.完善选课指导工作
*
D.其它
*
评价对象得分
字体大小
2024-2025学年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问卷调查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