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紧缺人才调查问卷[复制]

*
1.
您的年龄段:
18岁以下
18~25
26~30
31~40
41~50
51~60
60以上
*
2.

贵单位所属的新能源产业细分领域是?

最多选择3项】
光伏产业
风电产业
储能与动力电池产业
氢能产业
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核心三电)
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
生物质能
其他
*
3.

贵单位的性质是?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企业
科研院所/高校
*
4.

您在贵单位属于哪种人才类型?

最多选择2项】
高端研发技术人才(如科学家、首席技术官)
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如工艺工程师、设备工程师)
高技能操作人才(如一线技师、高级技工)
经营管理人才(如战略、投融资、市场)
市场营销与销售人才
复合型人才(如技术+管理、产业+金融)
国际化人才(具备跨文化沟通和海外业务能力)
其他类型
*
5.

您当前的岗位,贵单位一年的人才招聘计划是多少人?

*
6.

您当前的岗位,贵单位一年中进行线上、线下面试的求职者有多少?

*
7.

您当前岗位的平均空缺时长为多久天?

*
8.

针对这些紧缺岗位,除了专业技能外,您认为最重要的【通用能力/软技能】是什么?

【请选择3项】
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创新思维与能力
团队合作与沟通协调能力
项目管理与执行能力
学习能力与知识更新能力
跨文化沟通能力
成本意识与商业思维
抗压能力
其他
*
9.

您认为这些紧缺岗位对人才的【复合能力】有何要求?

【请选择2-3项】
“技术+管理”:既懂技术又具备团队管理和项目领导能力
“技术+市场”:能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语言和商业机会
“产业+金融”:理解产业逻辑,并具备投融资、资本运作知识
“研发+工艺”:能将实验室成果高效转化为规模化生产
“数据+业务”:能运用数据分析驱动业务决策和优化
多重复合能力
*
10.

您认为造成上述岗位人才紧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多选题】
人才市场中符合要求的候选人绝对数量少
高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脱节,毕业生能力不匹配
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高技能人才不足
企业提供的薪酬福利缺乏竞争力
行业技术迭代过快,人才知识更新跟不上
企业缺乏有效的招聘渠道或手段
*
11.

展望未来3-5年,您预测下列哪些新兴领域的人才需求将会显著增长?

【多选题】
碳资产管理/碳交易
ESG(环境、社会及管治)管理与报告
虚拟电厂(VPP)与需求侧响应
能源数字化与智能化
储能系统集成与安全运维
氢能全产业链技术
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与规划
动力电池回收与材料再生
其他
*
12.

为缓解人才紧缺问题,贵单位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请选择1-3项】
提高关键岗位薪酬福利水平
加强内部员工培训与技能提升
建立“导师制”或后备人才梯队
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如建立联合实验室、订单班)
拓宽招聘渠道(如使用猎头、海外招聘等)
优化企业文化与工作环境,提升雇主品牌
尚未采取有效措施
13.

对于构建健康、可持续的新能源产业人才生态,您还有哪些具体的建议或看法?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