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背景下珠海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研究调查问卷

您好!我是暨南大学的一名访问员,为了全面了解广东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 情况,更好地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特进行此次问卷调查。我们通过随机抽样选择您参与调查。本次调查为无记名调查,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和统计分析,严格保密您的个人信息,请您根据实际情况放心填写。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支持本次调查!
*
您的工作单位性质是
A. 区/县政府工作人员
B.镇/街工作人员
C.居委会工作人员
D.物业工作人员
E.其他
*

您参与银星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时间

A. 1年以下
B. 1-3年
C. 3年以上
*
在“百千万工程”推动下,您认为银星社区人居环境治理中,哪类主体发挥的作用最为关键? 
A. 镇政府(规划、统筹、资源投入)
B. 社区居委会(执行、动员、日常管理)
C. 市场力量(企业、外包服务商的专业化运营)
D. 居民/商户(参与、配合、监督)
E. 协同发力,缺一不可
*
在日常工作中,您与以下哪些单位或群体沟通协作最为频繁?【多选题】
A. 上级政府主管部门
B. 社区/居委会
C. 其他平行部门/科室
D. 外包服务企业/国企/物业
E. 居民/商户
F. 几乎没有协作
G.其他(请注明)
*
您认为当前政府、社区、市场、居民等各方在环境治理中的协作关系如何? 
A. 协同高效,权责清晰,形成了合力
B. 有一定协作,但沟通成本和内耗较大
C. 以政府/社区主导为主,其他方被动参与
D. 基本是“各干各的”,未能有效联动
*
在与居民沟通、争取配合以减少工作冲突方面,您主要依靠? 【多选题】
A. 主动上门解释,耐心沟通
B. 依靠居委会协助协调
C. 建立固定的问题反馈渠道(如热线、微信群)
D. 快速响应并处理居民诉求
E. 缺乏有效方法,冲突时有发生
F. 其他(请注明)
*
“百千万工程”以来,银星社区在以下哪些方面的改善最为显著? 【多选题】
A. 农房风貌与整体景观
B. 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
C. 生活污水处理
D. 供水、道路等基础设施
E. 市容秩序(停车、占道经营等)
F. 公共空间绿化美化
G. 厕所环境
H. 居民环保意识与参与度
I.改善不明显
J.补充说明
*
您认为环境改善过程中,哪项工作推动有阻力?
A.垃圾治理
B.污水治理
C.农房改造
D.公共设施改造
E.绿化改造
F.其他(请注明)
*
在您负责或参与的领域,推动工作的主要难点在于?【多选题】
A. 居民/商户不理解、不配合
B. 政策或标准执行难度大
C. 资金不足或拨付不及时
D. 多头管理,职责边界不清
E. 缺乏长效管理机制,易回潮反弹
F. 旅游旺季管理压力剧增
G. 技术或设备落后
H.补充说明
*
您所了解的人居环境整治居民反馈渠道有【多选题】
A.网格群/业主群
B.网格员
C.居委会电话
D.协商会议/居民大会
E.物业
F.补充说明
*
您所了解的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来源【多选题】
A.财政拨款
B.村集体经济
C.社会资本
D.居民自筹
E.补充说明
*
为巩固治理成果,银星社区建立了哪些长效机制?【多选题】
A. 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
B. 推行并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等制度政策
C. 引入市场化专业服务并实施监督考核
D. 建立常态化的巡查、评比与曝光机制
E. 长效机制尚不健全,主要依靠突击整治
F.其他(请注明)
*
为应对旅游区域特点,采取了哪些特色化管理措施? 【多选题】
A. 实施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
B. 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
C. 旺季增加人力、错时管理
D. 设置临时疏导点或规范经营区
E. 运用智慧化平台进行监管(如监控、APP)
F. 措施不足,管理压力大
G.补充说明
*
在治理中,智慧化、数字化技术(如监控平台、移动APP等)的应用情况如何? 
A. 广泛应用,是管理的重要支撑
B. 有应用,但功能简单,与业务结合不深
C. 很少应用,管理主要依赖人力
D. 完全未应用
*
您认为银星社区的治理实践,最值得推广的“银星经验”是? 【多选题】
A. 镇级层面的强有力统筹与资源整合能力
B. 社区层面的精细化执行与群众工作能力
C. 成功引入并监管市场化服务,提升专业效率
D. 网格化与“门前三包”等长效管理机制的落地
E. 在发展中保持了滨海社区的风貌与特色
F. 尚未形成特别突出的成熟经验
G.补充说明
*
展望未来,您认为巩固和深化银星社区人居环境治理成果,最需要什么? 
A. 稳定的资金保障与持续投入
B. 提升居民主体意识,推动共治共建共享
C. 上级出台更精准、稳定的配套政策
D. 优化管理机制,明确权责,减少内耗
E. 强化管理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