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家庭病床服务现状与优化需求调查问卷
(社区医护人员及管理者版)

尊敬的社区医护同仁及管理者:

       您好!为深入了解北京市家庭病床服务的实施现状、痛点及优化方向,特开展本次调研。问卷采用匿名方式,结果仅用于政策研究,请根据您的实际工作体验填写。感谢您的专业支持!

一、居民需求与服务匹配度
*
1.您所在辖区申请家庭病床的主要患者类型是?【多选题】
失能/半失能老人
术后康复患者
慢性病急性发作期(如COPD、心衰)
肿瘤晚期居家姑息治疗
长期卧床并发症患者(压疮、尿管等)
其他
*
2.当前服务项目与居民需求最不匹配的是?
上门诊疗项目覆盖不足(如伤口处理、导管维护)
药品配备/配送机制不完善
检查检验项目可及性低(如床旁B超、抽血)
心理支持/社工服务缺乏
24小时应急响应缺失
其他
*
3.居民核心医疗诉求【多选题】
上门诊疗
药品配备/配送机制不完善
定期健康监测(血糖/血压)
心理支持
康复服务(训练/指导)
安宁疗护
其他
*
4.居民未申请服务的首要原因【多选题】
不了解政策
医保报销不明确
对社区医疗能力不信任
但心增加医保基数费用
其他
二、家庭病床服务开展现状
*
5.您所在机构是否已开展家庭病床服务?
否(跳转第11题)
6.现有便携设备:*
*
7.每周上门服务频次/床:
1次
2次
其他
*
8.服务时间安排痛点【多选题】
仅限工作时间
需占用午休/下班时间
需响应周末/节假日需求
居民要求夜间服务(18:00后)
*
9.当前服务模式主要为
全科医生主导
专科医生参与会诊
"医护康"多学科团队
与三甲医院建立转诊通道
其他
*
10.近一年家庭病床服务中的主要操作项目【多选题】
生命体征监测
压疮护理
导管维护(胃管/尿管)
肌肉注射/皮下注射
伤口换药
康复训练指导
终末期症状控制
其他
三、服务模式对比与人力分配
*
11.巡诊与家庭病床的关系:
巡诊挤占家庭病床人力
家庭病床过度消耗资源
两者比例平衡
均存在人力不足
其他
*
12.家庭病床主要制约【多选题】
缺乏加班补偿
安全风险高(如夜间出诊)
无交通保障
居民拒付额外费用
其他
四、医保政策影响评估
*
13.您认为当前医保报销政策对家庭病床服务的制约点是【多选题】
报销目录覆盖项目少(如康复护理缺项)
结算流程复杂(如多次往返盖章)
支付标准低于服务成本
上门服务费未纳入报销
医保控费限制服务时长/频次
其他
*
14.患者自费部分对服务接受度的影响程度?
严重阻碍(超过50%患者因费用放弃)
较大影响(30%-50%患者犹豫)
轻微影响(少于30%患者介意)
无影响(完全可报销)
*
15.医保政策限制点【多选题】
建床流程复杂
结算流程繁琐
审核标准不明确
年度额度不足
不了解政策
其他
16.医保政策优化建议(开放):*
五、服务实施难点与建议
*
17.您认为当前最大实施障碍是?(单选排序)【排序题】
请按重要性排序(1为最严重)
  • 医护人员短缺/工作超负荷
  • 医疗风险责任界定不清
  • 信息化支持不足(如电子病历无法共享)
  • 上门服务交通/时间成本高
  • 医患纠纷防范机制缺失
  • 药品配送难
*
18.当前激励措施【多选题】
财政补贴
绩效倾斜
职称加分
医保支付激励
无激励措施
其他
*
19.最大操作难点【多选题】
交通/时间成本高
医疗风险难把控
信息化不足
多部门协调难
文书压力大
人手不足
其他
*
20.急需调整的政策【多选题】
制定统一服务标准和操作规范
建立家庭病床专项绩效激励机制
配备便携监测设备
建立电子病历系统
搭建区域信息共享平台
扩增医护编制
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如提供医疗责任险覆盖)
扩大医保报销项目及比例

六、培训与发展规划

*
21.需加强的培训内容【多选题】
政策解读
急救技能
风险防范
服务规范
其他
*
22.机构年建床量预测:
≤50张
51-100张
>100张
其他
七、开放建议
*
23.对优化家庭病床服务的具体建议:
八、基本信息(仅用于数据分析)
您所在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
您的技术职称:
初级
中级
副高级
正高级
其他
*

您是否参与过家庭病床服务:

*
您的岗位角色:
全科医生
社区护士
康复师
医务管理者
其他
*
您从事社区工作的年限:
<3年
3-5年
6-10年
>10年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