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词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的调查问卷

*
1.
您的性别
A. 男
B. 女
*
2.
您所在的年级
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
3.
您的专业是:
理工类
文史哲
艺术体育类
其他
*
4.
您平常一天上网的时间约为:
A.不到 2 小时
B.2-4 小时
C.4-6 小时
D.6 小时以上
*
5.
您上网的目的是:【多选题】
网络购物
网络游戏
浏览新闻、视频
查找学习资料
交友聊天
其他
*
6.
您接触到网络热词的方式是:【多选题】
和周围同学、朋友的日常聊天
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
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媒体
B站、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
豆瓣、知网等论坛
其他
*
7.
您平时接触最多的网络热词是:
政治领域(如摊上大事了、蛮拼的、党的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不忘初心)
经济领域(如中国大妈、土豪(金)、数字经济、元宇宙、带货)
文化领域(如元芳你怎么看、吃瓜群众、蓝瘦香菇、且行且珍惜、电子榨菜)
社会领域(如你幸福吗、云监工、逆行者、双减、光盘行动)
*
8.
您使用网络热词的次数是:
很少,0-10次
有点,10-20次
一般,20-30次
很多,30-40次
非常多,40次以上
*
9.
您使用网络热词的原因是:【多选题】
体现出一种时髦的生活方式
感到好奇,仅为了消遣
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情绪
大家都在用
其他
*
10.
您使用网络热词的场合是:【多选题】
线下聊天时
在微信、微博等社群平台
在B站、抖音等短视频平台
在知乎、豆瓣等论坛
其他
*
11.
知识经验
很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很同意
您对网络热词的认知会受到以往知识和个人经验的影响
您对网络热词的认知会受到以往知识和个人经验的影响
当网络热词涉及您专业领域知识时,您是否会依据专业知识判断其合理性
当网络热词涉及您专业领域知识时,您是否会依据专业知识判断其合理性
过往了解的社会事件经历,是否会影响您对相关主题网络热词的解读
过往了解的社会事件经历,是否会影响您对相关主题网络热词的解读
您是否会因缺乏某领域知识,而选择跟随他人对相关网络热词的评价
您是否会因缺乏某领域知识,而选择跟随他人对相关网络热词的评价
*
12.
个人情感
完全不可能很可能不会不确定很有可能一定会
您会因个人情感影响对网络热词背后观点的接受度
您会因个人情感影响对网络热词背后观点的接受度
当网络热词与您关注的社会议题相关,且立场与您一致时,您是否会更主动传播
当网络热词与您关注的社会议题相关,且立场与您一致时,您是否会更主动传播
若网络热词调侃您反感的事物,您是否会忽略其可能存在的片面性而认同
若网络热词调侃您反感的事物,您是否会忽略其可能存在的片面性而认同
面对带有负面情绪的网络热词,您是否会因自身情绪状态而改变接受程度
面对带有负面情绪的网络热词,您是否会因自身情绪状态而改变接受程度
*
13.

媒体信任

完全不可能很可能不会不确定很有可能一定会
您会因为信任媒体平台,因而认为网络热词的内容是真实可靠的
您会因为信任媒体平台,因而认为网络热词的内容是真实可靠的
对于同一网络热词,来自权威媒体与自媒体的传播,您是否会更相信权威媒体的解读
对于同一网络热词,来自权威媒体与自媒体的传播,您是否会更相信权威媒体的解读
若经常使用的社交平台频繁推送某类网络热词,您是否会提高对这类热词的信任度
若经常使用的社交平台频繁推送某类网络热词,您是否会提高对这类热词的信任度
当媒体平台对某网络热词进行事实核查并纠正后,您是否会调整对该热词的信任态度
当媒体平台对某网络热词进行事实核查并纠正后,您是否会调整对该热词的信任态度
*
14.

对评价标准的影响

完全不可能很可能不会不确定很有可能一定会
您会受到网络热词的影响,改变对事物、人的评价标准
您会受到网络热词的影响,改变对事物、人的评价标准
在评价他人的穿搭风格时,您是否会因 “潮流”“土味” 等网络热词改变原有标准
在评价他人的穿搭风格时,您是否会因 “潮流”“土味” 等网络热词改变原有标准
面对兼职或实习机会,您是否会因 “内卷”“躺平” 等网络热词调整对工作价值的判断标准
面对兼职或实习机会,您是否会因 “内卷”“躺平” 等网络热词调整对工作价值的判断标准
在评判一部影视作品时,您是否会因 “封神”“烂片” 等网络热词改变对作品质量的评价尺度
在评判一部影视作品时,您是否会因 “封神”“烂片” 等网络热词改变对作品质量的评价尺度
*
15.
政治观念
很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很同意
网络热词(如 “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能激发我主动了解重要政治议题的兴趣
网络热词(如 “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能激发我主动了解重要政治议题的兴趣
网络热词以简短标签形式(如 “蛮拼的”“摊上大事了”),让复杂的政治信息更易理解和传播
网络热词以简短标签形式(如 “蛮拼的”“摊上大事了”),让复杂的政治信息更易理解和传播
我会因网络热词产生 “在社交平台发表政治相关观点,就是充分的政治参与” 的认知
我会因网络热词产生 “在社交平台发表政治相关观点,就是充分的政治参与” 的认知
仅通过网络热词(如 “民生实事” 相关简化表述)了解政治议题,会让我对议题的认知变得片面
仅通过网络热词(如 “民生实事” 相关简化表述)了解政治议题,会让我对议题的认知变得片面
*
16.
消费观念
很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很同意
网络热词(如 “理性消费”“平替”)能帮助我建立更合理的消费判断标准
网络热词(如 “理性消费”“平替”)能帮助我建立更合理的消费判断标准
网络热词(如 “土豪金”“轻奢”)会让我不自觉地和他人比较消费水平,产生攀比心理
网络热词(如 “土豪金”“轻奢”)会让我不自觉地和他人比较消费水平,产生攀比心理
网络热词(如 “剁手”“清空购物车”)会刺激我购买非必需商品,导致过度消费
网络热词(如 “剁手”“清空购物车”)会刺激我购买非必需商品,导致过度消费
网络热词(如 “性价比”“智商税”)会影响我对商品价值的判断,进而改变消费选择
网络热词(如 “性价比”“智商税”)会影响我对商品价值的判断,进而改变消费选择
*
17.
学习观念
很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很同意
网络热词(如 “知识付费”“学霸模式”)能激发我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网络热词(如 “知识付费”“学霸模式”)能激发我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网络热词(如 “线上自习室”“慕课”)让我了解到更多样、灵活的学习途径
网络热词(如 “线上自习室”“慕课”)让我了解到更多样、灵活的学习途径
网络热词(如 “躺平”“摆烂”)会让我分散学习注意力,降低学习专注度
网络热词(如 “躺平”“摆烂”)会让我分散学习注意力,降低学习专注度
网络热词(如 “考证内卷”“功利性读研”)会让我形成 “为功利目的而学习” 的态度
网络热词(如 “考证内卷”“功利性读研”)会让我形成 “为功利目的而学习” 的态度
*
18.
道德观念
很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很同意
网络热词(如 “逆行者”“光盘行动”)能让我形成更正向的道德认知,认同良好行为规范
网络热词(如 “逆行者”“光盘行动”)能让我形成更正向的道德认知,认同良好行为规范
网络热词(如 “云监工”“正能量”)会提高我关注社会问题、参与社会公益的积极性
网络热词(如 “云监工”“正能量”)会提高我关注社会问题、参与社会公益的积极性
网络热词(如 “键盘侠”“网暴”)会让我担心被攻击,不愿主动维护社会正义
网络热词(如 “键盘侠”“网暴”)会让我担心被攻击,不愿主动维护社会正义
网络热词(如 “社会毒打”“人性险恶”)会让我对社会整体产生消极、负面的印象,影响道德判断
网络热词(如 “社会毒打”“人性险恶”)会让我对社会整体产生消极、负面的印象,影响道德判断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