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B幼儿园“五育并举” 理念下中班幼儿劳动教育生活化中的困境
问卷说明
尊敬的老师:
您好!诚挚邀请您参与本次匿名问卷调查。本研究旨在了解“五育并举”理念下,中班幼儿劳动教育融入一日生活的困惑,以期为提升教育质量提供参考。问卷结果仅作整体分析,请根据您的真实情况和想法填写。感谢您的宝贵时间与支持!
开始作答
00:00:00
成都市B幼儿园“五育并举” 理念下中班幼儿劳动教育生活化中的困境
录音中...
*
1. 您的年龄范围是?
A.25岁以下
B.25-35岁
C.36-45岁
D.46岁以上
*
2. 您的教龄是多少年?
A.1-3年
B.4-6年
C.7-10年
D.10年以上
*
3.您在中班担任的职务是?
主班教师
副班教师
*
4. 您的最高学历是?
A.大专
B.本科
C.硕士及以上
D.其他
*
5.当提到“幼儿劳动教育”时,您首先想到的是?
A.学习扫地、擦桌等具体体力劳动技能
B.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生活自理习惯
C.作为一种惩罚或约束幼儿行为的手段
*
6. 您认为“劳动教育生活化”主要是指?
A.组织大型的、成果展示性的主题活动
B.渗透于一日生活各环节(如餐前准备、整理玩具)
C.在专门设置的“劳动课”上进行
D.主要依靠家庭完成
*
7. 在“五育并举”中,您认为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的关系是?
A.相对独立,各有各的培养目标
B.以劳动教育为载体,自然融合德、智、体、美四育
C.关系不大,分开进行即可
*
8.您认为当前自己实施劳动教育生活化的首要困惑是?
A.自身对“五育并举”与“生活化”的理解不够透彻
B.不知如何设计有效的活动
C.班级幼儿人数多,难以组织和指导
D.担心安全问题和家长的质疑
*
9.您设计劳动教育活动时,最主要的参考依据是?
A.幼儿园的课程大纲或教材要求
B.观察到的幼儿兴趣和实际生活经验
C.网络或书籍上的现成教案
D.活动的新颖性和是否便于展示成果
*
10.请评估您设计的劳动活动与幼儿日常经验的关联程度?
A.紧密相关,完全来源于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
B.有一定关联,但有时会超出他们的直接经验
C.关联不大,更侧重于教授某项新技能
D.未曾特别注意过此问题
*
11.在尝试将“五育”融入劳动活动时,您常感到?
A.非常自然,能在活动中轻松实现多元目标
B.有些生硬,需要刻意地“拼凑”五育元素
C.很有挑战,常常顾此失彼,难以兼顾
D.基本没有尝试过融合,劳动目标单一
*
12.您最常采用的评价幼儿劳动表现的方式是?
A.主要看劳动成果
B.更关注幼儿在过程中的努力、专注、创意和合作
C.有结合过程与结果的详细观察记录表
D.以口头鼓励为主,很少进行系统评价
*
13.您认为当前对幼儿劳动的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多选题】
A.评价主体单一,仅为教师评价
B.过于重视可量化的结果,忽视情感态度等过程性表现
C.评价标准模糊,凭主观感受
D.评价后未能有效支持幼儿的后续发展
E.认为没有明显问题
*
14.通过平时的家长工作,您觉得家庭中的劳动教育与幼儿园的目标是否一致?
A.非常一致,家园配合很好
B.基本一致,但家庭更侧重于让孩子“帮帮忙”
C.不太一致,家长常包办代替,认为孩子小做不好
D.非常不一致,家长认为劳动占用学习时间
*
15.您认为影响家园共育效果的主要原因是?
【多选题】
A.家长教育观念存在偏差,重智育轻劳育
B.家长怕孩子受伤或添乱
C.教师工作繁忙,缺乏与家长深入沟通的精力
D.缺乏有效的互动平台和活动设计
*
16.在劳动教育中,您利用社区资源(如超市、公园、邮局、消防站)的频率是?
A. 经常设计利用社区资源的主题活动
B. 偶尔利用(如春秋游时)
C. 有想法,但因安全、审批等问题难以实现
D. 从未利用过,认为没必要或不安全
*
17.若社区资源利用不充分,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安全责任重大,园所和教师压力大
B. 申请外出流程复杂,园所支持度不够
C. 缺乏与社区沟通合作的渠道和经验
D. 认为园内资源已足够,无需外借
评价对象得分
字体大小
成都市B幼儿园“五育并举” 理念下中班幼儿劳动教育生活化中的困境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