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二维码答题
00:00:00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调查
录音中...
*
1. 您的性别:
男
女
*
2. 您的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研究生及以上
*
3. 您是否观看过或了解以下新时代文化作品?(可多选)
【多选题】
《志愿军》系列电影
《长津湖》系列电影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
电视剧《觉醒年代》
《中国奇谭》等动画作品
以上均未观看/不了解
*
4. 您认为,利用AR/VR等技术“活化”历史,比单纯的书本阅读更能激发爱国情感吗?
非常同意
同意
一般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
5.您会因为爱国主义影视作品中的情节或弹幕而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共鸣吗?
A.经常会
B.偶尔会
C.很少会
D.从未有过
*
6.您认为《洛神赋图》《只此青绿》这类作品的现代演绎形式是否让您对传统文化和国家历史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A.是的,兴趣浓厚了很多
B.是的,有一定兴趣
C.没有变化
D.反而降低了兴趣
*
7.“逃出大英博物馆”这类话题或活动火爆出圈,您认为其背后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对Z世代的爱国情感激发效果如何?
A.效果非常好
B.效果比较好
C.效果一般
D.效果不好
*
8.您平时怎么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多选题】
A.在社交平台转发、评论爱国内容
B. 参与线下爱国主题活动(如升旗仪式,爱国讲座)
C.购买国货、支持国潮品牌
D.主动学习国家历史,文化知识
E.不怎么表达
*
9.当您在网络上看到诋毁国家、民族的言论时,您会怎么做?
A.积极反驳、澄清事实
B.向平台举报
C.不予理会
D.其他
*
*
10.您认为大学生在网络上传播爱国内容时,最应注意什么?(可多选)
【多选题】
A.内容真实性
B.语言文明度
C.传播时效性
D.其他
*
*
11.您是否关注过“中国外交天团”“大国重器”等时政类新媒体账号?
A.关注多个
B.关注1-2个
C.从未关注
*
12.您如何看待“键盘爱国”(仅在网络发声,现实无行动)现象?
A.完全否定
B.部分认可(网络发声有价值)
C.完全认可
*
13.您认为Z世代大学生爱国表达与父辈相比,“线上化”程度如何?(例:网络平台成为激发爱国热情的主阵地...)
A.显著更高
B.略有更高
C.基本一致
D.更低
*
14.您觉得当代大学生爱国表达在“文化创意方面的特点是?(可多选)
【多选题】
A.结合短视频、动漫等新形式
B.打造爱国主题文创产品
C.用说唱、街舞等潮流艺术表达爱国
D.与传统形式无差异
*
15.您认为大学生对“国家科技成就(如航天、5G)”的自豪感主要来源于?(可多选)
【多选题】
A.民族身份认同
B.科技实力崇拜
C.社交媒体宣传
D.课堂教育引导
*
16.您认为大学生爱国教育最需加强的环节
【多选题】
A.红色历史认知
B.国际形势分析
C.实践活动设计
D.网络舆情应对
*
17..您是否认同“爱国不需要理由,但需要理性”这一观点?
A.完全认同
B.部分认同
C.不认同
*
18.您觉得自己的爱国认知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多选题】
A.家庭重陶
B.学校教育
C.社会舆论
*
19.您是否愿意参与与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的志愿服务或社会实践(如讲解红色历史、支教、社区服务)?
非常愿意
比较愿意
一般
不太愿意
*
20. 您认为当前学校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如思政课、专题讲座)效果如何?
形式多样,效果很好
形式尚可,有一定效果
形式较为单一,效果一般
形式枯燥,效果不佳
说不清
*
21.在您看来,以下哪些形式最能有效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请选择最有效的2-3项)
【多选题】
观看优质主旋律影视作品(如《觉醒年代》《长津湖》)
体验沉浸式技术(AR/VR)重现的历史场景
欣赏创新艺术演绎(如《只此青绿》、国家宝藏节目)
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如支教、扶贫、社区服务)
进行主题研讨、辩论赛
系统学习历史与政治理论课程
参观纪念馆、博物馆等实地场馆
*
22. 您认为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最应侧重以下哪个方面?
辉煌历史的铭记与传承
发展成就的认知与自豪
传统文化的创新与自信
国际视野的培养与担当
社会责任感的树立与践行
*
23. 对于利用新兴技术和创新艺术形式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您有什么具体的意见或建议?
*
24. 请用一两句话形容,您心目中“爱国”最核心的内涵是什么?
评价对象得分
字体大小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调查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