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赋能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调查问卷

您好!本问卷旨在了解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情况,收集社区工作者对“家-校-社”协同促进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相关看法和建议,答案无“对”、“错”之分,仅用作学术研究,所有填写内容我们绝对保密,请放心如实反馈!感谢您的配合,祝您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第一部分  基本信息
*
您所工作的社区位于:
农村
乡镇
县城
市郊
市区
*
您所在工作的社区规模:
0-1000人
1001-5000人
5001-10000人
10000-50000人
50001人及以上
第二部分  基础工作现状
*

社区是否在开展过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服务?

是(跳转至第2题)
否(跳转至第4题)
*

已开展的服务形式包括哪些?

【多选题】
心理咨询
心理活动
心理健康筛查建档
家长课堂
线上咨询平台
其他:
*

服务覆盖群体:社区开展的心理健康服务是否覆盖不同年龄段青少年?

A. 是,覆盖所有年龄段
B. 部分覆盖,主要覆盖(请注明年龄段 )
C. 否
*

服务覆盖群体:社区重点关注哪些特殊群体的青少年?

【多选题】
A. 留守儿童
B. 单亲家庭子女
C. 贫困家庭子女
D. 残疾青少年
E. 学习困难青少年
F. 其他(请注明 )
*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资源配备情况(有无专职人员

有专职
无专职,有兼职
无相关人员
*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资源配备情况(有无以下资源)

最少选择1项】
合作机构
场地设施
资金支持
其他资源
*
 您认为青少年心理问题在社区整体工作中的重要性如何?
非常重要
重要
一般
不重要
*
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多选题】
居民认知不足
专业力量短缺
资金不足
跨部门协作不畅
家长参与度低
其他:
*
社区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主要诱因是?【多选题】
学业压力
家庭矛盾
网络沉迷
社交障碍
经济困难
校园欺凌
其他:
第三部分  家校社协同开展情况(指家庭、学校、社区与相关机构/企业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互相协作、共同发力、优势互补,以实现对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心理健康教育)
*
您认为家校社协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是否重要?
*
您所工作的社区是否与家庭、学校、相关机构/企业共同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基地或开展其他合作?
*
针对青少年心理服务, 合作的部门/组织有哪些?【多选题】
学校
医院
公益机构
企业
无合作
*
您所工作的社区组织或参加过哪些家庭、学校、社区三方联合开展的心理健康相关活动?【多选题】
专业支持类(心理咨询、危机干预)
教育培训类(家长课程、师资培训)
体验活动类(主题实践、文体项目、志愿服务)
特殊群体支持类
数字平台类
其他
*
您是否愿意作为志愿者参加心理健康服务活动?
*
您认为社区、家庭、学校和相关企业/机构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如何共享资源、协同促进心理健康?【多选题】
共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
联合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
共建专家库
共享课程
社区、相关企业/机构提供社会支持资源
建立定期沟通机制
多方联合应对危机事件
其他
*
您认为学校、家庭、社区还可以做些什么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
*
您认为应如何调动辖区单位参与共建?(例如企业赞助、志愿者招募等)
第四部分  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调查
*
您认为在每个年龄段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吗?
非常重要
比较重要
一般
比较不重要
没有必要
*
您认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衔接是否顺畅?
衔接紧密
部分脱节
完全割裂
*
您认为不同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如何衔接?【多选题】
课程体系化与模块化
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建立跨学段重点学生心理档案交接制度
加强家校社协同
开通大中小学绿色转介通道
开展跨学段教研活动
共建心理健康教育基地
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其他
*
您认为大中小学一体化需要优先解决哪些问题?
隐私保护与信息共享矛盾
资源分配不均匀
专业人才短缺
家庭参与度低
课程体系碎片化
缺乏跨学段教师教研协同机制
教学内容重复或脱节
社会支持力量不足
其他
*
您认为社区能够在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中起到什么作用?
*
您对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还有哪些建议?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