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二维码答题
00:00:00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情况调查问卷[复制]
录音中...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本问卷旨在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的情况及其影响,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我们将对您的信息严格保密。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第一部分:主体与经营基本情况
*
1.
您的年龄段
30岁及以下
31—40岁
41—50岁
51—60岁
61岁及以上
*
2.
您的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
初中
中专/高中
大专
本科及以上
*
3.
您的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共青团员
民主党派
群众
*
4.
您是否担任村干部
是
否
*
5.
您所经营的主体类型是
专业大户
家庭农场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业企业
其他
*
6.
您所经营的主体成立多久了
1年及以下
1-3年(含3年)
3-5年(含5年)
5年以上
*
7.
您流转或经营的高标准农田面积大概有多少
50亩以下
50-100亩
101-500亩
501-1000亩
1000亩以上
*
8.
您目前流转的土地(特别是高标准农田)还能用多久
3年及以下
3-5年(含5年)
5-10年(含10年)
10年以上
不确定
*
9.
您主要种植什么作物
【多选题】
谷类作物(小麦、水稻、玉米等)
豆类作物(大豆、绿豆、红豆等)
薯类作物(甘薯、马铃薯、木薯等)
经济作物(棉花、油菜、甘蔗、蔬菜等)
其他
第二部分:对管护的认知与参与情况
*
10.
您觉得高标准农田建好后,进行长期管护对您经营来说重要吗
非常重要
完全不重要
1
2
3
4
5
*
11.
您是否了解政府关于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的政策(比如管护要求、有没有补贴等)
非常了解
完全不了解
1
2
3
4
5
*
12.
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了解管护政策
【多选题】
政府部门宣传(文件、会议、乡镇农技站等)
村委会通知或宣传
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或讲座
网络媒体(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
与同行(其他经营主体、农户)交流
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
其他
*
13.
您所经营的主体,是否参与过高标准农田的建后管护工作
是(请继续回答后续相关题目)
否(请跳至第四部分参与意愿与总体看法相关题目)
*
14.
您参与管护的主要方式是
【多选题】
自己负责日常维护(比如巡查渠道、修补道路田埂)
合作参与:和村委会/其他经营者/农户一起管护
协议承包:和村委会或政府签了正式的管护合同
加入组织:加入了合作社、管护协会等统一管护
购买服务:请专业的公司或队伍来管护
其他方式
*
15.
您觉得您的管护职责和范围划分得清楚吗
非常清楚
完全不清楚
1
2
3
4
5
第三部分:参与管护的影响与效果
*
16.
参与管护后,您感觉农田的生产经营有什么变化吗
明显提高
有点提高
没什么变化
有点下降
明显下降
生产效率(比如单产、机械化作业效率)
生产效率(比如单产、机械化作业效率)
生产成本(比如水费、机械维修、人工)
生产成本(比如水费、机械维修、人工)
抗灾能力(比如抗旱、排涝)
抗灾能力(比如抗旱、排涝)
*
17.
您每年投入在管护上的钱(包括自己的人工、买的材料、请人服务等)大概是多少
500元以下
500-2000元
2001-5000元
5000元以上
*
18.
这些管护资金主要从哪里来
【多选题】
经营主体自己出
政府给的管护补贴
向流转土地的农户收一点
通过合作社/协会等组织一起出
其他
*
19.
有没有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对您的管护工作进行巡查和指导
定期巡查,指导很到位
有巡查,但指导不多
偶尔来看看
几乎没人管
完全没人管
*
20.
上级部门会对您的管护效果进行考核吗?考核结果会和奖惩(比如补贴、通报)挂钩吗
有考核,且奖惩分明
有考核,但奖惩不严或很少执行
有考核,但没有实质奖惩
没有正式考核
不清楚
*
21.
您是否就管护中发现的问题,向村里或镇上提出过改进建议(比如哪里需要维修、扩建)
【多选题】
提过,并且得到了反馈或解决
提过,但没有得到回应
没提过
*
22.
总体来看,您觉得参与管护给您带来的好处多还是负担重
好处远大于负担
好处稍微多于负担
好处和负担差不多
负担稍微重于好处
负担远大于好处
*
23.
您在管护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多选题】
管护经费不够
缺乏专业的技术和设备
管护责任划分不明确
缺少专业的管护人员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其他
*
24.
您希望政府在哪些方面给您提供更多支持
【多选题】
资金支持:加大补贴,设专项基金
技术支持:组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
设备支持:提供或补贴购买小型管护设备
机制建设:明确责任,完善考核和奖励机制
平台建设:建立管护信息平台(方便报修、咨询)
政策保障:出台更稳定、更细化的政策
其他
第四部分:参与意愿与总体看法
*
25.
如果您没有参与管护,主要原因是
【多选题】
我经营的土地不是高标准农田,或感觉受益不大
不了解管护政策和要求
没人通知或要求我参与
能力有限(缺钱、缺技术、缺人手)
觉得这主要是政府或村里的责任
经营规模小,觉得不划算
缺乏参与的激励
无(参与过)
*
26.
您未来(比如未来3-5年)愿意参与高标准农田的建后管护吗
非常愿意
完全不愿意
1
2
3
4
5
*
27.
如果您参与意愿不高(选“不太愿意”或“完全不愿意”),主要原因是
【多选题】
投入成本高,经济上不划算或回报慢
管护责任大,怕承担风险
担心政策会变,支持会减少
协调困难,合作机制不顺畅
能力不足(技术、人力、设备)
土地流转时间短,不想长期投入
激励不足,没动力
其他原因
无(我意愿高)
*
28.
总体来看,您认为当前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工作中最缺乏的是什么
清晰且可执行的责任主体界定
充足且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
有效的监督考核与奖惩激励机制
专业的管护技术力量和服务体系
经营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
其他
*
29.
您认为您土地经营的年限与高标准农田设施长期管护的要求是否匹配
非常匹配:经营期长(如10年以上/永久),有长期投入意愿
比较匹配:经营期中等(如5-10年),基本满足要求
一般匹配:有一定经营期(如3-5年),但长期投入有顾虑
不太匹配:经营期较短(如3年以下),难以进行长期管护投入
完全不匹配:经营期极短或不确定,无法承担管护责任
*
30.
您觉得,要激励像您这样的经营主体参与管护,当前最迫切需要改进的是什么
建立和管护效果挂钩的、实实在在的补贴机制
完善管护协议,把权、责、利说清楚
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或推广管护保险
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
搭建信息共享与协调平台(比如管护APP)
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督和表彰制度
其他
评价对象得分
字体大小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情况调查问卷[复制]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