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谣言辨别能力现状及教育路径探究

*
1.
你的性别:
*
2.
你所在的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研究生
*
3.
  1. 你平均每日上网时长:
少于2小时
2-4小时
4-6小时
8小时以上
*
4.

一张“某地人贩子当街抢孩子,被群众围堵”的图片和视频在网上疯传,群情激愤。你会?

无比愤怒,强烈谴责,并转发提醒所有人注意安全
相信是真的,但不敢转发,怕传播谣言
保持冷静,等待当地警方或权威媒体的通报,意识到很多类似视频最后被证实是误会或旧闻新炒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
5.
  1. 当你遇到一条令人震惊但无法判断真伪的信息时,你最常用的核实方法是?
【多选题】
使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
在官方平台(如政府网站、权威媒体)查证
询问老师、家长或有专业背景的朋友
在微博、知乎等平台看网友的评论和分析
不核实,直接忽略或基于直觉判断
其他
*
6.
你是否有过无意中转发或相信了后来被证实是谣言的经历?
经常有
偶尔有
很少
从未有过
*
7.

你获取新闻和信息的最主要渠道是?

微博、抖音、B站等社交媒体
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等聚合类新闻客户端
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传统媒体官方账号/APP
亲朋好友的群聊分享(如微信群、QQ群)
电视台、广播等传统媒体
*
8.
  1. 你目前主要通过哪些渠道学习网络辟谣或防诈骗知识?
【多选题】
学校举办的讲座、班会
辅导员的通知提醒
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官方辟谣账号
主流新闻媒体的报道
亲朋好友的分享
几乎没接触过
其他
*
9.

你认为社交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在治理谣言方面做得怎么样?

非常有效,举报后处理很快
比较有效,但仍有改进空间
效果一般,谣言依然泛滥
基本无效,平台监管形同虚设
不了解
*
10.
  1. 你认为学校当前提供的网络素养教育(如防诈骗讲座、信息安全课等)效果如何?
非常有效,学到了很多
比较有效,但形式有些枯燥
效果一般,听过就忘
完全无效,形同虚设
从未接受过相关教育
*
11.

你认为平台最应该采取哪项措施来减少谣言传播?

强化技术识别,对疑似谣言内容进行自动标注
简化举报流程,并对举报者给予奖励
加大对造谣账号的处罚力度(如封号)
优先推送权威媒体的澄清信息
加强用户教育,在App内嵌入辟谣小知识
12.

对于提升大学生网络谣言辨别能力,你还有什么具体的意见或建议?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