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二维码答题
00:00:00
“共识”与“共育”:面向家校协同的职校惩戒教育沟通案例库建设研究
录音中...
*
1. 您目前任教的学段是:
A. 小学
B. 初中
C. 高中
D. 中等职业学校(职教教师)
E. 大学/高等职业院校(大学教师)
*
2. 您的教龄:
A. 5年及以下
B. 6-10年
C. 11-20年
D. 20年以上
*
3. 您的职称:
A. 三级教师/未定级
B. 二级教师
C. 一级教师
D. 高级教师
E. 正高级教师
F. 高校助教
G. 高校讲师
H. 高校副教授
I. 高校教授
第二部分:惩戒观念与认知
*
1. 您认为教育惩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请按重要性排序,1为最重要)【排序题】
【排序题】
A. 维护正常教学秩序
B. 促进学生品德发展
C. 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并改正
D. 警示其他学生
E. 树立教师权威
F. 其他(请填写)
*
2. 在您看来,以下哪些行为属于“教育惩戒”?(可多选)
【多选题】
A. 点名批评
B. 责令赔礼道歉、做口头或书面检讨
C. 适当增加额外的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
D. 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
E. 课后留校教导
F. 暂扣学生不当携带或使用的物品(如手机、课外书)
G. 要求家长到校配合教育
H. 取消评奖评优资格
I. 给予纪律处分(警告、记过等)
J. (针对大学)课程成绩扣分、判定作业/考试不及格
K. (针对大学)取消课程考试资格
L. 其他(请填写)
*
*
3. 您对《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大学/职教教师请理解为“您对学校关于学生纪律的相关规定”】的熟悉程度是?
A. 非常熟悉,仔细阅读过
B. 比较熟悉,了解主要内容
C. 一般了解,知道大概
D. 不太熟悉
E. 完全不了解
第三部分:惩戒实践与体验
*
1. 在过去一学期中,您实施惩戒的频率大约是?
A. 几乎每天
B. 每周几次
C. 每月几次
D. 很少
E. 从未
*
2. 当学生出现【小学:课堂吵闹、不交作业、课间追逐打闹;初中:顶撞老师、抄袭作业、携带违禁品;高中:逃课、考试作弊、扰乱课堂秩序;职教:违反实训纪律、迟到早退、不服从管理;大学:学术不端、旷课、作业敷衍】行为时,您最常采取的措施是?(请选择1-3项)
【多选题】
A. 口头批评、提醒
B. 课后谈心、沟通
C. 暂时没收干扰物品(如手机)
D. 要求当众或书面检讨
E. 扣除平时成绩/行为分
F. 通知班主任或辅导员
G. 联系家长/监护人
H. 交由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学部处理
I. 其他(请填写)
*
*
3. (中小学/职教教师)您认为“请家长”这种方式效果如何?【单选题】
A.非常有效,是重要助力
B.比较有效,但需谨慎使用
C.效果一般,有时会激化矛盾
D.基本无效,家长不配合
E.负面影响大,尽量不使用
*
对于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如抄袭、剽窃),您认为最有效的处理方式是?【单选题】
A. 课程内部处理(如该作业/考试判零分)
B. 按校规上报学校行政部门,给予纪律处分
C. 与学生严肃谈话,责令重做
D. 在课堂上作为案例匿名警示其他学生
E. 其他(请填写)
*
第四部分:困境与支持
*
1. 在实施教育惩戒时,您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可多选)
【多选题】
A. 担心家长不理解、投诉或引发冲突
B. 害怕学生有过激反应(如离家出走、自杀)
C. 学校领导不支持、“息事宁人”
D. 社会舆论压力大,怕被媒体曝光
E. 相关法律法规/校规界定模糊,操作困难
F. 惩戒的“度”难以把握,怕被认定为体罚或变相体罚
G. (大学教师侧重)缺乏即时有效的惩戒手段,程序繁琐
H. 花费过多时间精力,影响教学
I. 其他(请填写)
*
*
2. 当您因惩戒学生而面临外界压力(如家长质疑、网络舆论)时,您通常能获得哪些支持?(可多选)
【多选题】
A. 学校管理层坚决支持
B. 同事的理解与声援
C. 家长委员会或大多数家长的理解
D. 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力背书
E. 清晰的制度与法律保障
F. 基本没有支持,独自承担
G. 其他(请填写)
*
第五部分:情感与态度
*
1. 实施一次您认为“必要但有些严厉”的惩戒后,您通常的感受是?【单选题】
A. 问心无愧,这是教育者的责任
B. 略有不安,担心后续影响
C. 非常焦虑,怕被误解或追责
D. 感到挫败和无助
E. 其他(请填写)
*
*
2. 总体而言,您对在当前环境下行使教育惩戒权的态度是?【单选题】
A. 积极主动,这是教书育人的必要部分
B. 谨慎使用,只在万不得已时
C. 能不用则不用,以免惹麻烦
D. 基本放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E. 非常困惑,不知该如何是好
评价对象得分
字体大小
“共识”与“共育”:面向家校协同的职校惩戒教育沟通案例库建设研究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