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问卷二

*
1. 拉康认为“大他者”(Other)并非具体的人,而是一种象征秩序的化身。它最核心的功能是?
A. 满足主体的生理需求
B. 为主体的欲望提供意义与参照
C. 消除主体的所有焦虑
D. 替代主体的自我认同
*
2. 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发展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怎样的辩证运动?
A. 从感性到理性的线性提升
B. 自我异化与自我回归的否定之否定
C. 主体与客体的永恒对立
D. 意识对物质的被动反映
*
3. 拉康提出“欲望是他者的欲望”,其核心含义是?
A. 主体的欲望完全由他人控制
B. 主体通过他人的欲望来确认自身的欲望对象
C. 欲望的本质是对他者的占有
D. 欲望会因他人的存在而消失
*
4.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讨论的“感性确定性”,是意识发展的最初阶段,其主要特征是?
A. 能清晰区分主体与客体
B. 仅停留于对个别、直接的感官对象的认知
C. 已形成抽象的概念思维
D. 能理解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
5. 拉康的“象征界”与弗洛伊德的“超我”存在关联,但前者更强调?
A. 道德规范的内在化
B. 语言、符号对主体的建构
C. 对本能欲望的压抑
D. 童年经验的决定性作用
*
6. 根据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形象标志着什么关键发展?
A.获得了稳定的客体永久性概念
B.形成了关于自我是一个统一、完整实体的“理想我”
C.建立了与母亲之间安全的依恋关系
D.完成了俄狄浦斯情结的顺利解决
*
7. 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常常被后来的思想家(如拉康、科耶夫)用来比喻什么心理关系?
A. 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共情与反移情关系
B.自我为了获得承认和确定性而进行的生死斗争
C.本我与超我之间为争夺心理能量而发生的冲突
D.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持续的压抑与反抗
*
8.拉康著名的“三界”理论是他思想的核心。他将人类现实经验划分为哪三个相互交织的秩序?
A. 自我,本我,超我
B.想象界,象征界,实在界
C.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D.主体,客体,他者
*
9.拉康从语言学角度重构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他最具代表性的论断是?
A. 潜意识是本能驱力的仓库
B.潜意识的结构是语言的结构
C.潜意识是童年创伤的沉积场
D.潜意识是大脑未开发区域的产物
*
10. 黑格尔提出“苦恼意识”的概念,指的是一种分裂的、自我异化的意识状态。这在精神分析中与下列哪个概念有最强的共鸣?
A. 自恋性人格障碍
B.神经症性的冲突
C.与“大他者”的欲望相认同所导致的主体分裂
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闪回现象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