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市实验中学关于“协同预防孩子心理危机”的家长问卷调查

尊敬的家长:

您好!我们是实验中学【家校社协同预防孩子心理危机】的研究团队。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家校社协同保护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课题研究,旨在了解您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与需求,以便未来能为您提供更有效、更精准的支持与指导。

本问卷实行匿名填写,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并将被严格保密。答案无对错之分,请您根据家庭真实情况放心填写。您的宝贵意见对我们至关重要!

感谢您的支持与参与!
*
1.
第一部分:家庭基本情况(请在符合的选项上打“√”)

 您孩子的就读学段: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初中
高中
*
2.
 您是孩子的:
父亲
母亲
其他监护人(如祖辈等)
*
3.
您的最高学历:
高中及以下
大专
本科
硕士及以上
*
4.
您家庭的教育氛围通常是:
民主、平等,凡事有商有量
以孩子为中心,尽量满足其要求
家长权威型,孩子需听从安排
家庭成员教育理念不一致,时有冲突
*
5.
第二部分:认知与意识(请选择最符合您情况的选项)

您是否关注过“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如极度焦虑、抑郁、自伤、厌学等)的相关信息?
非常关注,经常主动了解
比较关注,看到相关新闻会留意
偶尔听说,但了解不多
从未关注,觉得离自己孩子很远
*
6.
您认为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有多大?
决定性作用
非常重要
比较重要
一般重要
不太重要
*
7.
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预防孩子心理问题”方面,您认为谁应承担最主要责任?
家庭
学校
社区/社会相关部门
三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
8.
第三部分:现状与做法(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或填写)

 您平时与孩子交流的主要内容是?(可多选)
【多选题】
学习成绩和作业
在校生活、与同学老师相处
孩子的情绪和烦恼
兴趣爱好和梦想
行为规范和品德教育
其他:_________
*
9.
当孩子出现情绪低落、烦躁、易怒等负面情绪时,您通常如何做?【多选题】
耐心倾听,尝试理解和共情,引导ta说出来
给予建议,告诉ta“应该怎么做”
认为小事一桩,过会儿就好了,不太在意
有时会批评ta,认为其不够坚强
感到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
*
10.
您与孩子所在的学校(老师)沟通的频率大约是?
每周都有
每月1-2次
每学期1-2次
仅在出事或成绩骤降时沟通
*
11.
您与老师沟通时,最主要谈论什么?
学习成绩和排名
在校行为纪律
同学关系情况
情绪心理状态
其他:_________
*
12.
您是否曾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家庭教育指导”或“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最少选择1项】
是,学校组织过
是,自己付费学习过
是,通过社区/公益讲座
从未参加过
*
13.
第四部分:困难与需求(这是我们最希望了解的内容,请如实填写)

 在促进孩子心理健康、预防心理危机方面,您觉得自己最大的困难或挑战是什么?(可多选) 
【多选题】
知识匮乏:不了解心理危机的表现和信号,看不懂孩子
方法欠缺:想帮忙但不知如何沟通和引导,总是话不投机
精力有限:工作忙碌,没有足够时间陪伴和观察孩子
关系紧张:亲子关系已有裂痕,孩子不愿交流
理念冲突:与家人或老一辈的教育理念不一致,难以执行
资源不足:不知道出现问题该向谁求助,去哪里找专业资源
其他:_________
*
14.
您最希望获得哪方面的家庭教育指导?(请按需求程度排序,1为最需要,2为次需要,以此类推) 【排序题】
  • 如何识别孩子的心理问题信号(情绪、行为、言语等)
  • 如何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尤其是青春期)
  • 如何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焦虑、抑郁、愤怒等)
  • 如何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
  • 如何与学校老师有效协作,共同关注孩子心理状态
  • 当孩子疑似出现心理问题时,具体的求助渠道和流程
*
15.
您更倾向于通过哪种形式获得这些指导和支持?(可多选) 【多选题】
学校定期组织的家长讲座/工作坊
线上专家课程或微课
发放实用的指导手册或读物
家长社群(微信群等)的经验交流与分享
一对一的家校沟通或咨询
社区提供的家庭教育支持服务
16.
对于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协同预防孩子心理危机的机制,您有什么具体的意见或建议?
   (如:希望学校定期提供孩子在校的心理状态反馈;希望社区能提供便捷的家庭咨询师资源等)
问卷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您付出的宝贵时间和真诚分享! 您的每一个选择,都将为我们更好地支持您和孩子的成长提供方向!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