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
【学生调查问卷】进一步夯实北京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层基础工作实践研究
录音中...
您好!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重点课题《进一步夯实北京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层基础工作实践研究》现面向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全体学生进行全样本问卷调查,您的参与将对课题研究产生重要影响,并将有力推动相关工作改进和完善。请您结合实际认真填写本问卷,您的回答将严格保密,仅用于本次研究。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
1、您所在的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研一
研二
研三
博士
*
2、您的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共青团员
群众
*
3、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
是
否
*
请选择您担任学生干部的类型
【多选题】
班干部
党支部书记或支委
年级长、兼职辅导员
校院团委及其所属学生组织学生干部
其他
--------------基本信息--------------
*
1、您认为在校园日常学习生活中,可以潜移默化塑造自身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对自身影响较大的是
【
最多
选择3项】
班级
团支部
党支部
校院团委及其所属学生组织
辅导员
班主任
导师
研究生团队(师门)
宿舍室友
同乡同学
互联网
其他
*
2、您日常接触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多选题】
思政课堂教学
党班团活动日
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等新媒体途径
文体活动等校园文化建设
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博物馆等红色基地参观
“一站式”学生社区
其他请补充
*
3、您觉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哪些作用?
引导个人掌握社会所需的知识技能、角色规范、价值体系,更好适应社会
提升个人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治素质
更好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培养综合能力
其他
*
4、您对院系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受和评价
【多选题】
注重把握学生需求,精准度较高
活动形式丰富,供给方式多样
内容全面,吸引力较强
注重知行合一,实效性较强
以上均不符合
其他
*
5、您认为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突出的短板是?
【
最多
选择3项】
对思政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专业学习、科研工作衔接不够紧密
基础工作不扎实,解决学生实际问题能力欠缺
思政工作创新意识不足,活动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强
思政工作队伍(含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学生骨干)能力不足
政策保障与资金资源支持不足
其他
*
6、您认为以下哪些方面工作亟需加以完善
【
最多
选择5项】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方式创新
班级和团支部建设
党支部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
学生骨干队伍建设
学风建设
日常管理与服务
网络思政
心理健康教育
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
辅导员队伍建设
班主任队伍建设
导师队伍建设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其他
-----------总体情况调研----------
*
1、您在本科阶段参与过下列哪些支部内党员发展工作?
【多选题】
自己申请入党,并参与党员培养流程
担任其他同学的培养联系人或入党介绍人
担任党支部委员会成员,主持或协助开展党员发展工作
作为普通党员,参与党员发展的征询意见、投票表决等环节
其他请补充
以上均无
*
2、您本科阶段所在党支部是否存在以下党员发展困境?
【多选题】
本科低年级(大一、大二)发展党员缺少培养联系人和入党介绍人
本科低年级(大一、大二)党支部存在感不强,党员发展指标较少
本科高年级学生(大三及以上)未经充分考察扎堆发展
已发展党员未得到充分历练,先锋作用发挥不明显
已发展党员不符合党员标准,为完成指标而发展
不存在以上困境
其他
*
3、您认为您所在的学院党委是否关注本科低年级学生党员发展?
是,注重低年级党员的教育培养与发展管理
否,各年级按已有成熟程序发展
---------低年级发展党员工作模块------
*
1、您最常使用的社交媒体软件是?
【多选题】
微博、小红书、知乎等社交/信息类APP
微信、QQ等即时通信类app
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影视音类app
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等国外社交app
*
2、您在互联网上经常浏览的内容是?
【排序题】
(按关注程度排序)
时政热点,关注国际国内大事件
文娱热点,关注娱乐文化的多元化消息
个人兴趣,关注绘画、舞蹈、编程等个人感兴趣的领域
学校发展,关注学校官方平台发布的各类新闻、宣传报道及新媒体作品
校园生活,关注学生对学校有关工作的感受、意见与评论,关注涉及学校师生的热搜与网络热点事件,关注因情感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引发的学生矛盾等
*
3、您认为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观念、行为能力是否存在以下影响?
【排序题】
(按影响程度排序)
受到网络上主旋律与正能量的感染,思想观念得到积极引导
大学生使用网络的能力得到锻炼,能够从互联网上获取与专业知识相关的信息
大学生发现潜在网络危机的能力有所提高,发现网络诈骗或校园热搜等可疑信息、危险信息能够及时发现并上报
大学生对自我发展、自我表达的需求有所增加,喜欢将感兴趣的内容发布在网络上
大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尚未完全成熟,易被热点事件或网络舆论影响,缺乏辨别力
互联网对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逐渐超越校园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
4、您所在学校学院的互联网工作是否符合以下情形?
【多选题】
注重开展网络思政,推出导向正确、内容生动、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作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良好品德
搭建学生活动和展示的平台,大力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满足学生个性的多元化发展需求
注重互联网工作的实用性,用新媒体的多样形式帮助学生解读学校各项政策精神、规章制度
对网络声音与舆论的敏感度不够,需提升互联网监测密度
应对网络舆情的态势过于被动,常通过“删帖”等方式消极处理,较少积极主动回应
其他请补充
------互联网工作模块----
*
1、您参与学校心理排查工作(含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的心理测评、回访,与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围绕心理健康进行谈心谈话)的频率如何?
每学期多次
每学期一次
每学年一次
仅在入学初参加过一次
其他
*
2、您对心理危机的了解如何(心理危机是指因身心成长变化、环境适应不良或应激时间引起的内心混乱、沮丧、极度痛苦、绝望等严重心理失调状态)
非常不了解
非常了解
*
3、你出现情绪状态不稳定,发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危机的频率如何?(此现象为正常现象)
每周一次
每月一次
三个月一次
半年一次
一年一次
未曾发生过
其他请注明
*
*
4、在出现心理危机后,你一般如何做?
【多选题】
与同学和朋友沟通
与舍友沟通
与家长沟通
与辅导员沟通
与班主任沟通
与导师沟通
自己默默消化
自己通过适当方式(如运动、观影、聚餐等)调试化解
其他请注明
*
*
5、您参与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包含以下特征?
【多选题】
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等育人主体发挥作用,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通过传统心理基础课程和讲座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互联网+、融媒体等线上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指导下,班级心理委员充分发挥作用,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建立和完善心理异常排查制度,加强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
其他请补充
*
6、您或身边的同学是否参与到以下心理健康网格化建设?
【多选题】
班级干部、宿舍成员对心理健康异常的同学有一定的敏感度,并给予关注
班级内建立起应急小组
心理委员充分发挥作用,开展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社团充分发挥作用,开展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其他请补充
以上均无
--------心理工作模块-------
*
1、您对校园危机事件有何了解
实际参与过处置
曾听说过或在网络上看到过
未曾听说过
*
2、您在参与处置危机事件时,所在学院选派人员是否有以下特点
【多选题】
具有风险识别能力和安全意识
责任感强、经验丰富、方式妥当
具有专业救助能力或心理疏解能力等应对危机的专业技能
具有保密意识,注重对关键信息和个人隐私进行保护
除辅导员外,注重联动班主任、导师和学生骨干
能够协同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共同处理危机
其他请补充
以上均无
*
3、您所在学院是否在学生群体中做过以下工作?
【多选题】
组建学生骨干应对危机队伍,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工作前置
通畅信息反馈渠道,辅导员导师密切掌握学生动向,遇到突发及时到位
定期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及参观走访等多种方式,面向学生进行安全培训
在宿舍、班级、团支部及社团等学生组织中强化安全教育,避免潜在危机
密切师生联系,开展有效的谈心谈话、走访调研,与学生构建互信模式
其他请补充
以上均无
----------------------校园危机模块-------------------
*
1、您在选择导师时主要参考以下哪些因素?
导师指导研究生人数
导师的研究方向
导师科研项目数
导师科研经费数
导师论文数量、质量
指导过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
指导研究生获奖及就业质量
导师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其他请补充
以上均无
*
2、请对与导师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
非常不和谐
非常和谐
*
3、请对与同门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
非常不和谐
非常和谐
*
4、您希望导师在哪些方面对您进行培养?
【多选题】
学术指导。在专业知识、学术经验、科研能力、探索精神等方面给予指导
道德培养。在思想觉悟、为人处世、基本礼仪等方面给予指导
生涯引导。积极引导学术生涯,帮助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情感支持。给予精神鼓励、情绪疏导、心理支持,引航生活
其他请补充
*
5、您是否认同当导学关系紧张或出现师生矛盾时,导师群体一般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存在因害怕而不敢声张或担心申诉得不到正确处理的情况。
是
否
不清楚
*
6、您认为与导师群体应在以下哪些方面进行完善或提升?
【多选题】
人格品质或道德品质
指导学生的方式方法
对学生研究方向、学术志趣的尊重与关注
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视与支持
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与时间自由度
其他请补充
以上均无
*
7、您认为一个好的导师应如何培养学生?
【多选题】
因材施教,按照学生个人特质进行指导
侧重学术,与学生共同推动产出研究成果
关心关爱,关注学生生活中的状态情况
合理适度,不给学生安排过重的科研任务
其他请补充
以上均无
*
8、您认为学院在导师队伍建设方面是否具有以下特点?
【多选题】
强化师德首要意识,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有机结合
严格导师遴选标准和条件,综合考量政治素养、师德师风、学术水平、研究生培养质量及支撑保障条件等方面
健全多层次培训机制,形成分类多层的导师培训交流体系,实现师生间良性互动
设置师生双向打分评价机制,及时对异常分数进行研判处理
其他请补充
以上均无
感谢您认真填写本问卷,祝您学业顺利,生活愉快!
评价对象得分
字体大小
【学生调查问卷】进一步夯实北京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层基础工作实践研究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