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幼共托”社区服务调查问卷

尊敬的受访者:

您好!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趋势,探索“老幼共托”(即同一机构内兼顾养老与托育服务)模式的可行性及优化路径,我们开展此次调研。您的意见将为政策制定与服务优化提供重要参考。问卷匿名填写,数据严格保密,请根据实际情况作答。衷心感谢您的支持!

*
1.您的性别:
*
2. 您的年龄段:
18-30岁
31-45岁
46-60岁
61岁及以上
*
3. 您家中学龄前儿童(0-6岁)数量:
0名
1名
2名
3名及以上
*
4. 您家中需照护的老年人(60岁以上)数量:
0位
1位
2位
3位及以上
*
5. 您当前面临的养老/托育难题是?(可多选)【请选择1-6项】
托育机构费用高
养老机构距离远
双职工无暇兼顾老幼
服务专业性不足
代际情感支持缺失
无显著困难
*
6. 您是否了解“老幼共托”模式?
非常了解
比较了解
听说过但不了解
完全不了解
*
7. 您当前最迫切的“一老一小”需求是?(可多选)【请选择1-6项】
特殊儿童康复支持
失能老人专业照护
优质早教服务
老人心理健康干预
智慧助老技术指导
代际情感互动促进
*
8. 您能否接受老年人与幼儿在同一机构(分区管理)接受服务?
完全接受
较能接受
一般
较难接受
完全不能接受
*
9. 您认为最可行的“老幼共托”形式是?
嵌入式:社区养老中心内设托育区,或幼儿园增设老年照料部
毗邻式:养老院与托育机构独立运营但物理空间相邻
综合体:新建专门的老幼共养中心,功能完全融合
智慧型综合体:整合健康监测、远程医疗等数字化平台
*
10. 您认为品质服务必须包含哪些内容?(多选)【请选择1-4项】
特殊儿童定制化康复计划
老人慢性病智能管理(如穿戴设备监测)
跨代融合课程(如幼儿教老人使用智能设备)
家庭心理支持服务(含心理咨询、照护者培训)
*
11.您最期待该模式提供的服务是?(可多选)【多选题】
日间托管(早送晚接)
全托照护
医疗健康管理(如慢病监测、疫苗接种)
代际共融活动(如手工、读书会)
营养膳食
应急救助支持
*
12. 您认为最需优先保障的硬件条件是?(可多选)【多选题】
独立通风系统(防疾病传播)
无障碍适老化/防撞适幼化设计
分龄活动区(动静分离)
24小时监控与报警装置
户外共享庭院
*
13. 您认为专业团队应具备哪些核心能力?(多选)【多选题】
“双证”资质(护理+教育)
跨学科协作能力(如康复师+幼教+老年护理联动)
智慧设备应用技能
家庭关系调解经验
*
14. 您认为员工应具备哪些资质?(可多选)【多选题】
双证资质(护理证+教师资格证)
老年护理/幼教经验+跨代沟通培训
急救认证
心理学背景
*
15. 您认为政府最应提供哪些支持?(可多选)【多选题】
制定融合机构建设标准与管理规范
设立跨部门协调机制
税收减免或建设补贴
推动高校开设“老幼共育”专业课程
*
16. 您最担忧的运营问题是?
多头监管导致责任不清(民政/卫健/教育等部门权责交叉)
缺乏统一服务标准与评估体系
复合型人才短缺
盈利困难致服务不可持续
*
17. 您认为政府最应提供哪些支持?(可多选)【多选题】
制定融合机构建设标准与管理规范
设立跨部门协调机制
税收减免或建设补贴
推动高校开设“老幼共育”专业课程
*
18. 您可接受的月费用(含老幼服务)范围是?
2000元以下
2000-3500元
3500-5000元
5000元-10000元
10000元以上
*
19. 与传统分设机构相比,您是否愿为“共托”模式支付溢价(10%-20%)
愿意(因省时/情感价值)
不愿
视服务质量而定
*
20. 您预期“老幼共托”模式可提升家庭哪些方面?(多选)【多选题】
老人/儿童身心健康水平
照护者时间成本节约
家庭情感联结强度
医疗教育支出降低
*
21. 如果要在社区开展“老幼共托”活动,请按先后顺序排出您的家庭最想参与的活动(最想参与的先选)【排序题】
  • 代际健康工坊:老人带领传统养生操(如太极拳),儿童教学龄前舞蹈
  • 智慧健康监测日:为老人测血压/血糖,为儿童做生长发育评估
  • 数字反哺课堂:儿童教老人使用视频通话、线上挂号等智能应用
  • 生活能力共建:老人指导儿童种植蔬菜,儿童协助老人整理药盒
  • 代际故事分享:老人讲述人生故事,儿童分享校园生活等
  • 家庭照护服务:专业团队托管老幼4小时,提供免费心理咨询
  • 特殊群体服务:自闭症儿童与阿尔茨海默病老人共同参与音乐绘画
*
  1. 22.您认为“老幼共托”模式能否成为未来主流?

潜力巨大,可解决资源错配
适合部分群体,难以普及
前景不明
*
23. 您认为推广“老幼共托”需优先解决的核心矛盾是?
*
24. 其他建议或担忧: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