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言模型对传媒专业学生学习成绩影响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本问卷旨在研究大语言模型(如ChatGPT、DeepSeek、豆包等)对传媒专业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您的参与将为教育改进和课程优化提供重要参考。问卷采用匿名方式,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敬请放心填写。感谢您的支持!
基本信息
*
1. 您的年级是?
学士
硕士
博士
*
2. 您的专业是?
传播学
新闻传播学
电影管理学
电影制作学
互动媒体艺术学
数字媒体
*
核心问题
*
3. 您使用大语言模型(如ChatGPT、DeepSeek、豆包等)的频率是?
从未使用
偶尔使用(每月1-3次)
经常使用(每周1-3次)
频繁使用(每天或几乎每天)
*
4. 您使用大语言模型的主要动机是?(可多选)【多选题】
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突破创意瓶颈,获取灵感
弥补自身知识或技能的不足
对新技术感到好奇并希望掌握它
因为看到其他同学都在用,担心落后
*
5. 在以下哪个阶段,您最依赖大语言模型的帮助?
任务初期的头脑风暴与立意
中期的资料搜集与框架搭建
后期的文案润色与格式优化
全程参与
*
6. 您主要在哪些学习任务中使用大语言模型?(可多选)【多选题】
新闻采写
广告策划
多媒体内容制作
脚本生成与优化
案例分析
论文写作
其他(请注明:)
*
7. 在【写作类任务】(如新闻稿、论文)中,您最常利用大语言模型的哪个功能?(请最多选择两项)【多选题】
生成初始草稿或大纲
提供不同风格的表达方式供我参考
润色语言,使其更专业或生动
为原有观点寻找论据或案例
*
8. 在【创意类任务】(如广告策划、视频脚本)中,您与大语言模型的哪种互动模式更接近?
助手模式:我提出核心创意,让它帮我完善细节和执行
伙伴模式:我与它进行多轮对话,共同碰撞出创意火花
工具模式:我给出明确指令,它生成若干方案供我选择
灵感源泉:我让它生成大量不设限的想法,从中寻找灵感
*
9. 在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时,您通常如何将大语言模型生成的内容整合到您的最终成果中?
直接使用,仅做少量修改
作为草稿或大纲,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重写和扩充
将其观点/数据作为参考,但用自己的语言完全重新表达
主要用它来检查和完善我自己的原创内容
*
10. 在使用大语言模型后,您的作业或项目完成时长如何变化?
时长明显减少
时长大致不变
时长大幅增加
*
11. 您认为使用大语言模型对您的平时作业成绩评分有何影响?(如小组作业、小论文等无考试打分科目)
显著提升
略有提升
无明显影响
略有下降
显著下降(如因查重率过高被判定为无效或低分)
*
12. 在考试过程中无法使用大语言模型的情况下,您作答有没有困难?
无法作答,思考受阻
有一定影响,勉强作答
无影响,作答顺畅
*
13. 在无大语言模型的情况下,您的理论考试成绩变化如何?(如传播学概论、艺术学概论等)
成绩大幅度提升
成绩无明显影响
成绩大幅度下降
*
14. 相比未频繁使用大语言模型之前,您认为自己在以下方面的能力发生了何种变化?(请为每一行选择)
*
| 信息筛选与核实能力
明显提升
基本不变
明显下降
*
| 深度阅读与长篇写作的耐力
明显提升
基本不变
明显下降
*
| 面对空白文档,自主发起创意的信心
明显提升
基本不变
明显下降
*
| 多任务处理和项目推进的效率
明显提升
基本不变
明显下降
*
| 批判性审视文本与媒体内容的能力
明显提升
基本不变
明显下降
*
15. 请用1-5分评价大语言模型对您学习整体帮助程度(1为毫无帮助,5为极大帮助):
1
2
3
4
5
*
16. 请简要分享您对大语言模型在传媒教育中未来发展的建议或看法:
再次感谢您的参与!您的回答对我们至关重要。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