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二维码答题
00:00:00
失眠障碍临床治疗观念调研问卷
录音中...
1.
姓名:
*
2.
医院:
*
3.
联系电话:
*
*
4.
1.您从事当前专业工作(如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老年科等)的年限:
A. 1-5年
B. 6-10年
C. 11-20年
D. 20年以上
*
5.
2.从临床经验来看,您认为失眠患者最常见的共病情况有哪些?(可多选)
【多选题】
A.精神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B.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C.神经内科疾病(如脑卒中、帕金森病等)
D.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
E.慢性疼痛(如骨关节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等)
F.其他(请注明:)
*
*
6.
3.在为失眠患者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时,您作为医生最主要的顾虑是什么?(可多选)
【多选题】
A.药物依赖/成瘾风险(如苯二氮䓬类药物的生理依赖)
B.次日残留效应(如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认知功能下降)
C.药物相互作用(尤其共病患者联用多种躯体疾病药物时)
D.停药后失眠反弹
E.特殊人群耐受性(如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
F.长期用药的安全性(如对肝肾功能、认知功能的潜在影响)
G.其他(请注明:)
*
*
7.
4.您在临床中观察到,失眠患者(及家属)对药物治疗最常见的顾虑是什么?(可多选)
【多选题】
A.担心药物成瘾或依赖,不敢长期使用
B.害怕药物副作用(如头晕、口干、影响记忆力)
C.对药物疗效不信任,认为“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D.担心药物与自身正在服用的其他疾病药物冲突
E.顾虑药物费用(长期用药的经济负担)
F.其他(请注明:)
*
*
8.
5.您对“食欲素受体拮抗剂”(一类新型失眠治疗药物,如苏沃雷生、莱博雷生等)的了解程度如何?
A.非常了解(熟悉其作用机制、适应症、安全性数据)
B.一般了解(知道此类药物的存在及基本作用,不熟悉细节)
C.不太了解(仅听过名称,不清楚作用和使用方式)
D.从未了解(首次听说此类药物)
*
9.
6.若临床条件允许,您在以下哪些情况下会考虑为失眠患者使用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可多选)
【多选题】
A.初治失眠患者(未使用过其他安眠药)
B.传统安眠药(如苯二氮䓬类、非苯二氮䓬类)疗效不佳的患者
C.对传统安眠药副作用敏感(如次日嗜睡、依赖风险高)的患者
D.合并多种躯体疾病、需联用多种药物(药物相互作用风险高)的患者
E.老年失眠患者
F.暂不考虑使用
G.其他(请注明:)
*
*
10.
7.若您考虑为患者使用食欲素受体拮抗剂,以下哪些因素会是您优先关注的核心点?(可多选)
【多选题】
A.安全性(如是否增加跌倒风险、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肝肾功能要求)
B.疗效稳定性(如入睡改善、睡眠维持效果、是否减少夜间觉醒次数)
C.药物相互作用风险(与常见躯体疾病药物的联用安全性)
D.价格及医保报销情况
E.临床循证证据(如针对不同人群的研究数据)
F.其他(请注明:)
*
*
11.
8.对于无明确共病的原发性失眠患者,您首选的治疗方式是?
A.认知行为治疗失眠(CBT-I,如睡眠限制、刺激控制、认知重构)
B.失眠治疗药物(如非苯二氮䓬类、食欲素受体拮抗剂等)
C.综合治疗(CBT-I + 药物联合)
D.先调整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睡前放松),无效再考虑其他方案
*
12.
9.若失眠患者同时合并抑郁情绪/抑郁症,您在选择抗抑郁药物时,会优先考虑哪些特性?(可多选)
【多选题】
A.兼具改善睡眠的作用(如米氮平、曲唑酮等)
B.无加重失眠的副作用
C.与失眠治疗药物联用安全性高
D.对抑郁症状的疗效优先,睡眠问题后续单独处理
E.其他(请注明:)
*
*
13.
10.您认为治疗失眠患者(尤其合并多种躯体疾病者)时,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可多选)
【多选题】
A.药物相互作用复杂,副作用风险高
B.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差(如自行减药、停药、漏服)
C.共病病情波动影响失眠治疗效果(如疼痛、心悸导致夜间觉醒)
D.缺乏针对特殊人群(如老年、肝肾功能不全)的标准化治疗指南
E.患者对CBT-I的接受度低(如认为“没时间”“效果慢”)
F.其他(请注明:)
*
*
14.
11.失眠患者经治疗病情稳定后,您通常多久随访一次以评估睡眠情况及药物安全性?
A.1个月内
B.1-3个月
C.3-6个月
D.根据患者情况(如老年、共病多)灵活调整
*
15.
12.为确保失眠患者(尤其长期用药者)的服药依从性,您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可多选)
【多选题】
A.家属监督(指导家属协助提醒用药、观察副作用)
B.简化用药方案(如每日1次给药、选择长效药物)
C.定期提醒(如电话、短信、微信随访)
D.加强患者教育(告知规律用药的重要性、自行停药的风险)
E.其他(请注明:)
*
*
16.
13.治疗合并躯体疾病的失眠患者时,您通常会与哪些科室协作?(可多选)
【多选题】
A.精神心理科(如协助评估抑郁/焦虑共病)
B.神经内科(如排查脑卒中、帕金森病等神经疾病)
C.心内科(如管理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共病)
D.疼痛科(如处理慢性疼痛导致的失眠)
E.根据共病类型选择相应科室(如内分泌科、呼吸科等)
F.很少协作,独立制定方案
*
17.
14.您是否会对失眠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及治疗相关教育?
A.总是,详细讲解(如失眠原因、治疗方案选择、药物副作用应对、生活方式调整)
B.偶尔简单介绍(如仅告知用药方法,不深入讲解疾病知识)
C.很少,认为患者只需“按医嘱用药”即可
D.从不
*
18.
15.在失眠患者的康复阶段(睡眠情况稳定、逐步减量或停药),您认为哪些方面最重要?(可多选)
【多选题】
A.持续监测睡眠情况,及时处理复发苗头
B.巩固生活方式调整(如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睡前使用电子产品)
C.家庭支持(如家属协助维持良好睡眠环境、避免过度关注睡眠)
D.定期复查(如评估认知功能、肝肾功能,尤其长期用药者)
E.心理支持(如缓解“担心失眠复发”的焦虑情绪)
F.其他(请注明:)
*
评价对象得分
字体大小
失眠障碍临床治疗观念调研问卷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