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大学生领导力时间路径:如何应对组员的敷衍行为

一、基本信息(筛选+背景)
*
1. 你的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研究生及以上
*
2. 你参与小组作业的频率:
每学期1-2次
每学期3-5次
每学期6次及以上
极少参与
*
3. 你在小组中常担任的角色:
组长/负责人
核心执行成员
普通成员
随机分配角色
二、敷衍行为表现(可多选,选最符合的3-5项)
*
1. 你在小组作业中遇到过哪些敷衍行为?(可多选)【多选题】
拖延任务,临近截止才提交(或直接不交)
提交的成果质量差(如内容敷衍、格式混乱、抄袭拼凑)
不参与小组讨论(如沉默、缺席线上/线下会议)
拒绝承担分配的任务(或中途推诿、甩锅)
沟通回应消极(如已读不回、敷衍回复“随便”“都行”)
不配合修改意见(如固执己见、拒绝优化成果)
其他:________(请补充)
*
2. 这些敷衍行为通常发生在作业的哪个阶段?(单选)
任务分配阶段
资料收集/初步执行阶段
成果整合/修改阶段
最终提交前
全程都有
三、敷衍行为的影响因素(单选/多选)
*
1. 你认为组员敷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多选)【多选题】
个人态度问题(不重视作业、责任心弱)
能力不足(无法完成分配的任务,选择敷衍)
时间冲突(其他学业/事务繁忙,无暇顾及)
分工不合理(任务分配不均、与自身擅长领域不符)
缺乏明确规则(无截止时间、无质量要求、无奖惩机制)
小组氛围差(沟通不畅、成员间矛盾、无归属感)
作业本身问题(难度过低/过高、意义不大、重复枯燥)
其他:________(请补充)
*
2. 当小组没有明确的分工和规则时,你觉得敷衍行为发生的概率:(单选)
极高
较高
一般
较低
极低
四、应对行为与效果(单选/多选)
*
1. 遇到组员敷衍时,你或小组通常会采取什么措施?(可多选)【多选题】
组长单独沟通,提醒其重视
重新调整分工,将任务分配给其他人
制定明确的规则(如截止时间、质量标准、奖惩措施)
向老师反馈,寻求外部介入
忍气吞声,自己默默补齐任务
与其他组员联合施压,要求其改进
其他:________(请补充)
*
2. 上述措施的效果如何?(单选)
非常有效(组员明显改进)
有一定效果(部分改进,但仍有敷衍)
基本无效(组员无变化)
反而恶化(组员抵触,敷衍更严重)
五、解决诉求与理想方案(单选/多选+开放题)
*
1. 你认为以下哪些措施能有效减少组员敷衍?(可多选)【多选题】
提前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匹配能力)
制定量化规则(如分阶段截止时间、成果评分标准)
建立奖惩机制(如作业分数按贡献度分配、差评反馈)
加强前期沟通(明确作业目标、统一重视程度)
老师介入监督(如定期检查小组进度、要求个人提交成果)
允许自由组队(避免与不负责任的人合作)
其他:________(请补充)
*
2. 你希望小组作业的评分方式如何优化,以减少敷衍?(单选)
按个人贡献度打分(而非小组统一分数)
老师结合小组反馈评分(组长/成员可评价他人贡献)
增加过程性评分(如阶段任务完成情况计入总分)
保持现有评分方式,无需调整
*
3. 对于应对小组作业敷衍行为,你有其他具体的建议或经历分享吗?(开放题)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