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健康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

      您好!我们正在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这种融合旨在通过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内容和过程相结合,同步推进“学科育人”和“心理育人”。为了解学校当前的融合现状,我们寻求您的支持,所收集资料仅用于学术研究,不涉及个人隐私。

*
1.性别
A.男
B.女
*
2.年龄
A.30 岁以下
B.30-40 岁
C.40-50 岁
D.50 岁以上
E.其他(请说明)
*
3.您的任教学科:【多选题】
道德与法治
语文
数学
英语
体育与健康
音乐
美术
生物学
物理
化学
地理
历史
思想政治
劳动
心理健康
科学
信息科技
通用技术
其他(请说明)
*
您任教的学段:【多选题】
小学初段(1-3年级)
小学高段(4-6年级)
7年级
8年级
9年级
高中一年级
高中二年级
高中三年级
其他(请说明)
*
5.您的教龄
A.1—5年
B.6—10年
C.11—15年
D.16—20年
E.21-25年
F.25-30年
G.31-35年
H.36年以上
*
6.您的学校性质
A.省级重点(示范)学校
B. 市级重点(示范)学校
C. 县级重点(示范)学校
D.省级一般学校
E.市级一般学校
F.县级一般学校
G.乡镇学校
H.农村学校
I.其他(请说明)
*
7. 您在书写教学目标时,是否曾将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品质写入教学目标。
A. 是
B. 否
C.有想法,但还没尝试。
D.没有兴趣,不想尝试。
F.其他(请说明)
*
8.您是否曾有过学科和心理的融合教学实践?
A.是
B. 否
C. 有想法,但还没尝试。
D. 没有兴趣,不想尝试。
E. 其他(请说明)
*
9.您有过哪个学科和心理融合经验或者计划(可多选)?【多选题】
道德与法治
语文
数学
英语
体育与健康
音乐
美术
生物学
物理
化学
地理
历史
思想政治
劳动
心理健康
科学
信息科技
通用技术
其他(请说明)
*
10.您的学科和以下心理健康的哪些方面进行融合,可以更好的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多选题】
人文积淀
人文情怀
审美情趣
科学精神
理性思维
批判质疑
勇于探究
自主发展
学会学习
乐学善学
勤于反思
信息意识
健康生活
珍爱生命
健全人格
自我管理
社会参与
责任担当
社会责任
国家认同
国际理解
实践创新
劳动意识
问题解决
技术运用
*
11.您认为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融合的途径主要有哪些【多选题】
A.结合偶发事件,及时进行教育。
B.挖掘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
C.结合课堂常规培养良好的习惯。
D.教师的榜样力量激励学生。
E.对学困生进行鼓励培养自信。
F.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G.其他(请说明)
*
12.您认为自己的学科教学目标,可助力学生塑造哪些积极心理品质?【多选题】
A.智慧与知识(好奇心、热爱学习、判断力、创造力、社会智力、洞察力)
B.勇气(勇敢、毅力、正直)
C.仁爱(爱与被爱的能力、善良、社交智慧)
D.正义(团队合作、公平、领导力)
E.节制(宽容、谦逊、审慎、自我调节)
F.超越(欣赏美和卓越、感恩、希望、幽默、精神信念)
G.以上均无
H.其他(请说明)
*
13.您认为自己的学科教学目标,可助力学生减少/改善哪些内外化问题?【多选题】
A. 压力
B. 焦虑
C. 抑郁
D. 多动
E. 同伴交往
F. 亲社会
G. 攻击
H. 手机成瘾或电子产品过度使用
I. 违规
J. 社会学习
K. 以上均无
L. 其他(请说明)
*
14.您认为自己的学科教学内容,可以融合哪些心理教学内容?【多选题】
A.认识自我
B.学会学习
C.人际交往
D.情绪调适
E.升学择业
F.生活和社会适应
G.以上均无
H. 其他(请说明)
*
15.您对以下几个问题的认同程度(1-100打分)
(1)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融合应该主要由学科老师主导过程
(2)学科教学和心理融合的要求应该在学科课的教学目标中体现
(3)学科教学和心理融合的措施主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
(4)目前学科教学和心理融合难以实施主要是目标不明确、要求不具体
(5)学科教学和心理融合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
*
16.认为在自身学科的教学效果评价中,可以增加哪些心理社会情感学习(SEL)的五大核心能力评价【多选题】
A.自我认知:识别并理解自己的情绪、需求和价值观;
B.自我管理:有效管理情绪、压力和冲动,保持积极心态;
C.社会认知:理解他人的观点,具有同理心,了解社会规范;
D.人际关系技能:建立并维持健康有益的关系,进行有效沟通,抵抗不当压力;
E.负责任的决策:基于道德标准、安全关切和社会规范,做出建设性的选择。
F.以上均无
D.其他(请说明)
*
17.您认为要加强学科教学和心理融合工作,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多选题】
A.学科教师个人自主进行教学设计;
B.学科组进行学科和心理融合的专题研讨活动;
C.自跨学科组开展学科和心理融合的专题研讨活动 ;
D.心理健康知识的系统培训;
E. 其他(请说明)
*
18.您认为阻碍学科教师开展心理融合教育的自身因素:【多选题】
A.无法确定可与心理融合的学科教学内容;
B.对学科和心理融合的教学目标理解不够;
C.缺乏相关教学方法;
D.缺乏相关教学理念;
E.未掌握学科与心理融合的教学评价方法;
F.不愿意尝试;
G.其他(请说明)
*
19.您认为影响学科教师心理融合效果的管理因素:【多选题】
A.管理层没有制订制度和要求;
B.管理层没有加强对学科教师心理融合检查;
C.管理层没有对学科教师渗透心理效果的评价及反馈;
D.管理层没有对心理教师开展心理渗透的指导或培训;
E.其他(请说明)
*
20.贵校评价学科教师开展心理渗透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多选题】
A.根据教案中有无渗透心理设计评价;
B.日常听评课等形式随机评价;
C.通过公开教学展示、评比等;
D.学校尚未有此意识
E.其他(请说明)
*
21.您在制定学科教学中的心理融合目标时,参考的主要依据是:【多选题】
A.国家课程标准;
B.地方性学科和心理融合教育要求;
C.学校自编学科融合教学要求;
D.不参考,仅凭个人经验而自我掌控;
E.其他(请说明)
*
22.您是否愿意加入我们课题组后续的调研及课程实施?【多选题】
A、愿意接受调研访谈
B、愿意参与课程设计及授课
C、不愿意
D、其他(请说明)
*
您的学校所在地(城市,如:昆明)
23.本课题组将可以对教师提供学科融合建议、指导等。如您愿意与我们保持联络,请留下您的姓名,工作单位及电话。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