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群体“松弛感”认知与行为表现调查问卷

尊敬的青年朋友:

        您好!为深入了解当代青年对“松弛感”的认知、行为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我们开展本次问卷调查。本问卷采用匿名形式,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严格保密个人信息。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如实填写,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
1.您的性别:
*
2.您目前的身份是:
在校大学生
研究生
应届毕业生
在职青年
其他
*
3.您是否有兼职/实习经历:
从未有过
偶尔兼职(如假期短期工作)
长期兼职(如在校期间固定时段工作)
有过实习经历
*
4.当提到“松弛感”时,您首先联想到的关键词是?【多选题】
A. 自信
B. 佛系
C. 自律
D. 摆烂
E. 从容
F. 懒惰
G. 豁达
H. 消极
*
5.您认为“松弛感”最核心的含义是:【多选题】
A. 心态平和,不焦虑、不急躁
B.情绪稳定,不易被外界评价影响
C.有自己的节奏,不盲目跟风他人
D. 身心放松,无过度压力和疲惫感
*
6.日常生活中,您有哪些体现“松弛感”的行为:【多选题】
A. 合理规划时间,避免临时抱佛脚
B. 遇到困难时,先冷静分析,不慌不乱
C. 拒绝不必要的社交和任务,不勉强自己
D. 学习工作间隙适当休息,不硬撑
E. 对考试、评奖评优等结果不过度纠结
F. 允许自己有“无所事事”的时间,不追求时刻“高效”
G. 与他人产生矛盾时,能平和沟通
*
7.在以下场景中,您最难保持“松弛感”的是:【多选题】
A.面对学业/就业压力时
B.与他人发生冲突时
C.被父母、老师过度期待或催促时
D.看到别人内卷竞争时
*
8.您认为以下哪些社会因素促使“松弛感”受到青年关注:【多选题】
A. 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内卷严重,青年寻求减压方式
B. 社交媒体传播,“松弛感”成为流行趋势和社交标签
C. 社会对“成功”的定义逐渐多元,不再只追求名利
D. 如今,青年更注重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E. 教育理念转变,强调“快乐学习”“全面发展”
F. 生活成本上升,青年选择“躺平”以降低期待
G. 其他
*
9.您认为青年追求“松弛感”的内在动机主要有:【多选题】
A. 缓解学业/就业压力
B. 保护身心健康,减少内耗
C. 追求自我认同,不被外界标准绑架
D. 提高生活幸福感和满足感
E. 跟风潮流,不想显得“格格不入”
F. 逃避现实压力,选择“摆烂”
G. 其他
*
10.您认为“松弛感”可能存在哪些消极影响:【多选题】
A. 进取心下降,缺乏奋斗动力
B. 让人逃避现实困难
C. 影响学业/工作表现,导致成绩/业绩下滑
D. 被误解为“摆烂”“佛系”,影响社交形象
E. 其他
*
11.您总体上对“松弛感”的态度是:
A. 非常认同,松弛能提升幸福感
B. 比较认同,松弛后能更好地投入学习工作
C. 中立,无所谓认同或不认同
D. 比较不认同,松弛会降低效率
E. 非常不认同,松弛可能导致空虚
*
12. 您认为以下哪些条件支持有助于青年培养积极的“松弛感”:【多选题】
A. 社会舆论对“松弛感”的正面引导,摒弃“内卷”焦虑
B. 更灵活的学习/工作制度
C. 投入兴趣爱好,释放压力
D. 调整心态,降低对自己的期待
E. 拒绝不必要的任务和社交
F. 其他
*
13. 您认为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整体属于:
A. 非常松弛,几乎没有焦虑和压力
B. 比较松弛,偶尔有压力但能快速调节
C. 一般,有一定压力
D. 比较紧张,经常感到焦虑
E. 非常紧张,长期处于高压焦虑状态

(本题可以选择性回答,再次感谢您的参与!)您认为当前青年群体对“松弛感”的认知存在哪些误区?您对青年培养健康的“松弛感”有哪些建议?除了上述提到的内容,您认为还有哪些与“松弛感”相关的话题值得关注?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