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数字公民理念下学术管理策略研究调查问卷

第一部分 受访者基本信息


填写说明:请在最符合您情况的选项方框内打"√"。

*
1.性别
*
2.年龄(注:超过6个月按1岁计算)
30岁及以下
31-40岁
41-50岁
50岁以上
*
3.最高学历
学士学位
硕士学位
博士学位
*
4.现任职务
校级领导
专任教师
其他(请注明:)
*
5.工作年限
5年以下
5-10年
10-15年
15年以上
*
6.所在高校城市
南宁市
桂林市
柳州市
其他(请注明:)
*
7.所在高校名称
广西大学
广西理工大学
广西科技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南宁师范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桂林科技电子大学
桂林医学院
其他(请注明:)

第二部分现状与期望状况调查


填表说明请根据您的实际了解情况,在1-5分的相应分值栏内打"√",评分标准如下:


5分:表示实施程度【非常高】

4分:表示实施程度【较高】

3分:表示实施程度【一般】

2分:表示实施程度【较低】

1分:表示实施程度【非常低】

目前,贵校旨在培养学生责任感和数字素养标准的教学管理处于中等水平,而您期望贵校能将该方面提升至最高水平。

教育管理方面
*
1.贵校的教学管理在以下培养学生数字公民责任感及数字素养标准的项目中处于何种水平

现实状态

54321
1.1开展促进学生掌握社交媒体知识、以适当身份作为数字公民参与各类活动的教学
1.1开展促进学生掌握社交媒体知识、以适当身份作为数字公民参与各类活动的教学
1.2.1开展促进学生意识到科技使用中的伦理问题并承担数字公民责任的教学
1)诚实守信
1.2.1开展促进学生意识到科技使用中的伦理问题并承担数字公民责任的教学
1)诚实守信
1.2.2开展促进学生意识到科技使用中的伦理问题并承担数字公民责任的教学
2)尊重他人
1.2.2开展促进学生意识到科技使用中的伦理问题并承担数字公民责任的教学
2)尊重他人
1.2.3开展促进学生意识到科技使用中的伦理问题并承担数字公民责任的教学
3)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引用他人成果时注明出处
1.2.3开展促进学生意识到科技使用中的伦理问题并承担数字公民责任的教学
3)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引用他人成果时注明出处
1.3.1开展促进学生意识到
1)数据所有权
1.3.1开展促进学生意识到
1)数据所有权
1.3.2开展促进学生意识到
2)知识产权所有权
1.3.2开展促进学生意识到
2)知识产权所有权
1.3.3开展促进学生意识到
3)言论自由
1.3.3开展促进学生意识到
3)言论自由
1.4开展促进学生在数字社会中具备判别能力以保护个人数据安全的教学,使其了解哪些数据可以公开、哪些数据不宜公开
1.4开展促进学生在数字社会中具备判别能力以保护个人数据安全的教学,使其了解哪些数据可以公开、哪些数据不宜公开
1.5开展促进学生理解数字足迹、应发布积极内容的教学
1.5开展促进学生理解数字足迹、应发布积极内容的教学
1.6开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网络社交关系态度的教学
1.6开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网络社交关系态度的教学
*

理想状态

54321
1.1开展促进学生掌握社交媒体知识、以适当身份作为数字公民参与各类活动的教学
1.1开展促进学生掌握社交媒体知识、以适当身份作为数字公民参与各类活动的教学
1.2.1开展促进学生意识到科技使用中的伦理问题并承担数字公民责任的教学
1)诚实守信
1.2.1开展促进学生意识到科技使用中的伦理问题并承担数字公民责任的教学
1)诚实守信
1.2.2开展促进学生意识到科技使用中的伦理问题并承担数字公民责任的教学
2)尊重他人
1.2.2开展促进学生意识到科技使用中的伦理问题并承担数字公民责任的教学
2)尊重他人
1.2.3开展促进学生意识到科技使用中的伦理问题并承担数字公民责任的教学
3)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引用他人成果时注明出处
1.2.3开展促进学生意识到科技使用中的伦理问题并承担数字公民责任的教学
3)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引用他人成果时注明出处
1.3.1开展促进学生意识到
1)数据所有权
1.3.1开展促进学生意识到
1)数据所有权
1.3.2开展促进学生意识到
2)知识产权所有权
1.3.2开展促进学生意识到
2)知识产权所有权
1.3.3开展促进学生意识到
3)言论自由
1.3.3开展促进学生意识到
3)言论自由
1.4开展促进学生在数字社会中具备判别能力以保护个人数据安全的教学,使其了解哪些数据可以公开、哪些数据不宜公开
1.4开展促进学生在数字社会中具备判别能力以保护个人数据安全的教学,使其了解哪些数据可以公开、哪些数据不宜公开
1.5开展促进学生理解数字足迹、应发布积极内容的教学
1.5开展促进学生理解数字足迹、应发布积极内容的教学
1.6开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网络社交关系态度的教学
1.6开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网络社交关系态度的教学
*

2.贵校的教学管理在以下培养学生数字公民学习及数字发展理念的项目中处于何种水平

现实状态

54321
2.1开展促进学生了解全球社会动态的教学
2.1开展促进学生了解全球社会动态的教学
2.2.1开展培养学生具备正确质疑、检索、分析及评估在线信息能力,并加以合理运用的教学
1)促进学生区分可信信息与存疑信息
2.2.1开展培养学生具备正确质疑、检索、分析及评估在线信息能力,并加以合理运用的教学
1)促进学生区分可信信息与存疑信息
2.2.2开展培养学生具备正确质疑、检索、分析及评估在线信息能力,并加以合理运用的教学
2)促进学生辨别正确信息与错误信息
2.2.2开展培养学生具备正确质疑、检索、分析及评估在线信息能力,并加以合理运用的教学
2)促进学生辨别正确信息与错误信息
2.3开展通过设计情境促进学生从多样化案例研究中学习的教学,以培养其在数字环境中应对复杂情境的分析思维、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2.3开展通过设计情境促进学生从多样化案例研究中学习的教学,以培养其在数字环境中应对复杂情境的分析思维、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2.4开展促进学生掌握使用新程序与应用程序创作优质数字作品及内容的教学
2.4开展促进学生掌握使用新程序与应用程序创作优质数字作品及内容的教学
*

理想状态

54321
2.1开展促进学生了解全球社会动态的教学
2.1开展促进学生了解全球社会动态的教学
2.2.1开展培养学生具备正确质疑、检索、分析及评估在线信息能力,并加以合理运用的教学
1)促进学生区分可信信息与存疑信息
2.2.1开展培养学生具备正确质疑、检索、分析及评估在线信息能力,并加以合理运用的教学
1)促进学生区分可信信息与存疑信息
2.2.2开展培养学生具备正确质疑、检索、分析及评估在线信息能力,并加以合理运用的教学
2)促进学生辨别正确信息与错误信息
2.2.2开展培养学生具备正确质疑、检索、分析及评估在线信息能力,并加以合理运用的教学
2)促进学生辨别正确信息与错误信息
2.3开展通过设计情境促进学生从多样化案例研究中学习的教学,以培养其在数字环境中应对复杂情境的分析思维、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2.3开展通过设计情境促进学生从多样化案例研究中学习的教学,以培养其在数字环境中应对复杂情境的分析思维、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2.4开展促进学生掌握使用新程序与应用程序创作优质数字作品及内容的教学
2.4开展促进学生掌握使用新程序与应用程序创作优质数字作品及内容的教学
*
3.贵校的教学管理在以下培养学生数字公民自我保护及保护他人理念的项目中处于何种水平

现实状态

54321
3.1.1开展促进学生认识社交媒体带来的威胁的教学
1)暴力媒体及其他不适宜(媒体色情及淫秽内容)带来的危害与影响
3.1.1开展促进学生认识社交媒体带来的威胁的教学
1)暴力媒体及其他不适宜(媒体色情及淫秽内容)带来的危害与影响
3.1.2开展促进学生认识社交媒体带来的威胁的教学
2)与网络(陌生人不法分子)交流时遭遇欺骗的危险
3.1.2开展促进学生认识社交媒体带来的威胁的教学
2)与网络(陌生人不法分子)交流时遭遇欺骗的危险
3.1.3开展促进学生认识社交媒体带来的威胁的教学
3)数据、密码被盗及银行账户遭黑客入侵的风险
3.1.3开展促进学生认识社交媒体带来的威胁的教学
3)数据、密码被盗及银行账户遭黑客入侵的风险
3.1.4开展促进学生认识社交媒体带来的威胁的教学
4)新型网络威胁形式的危害
3.1.4开展促进学生认识社交媒体带来的威胁的教学
4)新型网络威胁形式的危害
3.2开展促进学生谨慎在合理范围内公开个人信息的教学
3.2开展促进学生谨慎在合理范围内公开个人信息的教学
3.3.1开展培养学生应对安全侵犯事件响应技能的教学
1)举报侵权行为或在线发现安全隐患时进行自我保护
3.3.1开展培养学生应对安全侵犯事件响应技能的教学
1)举报侵权行为或在线发现安全隐患时进行自我保护
3.3.2开展培养学生应对安全侵犯事件响应技能的教学
2)谨慎下载和安装未知软件
3.3.2开展培养学生应对安全侵犯事件响应技能的教学
2)谨慎下载和安装未知软件
3.4开展教学使学生能够应对网络威胁与恐吓,以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网络侵害
3.4开展教学使学生能够应对网络威胁与恐吓,以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网络侵害
3.5开展促进学生尊重隐私且不侵犯他人权利的教学
3.5开展促进学生尊重隐私且不侵犯他人权利的教学
*

理想状态

54321
3.1.1开展促进学生认识社交媒体带来的威胁的教学
1)暴力媒体及其他不适宜(媒体色情及淫秽内容)带来的危害与影响
3.1.1开展促进学生认识社交媒体带来的威胁的教学
1)暴力媒体及其他不适宜(媒体色情及淫秽内容)带来的危害与影响
3.1.2开展促进学生认识社交媒体带来的威胁的教学
2)与网络(陌生人不法分子)交流时遭遇欺骗的危险
3.1.2开展促进学生认识社交媒体带来的威胁的教学
2)与网络(陌生人不法分子)交流时遭遇欺骗的危险
3.1.3开展促进学生认识社交媒体带来的威胁的教学
3)数据、密码被盗及银行账户遭黑客入侵的风险
3.1.3开展促进学生认识社交媒体带来的威胁的教学
3)数据、密码被盗及银行账户遭黑客入侵的风险
3.1.4开展促进学生认识社交媒体带来的威胁的教学
4)新型网络威胁形式的危害
3.1.4开展促进学生认识社交媒体带来的威胁的教学
4)新型网络威胁形式的危害
3.2开展促进学生谨慎在合理范围内公开个人信息的教学
3.2开展促进学生谨慎在合理范围内公开个人信息的教学
3.3.1开展培养学生应对安全侵犯事件响应技能的教学
1)举报侵权行为或在线发现安全隐患时进行自我保护
3.3.1开展培养学生应对安全侵犯事件响应技能的教学
1)举报侵权行为或在线发现安全隐患时进行自我保护
3.3.2开展培养学生应对安全侵犯事件响应技能的教学
2)谨慎下载和安装未知软件
3.3.2开展培养学生应对安全侵犯事件响应技能的教学
2)谨慎下载和安装未知软件
3.4开展教学使学生能够应对网络威胁与恐吓,以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网络侵害
3.4开展教学使学生能够应对网络威胁与恐吓,以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网络侵害
3.5开展促进学生尊重隐私且不侵犯他人权利的教学
3.5开展促进学生尊重隐私且不侵犯他人权利的教学
*
4.贵校的教学管理在以下培养学生数字公民社会参与理念的项目中处于何种水平

现实状态

54321
4.1开展促进学生认识社交媒体网络沟通礼仪的教学
4.1开展促进学生认识社交媒体网络沟通礼仪的教学
4.2开展促进学生在线关怀、体谅、热心并帮助他人的教学
4.2开展促进学生在线关怀、体谅、热心并帮助他人的教学
4.3开展促进学生分享网络有益信息与内容的教学
4.3开展促进学生分享网络有益信息与内容的教学
4.4开展促进学生在线与他人进行建设性意见交流的教学
4.4开展促进学生在线与他人进行建设性意见交流的教学
4.5开展培养学生以开放心态倾听并接纳他人意见的教学
4.5开展培养学生以开放心态倾听并接纳他人意见的教学
4.6开展促进学生接纳文化差异的教学
4.6开展促进学生接纳文化差异的教学
*

理想状态

54321
4.1开展促进学生认识社交媒体网络沟通礼仪的教学
4.1开展促进学生认识社交媒体网络沟通礼仪的教学
4.2开展促进学生在线关怀、体谅、热心并帮助他人的教学
4.2开展促进学生在线关怀、体谅、热心并帮助他人的教学
4.3开展促进学生分享网络有益信息与内容的教学
4.3开展促进学生分享网络有益信息与内容的教学
4.4开展促进学生在线与他人进行建设性意见交流的教学
4.4开展促进学生在线与他人进行建设性意见交流的教学
4.5开展培养学生以开放心态倾听并接纳他人意见的教学
4.5开展培养学生以开放心态倾听并接纳他人意见的教学
4.6开展促进学生接纳文化差异的教学
4.6开展促进学生接纳文化差异的教学
*
5.贵校的教学管理在以下培养学生数字公民行为及数字应用能力的项目中处于何种水平

现实状态

54321
5.1开展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日常数字工具使用技能的教学
5.1开展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日常数字工具使用技能的教学
5.2开展促进学生应用数字技术提升学习与工作能力的教学
5.2开展促进学生应用数字技术提升学习与工作能力的教学
5.3开展帮助学生合理规划科技设备使用时间的教学
5.3开展帮助学生合理规划科技设备使用时间的教学
5.4开展促进学生维护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身心健康的教学
5.4开展促进学生维护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身心健康的教学
5.5开展促进学生理解网络行为可能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的教学
5.5开展促进学生理解网络行为可能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的教学
*

理想状态

54321
5.1开展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日常数字工具使用技能的教学
5.1开展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日常数字工具使用技能的教学
5.2开展促进学生应用数字技术提升学习与工作能力的教学
5.2开展促进学生应用数字技术提升学习与工作能力的教学
5.3开展帮助学生合理规划科技设备使用时间的教学
5.3开展帮助学生合理规划科技设备使用时间的教学
5.4开展促进学生维护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身心健康的教学
5.4开展促进学生维护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身心健康的教学
5.5开展促进学生理解网络行为可能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的教学
5.5开展促进学生理解网络行为可能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的教学
科学研究管理方面
*
6.现实状态
54321
6.1.1促进学生开展关于数字公民素养的研究
1)数字责任与数字标准领域
6.1.1促进学生开展关于数字公民素养的研究
1)数字责任与数字标准领域
6.1.2促进学生开展关于数字公民素养的研究
2)数字学习与数字发展领域
6.1.2促进学生开展关于数字公民素养的研究
2)数字学习与数字发展领域
6.1.3促进学生开展关于数字公民素养的研究
3)数字自我保护及保护他人领域
6.1.3促进学生开展关于数字公民素养的研究
3)数字自我保护及保护他人领域
6.1.4促进学生开展关于数字公民素养的研究
4)数字社会参与领域
6.1.4促进学生开展关于数字公民素养的研究
4)数字社会参与领域
6.1.5促进学生开展关于数字公民素养的研究
5)数字行为与数字应用能力领域
6.1.5促进学生开展关于数字公民素养的研究
5)数字行为与数字应用能力领域
6.2.1指导学生在数字公民研究中分析与界定问题,以推动多领域学术知识发展
1)推动大学数字化运营发展
6.2.1指导学生在数字公民研究中分析与界定问题,以推动多领域学术知识发展
1)推动大学数字化运营发展
6.2.2指导学生在数字公民研究中分析与界定问题,以推动多领域学术知识发展
2)促进数字经济领域发展
6.2.2指导学生在数字公民研究中分析与界定问题,以推动多领域学术知识发展
2)促进数字经济领域发展
6.2.3指导学生在数字公民研究中分析与界定问题,以推动多领域学术知识发展
3)推动数字社会领域发展
6.2.3指导学生在数字公民研究中分析与界定问题,以推动多领域学术知识发展
3)推动数字社会领域发展
6.3为数字公民研究者提供战略指导:通过深入文献调研设计研究框架,开发符合目标的高质量工具,并系统完整地收集数据
6.3为数字公民研究者提供战略指导:通过深入文献调研设计研究框架,开发符合目标的高质量工具,并系统完整地收集数据
6.4.1支持数字公民研究成果的传播
1)在课堂上展示研究报告
6.4.1支持数字公民研究成果的传播
1)在课堂上展示研究报告
6.4.2支持数字公民研究成果的传播
2)在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
6.4.2支持数字公民研究成果的传播
2)在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
6.4.3支持数字公民研究成果的传播
3)在学术会议上传播研究成果
6.4.3支持数字公民研究成果的传播
3)在学术会议上传播研究成果
*

理想状态

54321
6.1.1促进学生开展关于数字公民素养的研究
1)数字责任与数字标准领域
6.1.1促进学生开展关于数字公民素养的研究
1)数字责任与数字标准领域
6.1.2促进学生开展关于数字公民素养的研究
2)数字学习与数字发展领域
6.1.2促进学生开展关于数字公民素养的研究
2)数字学习与数字发展领域
6.1.3促进学生开展关于数字公民素养的研究
3)数字自我保护及保护他人领域
6.1.3促进学生开展关于数字公民素养的研究
3)数字自我保护及保护他人领域
6.1.4促进学生开展关于数字公民素养的研究
4)数字社会参与领域
6.1.4促进学生开展关于数字公民素养的研究
4)数字社会参与领域
6.1.5促进学生开展关于数字公民素养的研究
5)数字行为与数字应用能力领域
6.1.5促进学生开展关于数字公民素养的研究
5)数字行为与数字应用能力领域
6.2.1指导学生在数字公民研究中分析与界定问题,以推动多领域学术知识发展
1)推动大学数字化运营发展
6.2.1指导学生在数字公民研究中分析与界定问题,以推动多领域学术知识发展
1)推动大学数字化运营发展
6.2.2指导学生在数字公民研究中分析与界定问题,以推动多领域学术知识发展
2)促进数字经济领域发展
6.2.2指导学生在数字公民研究中分析与界定问题,以推动多领域学术知识发展
2)促进数字经济领域发展
6.2.3指导学生在数字公民研究中分析与界定问题,以推动多领域学术知识发展
3)推动数字社会领域发展
6.2.3指导学生在数字公民研究中分析与界定问题,以推动多领域学术知识发展
3)推动数字社会领域发展
6.3为数字公民研究者提供战略指导:通过深入文献调研设计研究框架,开发符合目标的高质量工具,并系统完整地收集数据
6.3为数字公民研究者提供战略指导:通过深入文献调研设计研究框架,开发符合目标的高质量工具,并系统完整地收集数据
6.4.1支持数字公民研究成果的传播
1)在课堂上展示研究报告
6.4.1支持数字公民研究成果的传播
1)在课堂上展示研究报告
6.4.2支持数字公民研究成果的传播
2)在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
6.4.2支持数字公民研究成果的传播
2)在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
6.4.3支持数字公民研究成果的传播
3)在学术会议上传播研究成果
6.4.3支持数字公民研究成果的传播
3)在学术会议上传播研究成果
活动管理方面
*
7.贵校的活动管理在以下培养学生数字公民责任感及数字素养标准的项目中处于何种水平

现实状态

54321
7.1开展活动使学生意识到需更新个人真实且积极的信息
7.1开展活动使学生意识到需更新个人真实且积极的信息
7.2组织活动鼓励学生根据兴趣加入社群,促进其在线礼貌且建设性地互动
7.2组织活动鼓励学生根据兴趣加入社群,促进其在线礼貌且建设性地互动
7.3举办活动支持学生在网络平台展示自身技能与才华
7.3举办活动支持学生在网络平台展示自身技能与才华
7.4.1开展学术活动向学生传授数字公民知识
1)个人数据保护权(DataProtection)
7.4.1开展学术活动向学生传授数字公民知识
1)个人数据保护权(DataProtection)
7.4.2开展学术活动向学生传授数字公民知识
2)学生使用在线媒体的权利与自由
7.4.2开展学术活动向学生传授数字公民知识
2)学生使用在线媒体的权利与自由
7.4.3开展学术活动向学生传授数字公民知识
3)网络法律法规
7.4.3开展学术活动向学生传授数字公民知识
3)网络法律法规
*

理想状态

54321
7.1开展活动使学生意识到需更新个人真实且积极的信息
7.1开展活动使学生意识到需更新个人真实且积极的信息
7.2组织活动鼓励学生根据兴趣加入社群,促进其在线礼貌且建设性地互动
7.2组织活动鼓励学生根据兴趣加入社群,促进其在线礼貌且建设性地互动
7.3举办活动支持学生在网络平台展示自身技能与才华
7.3举办活动支持学生在网络平台展示自身技能与才华
7.4.1开展学术活动向学生传授数字公民知识
1)个人数据保护权(DataProtection)
7.4.1开展学术活动向学生传授数字公民知识
1)个人数据保护权(DataProtection)
7.4.2开展学术活动向学生传授数字公民知识
2)学生使用在线媒体的权利与自由
7.4.2开展学术活动向学生传授数字公民知识
2)学生使用在线媒体的权利与自由
7.4.3开展学术活动向学生传授数字公民知识
3)网络法律法规
7.4.3开展学术活动向学生传授数字公民知识
3)网络法律法规
*
8.贵校的活动管理在以下培养学生数字公民学习及数字发展理念的项目中处于何种水平

现实状态

54321
8.1开展活动促进学生运用数字媒体创作作品
8.1开展活动促进学生运用数字媒体创作作品
8.2举办学术活动鼓励学生根据兴趣学习、创作并展示数字公民相关成果
8.2举办学术活动鼓励学生根据兴趣学习、创作并展示数字公民相关成果
8.3组织活动推动学生完成挑战能力的数字项目,训练其创作有益社会的新内容(如搭建知识网站、利用YouTube/TikTok等平台)
8.3组织活动推动学生完成挑战能力的数字项目,训练其创作有益社会的新内容(如搭建知识网站、利用YouTube/TikTok等平台)
*

理想状态

54321
8.1开展活动促进学生运用数字媒体创作作品
8.1开展活动促进学生运用数字媒体创作作品
8.2举办学术活动鼓励学生根据兴趣学习、创作并展示数字公民相关成果
8.2举办学术活动鼓励学生根据兴趣学习、创作并展示数字公民相关成果
8.3组织活动推动学生完成挑战能力的数字项目,训练其创作有益社会的新内容(如搭建知识网站、利用YouTube/TikTok等平台)
8.3组织活动推动学生完成挑战能力的数字项目,训练其创作有益社会的新内容(如搭建知识网站、利用YouTube/TikTok等平台)
*
9.贵校的活动管理在以下培养学生数字公民自我保护及保护他人理念的项目中处于何种水平

现实状态

54321
9.1.1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初步检测与防范威胁
1)设置难以猜测的在线平台登录密码
9.1.1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初步检测与防范威胁
1)设置难以猜测的在线平台登录密码
9.1.2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初步检测与防范威胁
2)配置隐私使用设置
9.1.2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初步检测与防范威胁
2)配置隐私使用设置
9.1.3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初步检测与防范威胁
3)安装安全防护程序
9.1.3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初步检测与防范威胁
3)安装安全防护程序
9.1.4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初步检测与防范威胁
4)部署数字设备追踪工具
9.1.4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初步检测与防范威胁
4)部署数字设备追踪工具
9.1.5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初步检测与防范威胁
5)警惕诱导填写信息的诈骗行为
9.1.5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初步检测与防范威胁
5)警惕诱导填写信息的诈骗行为
9.1.6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初步检测与防范威胁
6)谨慎使用蓝牙和WiFi
9.1.6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初步检测与防范威胁
6)谨慎使用蓝牙和WiFi
9.2 组织情景模拟活动,使学生能够自主识别并处理网络威胁
9.2 组织情景模拟活动,使学生能够自主识别并处理网络威胁
9.3 开展活动鼓励学生创建在线资源(如文章、视频、教程),分享网络安全行为准则知识
9.3 开展活动鼓励学生创建在线资源(如文章、视频、教程),分享网络安全行为准则知识
9.4 举办在线研讨会与意见交流活动,促进学生共同探讨保护自身及他人免受网络威胁的方法
9.4 举办在线研讨会与意见交流活动,促进学生共同探讨保护自身及他人免受网络威胁的方法
*

理想状态

54321
9.1.1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初步检测与防范威胁
1)设置难以猜测的在线平台登录密码
9.1.1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初步检测与防范威胁
1)设置难以猜测的在线平台登录密码
9.1.2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初步检测与防范威胁
2)配置隐私使用设置
9.1.2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初步检测与防范威胁
2)配置隐私使用设置
9.1.3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初步检测与防范威胁
3)安装安全防护程序
9.1.3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初步检测与防范威胁
3)安装安全防护程序
9.1.4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初步检测与防范威胁
4)部署数字设备追踪工具
9.1.4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初步检测与防范威胁
4)部署数字设备追踪工具
9.1.5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初步检测与防范威胁
5)警惕诱导填写信息的诈骗行为
9.1.5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初步检测与防范威胁
5)警惕诱导填写信息的诈骗行为
9.1.6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初步检测与防范威胁
6)谨慎使用蓝牙和WiFi
9.1.6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初步检测与防范威胁
6)谨慎使用蓝牙和WiFi
9.2 组织情景模拟活动,使学生能够自主识别并处理网络威胁
9.2 组织情景模拟活动,使学生能够自主识别并处理网络威胁
9.3 开展活动鼓励学生创建在线资源(如文章、视频、教程),分享网络安全行为准则知识
9.3 开展活动鼓励学生创建在线资源(如文章、视频、教程),分享网络安全行为准则知识
9.4 举办在线研讨会与意见交流活动,促进学生共同探讨保护自身及他人免受网络威胁的方法
9.4 举办在线研讨会与意见交流活动,促进学生共同探讨保护自身及他人免受网络威胁的方法
*

10.贵校的活动管理在以下培养学生数字公民社会参与理念的项目中处于何种水平

现实状态

54321
10.1开展实践性活动,通过使用数字工具(如制作叙事视频)创作和分享个人故事,促进学生发展创造力与技术技能
10.1开展实践性活动,通过使用数字工具(如制作叙事视频)创作和分享个人故事,促进学生发展创造力与技术技能
10.2组织在线合作项目,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如网站开发项目)锻炼沟通与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2组织在线合作项目,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如网站开发项目)锻炼沟通与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3举办在线研讨会及意见交流活动,促进学生表达观点、接纳不同见解并相互学习数字礼仪
10.3举办在线研讨会及意见交流活动,促进学生表达观点、接纳不同见解并相互学习数字礼仪
*

理想状态

54321
10.1开展实践性活动,通过使用数字工具(如制作叙事视频)创作和分享个人故事,促进学生发展创造力与技术技能
10.1开展实践性活动,通过使用数字工具(如制作叙事视频)创作和分享个人故事,促进学生发展创造力与技术技能
10.2组织在线合作项目,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如网站开发项目)锻炼沟通与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2组织在线合作项目,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如网站开发项目)锻炼沟通与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3举办在线研讨会及意见交流活动,促进学生表达观点、接纳不同见解并相互学习数字礼仪
10.3举办在线研讨会及意见交流活动,促进学生表达观点、接纳不同见解并相互学习数字礼仪
*
11.贵校的活动管理在以下培养学生数字公民行为及数字应用能力的项目中处于何种水平

现实状态

54321
11.1开展活动促进学生与他人交流数字工具使用知识,拓宽视野
11.1开展活动促进学生与他人交流数字工具使用知识,拓宽视野
11.2组织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互联网及数字媒体对身心健康的潜在危害与影响
11.2组织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互联网及数字媒体对身心健康的潜在危害与影响
11.3举办活动鼓励学生合理安排屏幕使用时间,注重休息
11.3举办活动鼓励学生合理安排屏幕使用时间,注重休息
11.4推动学生参与网络社区活动(如共同分析线上行为的合规性与风险)
11.4推动学生参与网络社区活动(如共同分析线上行为的合规性与风险)
*
理想状态
54321
11.1开展活动促进学生与他人交流数字工具使用知识,拓宽视野
11.1开展活动促进学生与他人交流数字工具使用知识,拓宽视野
11.2组织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互联网及数字媒体对身心健康的潜在危害与影响
11.2组织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互联网及数字媒体对身心健康的潜在危害与影响
11.3举办活动鼓励学生合理安排屏幕使用时间,注重休息
11.3举办活动鼓励学生合理安排屏幕使用时间,注重休息
11.4推动学生参与网络社区活动(如共同分析线上行为的合规性与风险)
11.4推动学生参与网络社区活动(如共同分析线上行为的合规性与风险)
第三部分建议

说明:请根据您的观点,就基于数字公民理念下学术管理提出补充意见或建议。
*
3.1数字公民理念下的教学管理方面
*
3.2数字公民理念下的科研管理方面
*
3.3数字公民理念下的活动管理方面
*
3.4其他补充建议
感谢您拨冗填写本问卷。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