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你怎么看?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逐渐发现“死亡”并非终点,而是一种转化与延续。传统生死观提倡平静、尊重与顺应自然,但如今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开放、个性化的殡葬服务形式正在涌现。 
您对传统的生死观有何感受?您是否愿意尝试更开放、温情的殡葬方式,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无论是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一代,还是经历风雨的长者,您的每一个观点都非常宝贵!我们期待您为我们的殡葬服务体验贡献更多的创新灵感与感性认识~
*
1.
您的年龄段:
18岁以下
18~25
26~30
31~40
41~50
51~60
60以上
*
2.
您如何定义“活着”对您的意义?【请选择1-4项】
体验人生,享受生活的过程
承担责任,完成使命
创造价值,留下影响
其他(请描述)
*
3.
有没有什么时刻让您对生命的意义产生过疑问或深思?
*
5.
您第一次对“死亡”有具体概念是在什么时候?
儿童时期(因亲人离世、宠物去世等)
青少年时期(如经历生死相关事件、学习相关知识)
成年后(因家庭责任、工作经历等加深理解)
其他(请描述)
*
6.
您是否害怕死亡?如果害怕,害怕的是什么?
不害怕,死亡是自然规律
害怕,主要因为未知的死后状态
害怕,主要因为离开亲人或未完成心愿
其他(请描述)
*
7.
您认为“死亡”是一种结束,还是另一种开始?
结束,一切到此为止
开始,进入另一个阶段(如轮回、天堂等)
既是结束也是开始,取决于个人信仰
其他(请描述)
*
8.
在面对死亡时,您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请选择1-3项】
了无遗憾地离世
家人朋友的陪伴
灵魂的归宿(如宗教信仰、轮回观念)
留下可被铭记的东西(如作品、回忆、影响力)
其他(请描述)
*
9.
您觉得自己的生死观与传统的生死观有什么不同?【请选择1-7项】
对死亡的讨论态度(避讳/开放)
仪式的形式偏好(完整仪式/简化与创新)
生命价值的延续方向(传承与延续/个人精神与价值留存)
科技介入的接受度(不太能接受/接受)
悲伤表达的文化差异(克制哀痛/情感释放)
对“生命终点”的定义(彻底终结/延续的可能性)
遗产分配的情感权重(亲疏分配/体验型馈赠)
其他(请描述)
*
10.
您是否觉得现代社会对死亡的态度比过去更开放?为什么?
更开放,大家越来越愿意谈论和思考死亡
变化不大,大多数人仍然避讳死亡话题
反而更回避,现代人忙于生活,不愿直面生死
其他(请描述)
*
11.
您认为生与死有很强的边界线吗
不是
*
14.
您怎么看待生与死?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