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二维码答题
00:00:00
中国药物相关问题分类系统-1
录音中...
药物相关问题(DRP)是指一个实际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影响健康保健结果的药物治疗事件或情况。
注:一个问题可以有多个原因
*
1.
日期:
*
2.
患者类型
门诊患者
住院患者
*
3.
科室
【多选题】
神内五科
神内八科
神外一科
神外二科
其他
*
*
4.
门诊号/住院号
*
5.
患者性别
男
女
*
6.
患者年龄
*
7.
主要诊断
8.
合并疾病
9.
合并疾病数量
*
10.
药品名称
11.
合并用药
12.
合并用药数量
*
13.
简述存在的问题
*
14.
上报人
石
其他
*
15.
问题(包括潜在的)
【
最少
选择1项】
P1 治疗有效性 (有药物治疗效果存在的(潜在的)问题)
P2 治疗安全性 (患者遭受或可能遭受的药物不良事件)
P3 其他
*
16.
治疗有效性(存在(或潜在药物治疗效果(或缺乏效果)问题)
【多选题】
P1.1 药物治疗无效或不佳
*
17.
治疗安全性(患者遭受或可能遭受的药物不良事件)
【多选题】
P2.1 可能发生药物不良事件
*
18.
其他
【多选题】
P3.1 有未治疗的适应症
P3.2 不必要的药物治疗
P3.3 不确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说明 (请仅当无法明确分类时使用)
*
19.
DRP评价
【
最少
选择1项】
E1 涉及主要对象
E2 DRP 严重程度
*
20.
涉及主要对象
(单选)
E1.1 医师
E1.2 药师
E1.3 护理人员
E1.4 患者/家属/看护
E1.5 其他
药品等
*
21.
E2 DRP 严重程度
E2.1 DRP未到达患者
DRP
在到达患者前被发现
或拦截
E2.2 DRP到达了患者,但患者没有受到伤害
E2.3 DRP到达了患者,患者可能受到暂时伤害,需要进一步确认
DRP
到达了患者,需要通过
检测手段等来确定患者
是否受到伤害
E2.4 DRP到达了患者,患者受到了暂时伤害,需要进一步干预
干预主要包括:停药、减量
或继续治疗等
E2.5 DRP到达了患者,可能导致或导致患者永久伤害
E2.6 DRP到达了患者,需要进行必要干预以维持生命
E2.7 DRP到达了患者,可能导致或导致患者死亡
*
22.
原因(包括潜在问题的可能原因)
【多选题】
C1 药物不良反应
C2 信息获得
包括药品、个人史等
C3 药物选择(制定治疗方案时)
C4 用法用量(制定治疗方案时)
C5 疗程(制定治疗方案时)
C6医嘱/处方执行(医嘱下发、药品调剂、药品管理、药品使用过程等)
C7 信息系统与设备
C8 其他
*
23.
药物不良反应
【多选题】
C1.1 药物本事属性(药品未知的特性、药品质量等)
C1.2 患者特殊生理因素(患者自身未知的特殊体质等)
C1.3 其他(请具体说明)
*
24.
信息获得
【多选题】
C2.1 药品信息未被提供
C2.2 药品信息提供错误或不当
C2.3 药品参考资料不准确
C2.4 口头或书面沟通错误
C2.5 患者因能力受限无法理解药品说明书信息
C2.6 药物重整问题
C2.7 其他,请具体说明
*
25.
C3 药物选择(制定方案时)
【多选题】
C3.1 品种选择错误或不适宜(未依据指南、处方集(适应证、禁忌证、患者生理状态等因素)、检测报告)
C3.2 品规选择错误或不适宜(规格、体积(包含溶媒体积)等)
C3.3 品名选择错误(药名相似相近等)
C3.4 剂型选择不适宜
C3.5 药物与药物/草药/保健品联用不适宜(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
C3.6重复用药(药理作用相同或活性成分相同)
C3.7 同一疾病使用药物种类过多(药物/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不同,但治疗目标一致)
C3.8 有适应证,但未给予药物治疗,或药物治疗方案不完整
C3.9 无指征用药
C3.10 药品无法获得
*
26.
C4 用法用量
【多选题】
C4.1 单次剂量过低
C4.2 单次剂量过高
C4.3 给药频次过少
C4.4 给药频次过多
C4.5 用法不当
C4自1:日总剂量过高
C4自2:疗程总剂量/累积剂量过高
*
27.
C5 疗程(制定方案时)
【多选题】
C5.1 疗程过短
C5.2 疗程过长
*
28.
C6
医嘱
/
处方执行
(医嘱下发、药品调剂、
药品管理、药品使用
过程等)
【多选题】
C6.1 医嘱/处方开具或下发时人为的操作错误
C6.2 药品调剂错误
C6.3 药品未给予或漏服
C6.4 药品加量或减量
C6.5 疗程过长或过短
C6.6 给予了错误药品
C6.7 未正确贮存或使用(冷藏、避光、漱口等)
C6.8 未进行相关监测(生理功能相关指标、药物疗效、治疗药物监测等)
C6.9 不恰当的生活方式或习惯(吸烟、酗酒、熬夜等)
C6.10 流程监管或制度管理相关(高警示药品、麻精毒药品、特殊使用药品、自备药、保管等)
*
29.
C7
信息系统与设备
【多选题】
C7.1 硬件设备相关(设备故障、陈旧、缺失等)
C7.2 信息系统相关(信息不完善、滞后等)
*
30.
C8 其他
【多选题】
C8.1 药品包装设计不适当
C8.2 患者客观原因(经济条件等)
C8.3 其他原因;详细说明
*
31.
介入方案
【多选题】
I1.1 未介入
I2 医务人员层面(医务人员:医师、护理人员、药师)
I3 患者/家属/看护层面
I4 药物层面(直接通过调整药物或调整药物的使用方法介入)
I5 其他
*
32.
医务人员层面(医务人员:医师、护理人员、药师
)
【多选题】
I2.1 仅告知问题,未给出建议
I2.2 请药师提供资讯
I2.3 提供介入方案给医务人员
由药师单方面提出
I2.4 与医务人员讨论介入方案
由医务人员共同讨论提出
*
33.
患者/家属/看护层面
【多选题】
I3.1 对患者进行药物重整
I3.2 进行口头宣教
I3.3 提供书面资料、电子工具等
辅助患者合理用药的书面
材料、用药相关软件
*
34.
药物层面
【多选题】
I4.1 药物调整为
品种(含溶媒)、品规、有效期
(
A→B
)
I4.2 停用药物
(
A→
无)
I4.3 加用新药物
(
A+B
)
I4.4 单次剂量调整为
I4.5 频次调整为
I4.6 剂型调整为
I4.7 疗程调整为
I4.8 用法调整为(给药的途径、时间、速率、方式等)
I4.9 增加相关监测(药物疗效、生理指标、药物不良反应)
*
35.
其他介入或行为
【多选题】
I5.1 药物不良反应上报
I5.2 与工程师、硬件设备的厂家沟通或反馈
I5.3 与药物生产厂家沟通或反馈
I5.4 其他介入(详细说明)
*
36.
介入方案的接受
【多选题】
A1 介入被接受
A2 介入未被接受
A3 其他
*
37.
介入被接受(医生或患者)
【多选题】
A1.1 接受介入方案并完全执行
A1.2 接受介入方案,部分执行
A1.3 接受介入方案,并未执行
A1.4 接受介入方案,但不清楚是否执行
*
38.
介入未被接受(医生或患者)
【多选题】
A2.1 未接受介入方案:不可行
A2.2 未接受介入方案:不赞同
A2.3 未接受接入方案:其他原因(详细说明)
*
A2.4 未接受介入方案:不清楚原因
*
39.
其他(没有接受情况的信息)
【多选题】
A3.1 提出介入方案,但不清楚是否被接受
A3.2 未提出介入方案
*
40.
DRP状态
【多选题】
O1.1 问题状态不明
O2.1 问题已被解决
O3 问题没有解决
O自 问题已部分解决
*
*
41.
问题没有解决
【多选题】
O3.1 问题没有解决,患者不合作
O3.2 问题没有解决,医生不合作
O3.3 问题没有解决:由于其他因素造成介入无效,需具体说明
*
评价对象得分
字体大小
中国药物相关问题分类系统-1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