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探索与实践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

您好!本问卷旨在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现状、需求及优化方向,为“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探索与实践”课题提供实证依据。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严格保密,问卷填写约需5分钟。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
1.

您的年龄段:

30岁及以下
31-40岁
41-50岁
51岁及以上
*
2.
您当前在高校的主要工作身份
专业课教师
行政管理人员
双肩挑人员(兼顾教学与行政工作)
其他
*
3.

您的职称:

初级
中级
副高
高级
其他
*
4.
您当前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学科类型
理学类
工学类
哲学类
经济学类
法学类
教育学类
文学类
历史学类
管理学类
其他
不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
5.
您参与过的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师德师风等思想政治培训的形式【多选题】
集中专题讲座
线上自主学习
分组研讨交流
案例分析教学
实地参观
其他
*
6.
您认为当前思想政治培训最突出的问题是(可多选)【多选题】
碎片化严重,缺乏系统性、针对性、持续性培训规划
理论灌输过多,结合教学实际的实践指导不足
与自身教学、工作场景需求脱节,实用性差
培训时间与教学、科研任务冲突,难以参与
其他
*
7.
您认为在提升思政育人能力方面,最希望获得哪种支持(可多选)【多选题】
提供集知识服务、智能问答于一体的服务平台
思政与工作实际融合的培训
思政理论深度解读课程
搭建与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的交流平台
无需支持,可通过自主学习提升
*
8.
您认为在优化思政育人培训支持方面,需要改进的方面是(可多选)【多选题】
提升培训平台智能化
灵活安排培训时间
增加培训的系统性
强化实践指导
建立培训效果反馈机制
*
9.
您认为目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多选题】
未建立师德问题早期预警机制
师德师风教育形式化缺乏实效​
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力度不足​
师德师风监督机制欠缺
*
10.
您认为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最希望获得哪些支持【多选题】
搭建人工智能决策参考平台
开展系统化师德师风、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培训
推送师德师风典型案例
明确师德考核评价标准
建立师德师风激励机制
*
11.
您认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制度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多选题】
评价维度单一,指标覆盖不全面
制度更新滞后于形势变化​
制度执行缺乏有效监督​
制度配套保障措施不足
*
12.
您认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在制度保障方面最希望获得哪些支持【多选题】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丰富评价维度与指标
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
完善教师思政评价考核机制​
强化思政工作体系建设​
建立常态化谈心谈话制度​
*
13.
您认为在促进高校教师全面发展方面,最需要获得哪些支持【多选题】
个人成果可视化展示
个性化职业能力培训
跨学科教学资源共享渠道​
一对一职业发展规划指导​
*
14.

以下人工智能赋能思政工作的场景,您能接受的是(可多选)

【多选题】
AI 学习助手:根据您的学习记录,推送理论文章、政策解读等资源
AI 事务助手:自动提醒思政学习安排、解答师德考核、职称评审等常见问题
AI 匿名分析:统计教师群体的思想热点与情绪趋势
AI 沉浸式学习:通过 VR “参观” 红色基地
AI 心理助手:匿名提供压力疏导建议,高风险时转接专业心理咨询
其他
*
15.
  1. 当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收集您的学习记录、教学反馈等数据开展思政相关服务(如精准推送资源、分析思想动态)时,您对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的担忧程度如何
极度担忧,担心数据泄露或被滥用,难以接受此类数据收集
比较担忧,虽认可技术价值,但对隐私保护仍有顾虑
轻微担忧,相信学校会采取保护措施,基本能接受数据收集
毫无担忧,认为数据收集是技术赋能的必要环节,完全信任隐私保护机制
*
16.
若学校计划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思政工作,以下哪项措施最能缓解您对数据隐私与伦理问题的担忧(可多选)【多选题】
制定公开透明的数据收集与使用细则,明确数据用途和保存期限
建立数据安全审核机制,确保数据仅用于思政育人相关服务
赋予教师数据查看、删除的自主权限,保障教师对个人数据的控制权
引入第三方机构监督数据使用过程,避免数据滥用
提供数据隐私保护专题培训,提升教师对技术伦理的认知
*
17.

您对人工智能赋能思政工作的主要顾虑是(可多选)

【多选题】
个人隐私泄露(如思想观点、心理状态被过度采集)
算法偏见导致误判(如对思想状况的错误评估)
过度依赖技术,削弱人与人之间的深度沟通
技术操作复杂,学习成本高
数据安全风险(如敏感信息被篡改、滥用)
其他
*
18.

您认为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思政工作最需优先解决的问题是(可多选)

【多选题】
隐私保护机制(如数据采集范围、存储安全)
操作便捷性(如是否需要复杂培训、界面是否简洁)
功能实用性(如是否能解决实际思政工作痛点)
个性化适配(如是否能根据学科差异调整)
*
19.

您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高校教师思政工作的整体态度

非常支持,能显著提升思政工作效率与精准度
比较支持,期待其解决传统思政工作痛点
中立,需观察实际应用效果后再判断
不太支持,担心技术无法适配思政工作的 “人性化” 需求
非常不支持,思政工作不应依赖技术
20.

针对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教师思政工作,您是否还有其他建议或需求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