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调查

尊敬的女士/先生:

新质生产力对企业效率提升、行业高质量发展作用突出,国家发展改革委课题组开启新质生产力专项调研活动。希望了解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现状和需求,解决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难点、堵点。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本问卷包含11道题目,将占用您3-5分钟时间,请您根据贵单位实际情况填写,感谢您!

*
1.
贵单位已有的科技创新平台或载体包括哪些最多选择5项】
重点实验室
企业技术中心
技术创新中心
企业联合体
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检验检测平台
孵化器
众创空间
示范基地
其他
均没有
*
2.
贵单位核心技术来源为最多选择3项】
独立开发与研制
与其它企业合作开发
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开发
引进技术
并购或合资获得
等待其他企业的技术扩散
发布“揭榜挂帅”榜单
参与新型举国体制获得
其他
*
3.
请对您单位有关创新状况打分,分值越高表示越认可
产品或服务科技含量高
创新效能高
产品或服务高质量
技术获得了革命性突破
为创新进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带动了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
全要素生产率获得了大幅提升
创新给全社会带来了新产业
创新给社会带来了新模式
创新的技术是绿色低碳的
创新将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创新是原创的、颠覆性的
单位的技术将会成为新质生产力
*
4.
您认可下列说法么?
不认可不清楚认可
技术越先进,越是新质生产力
技术越先进,越是新质生产力
原创性、颠覆性技术一定是新质生产力
原创性、颠覆性技术一定是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产生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新质生产力产生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新质生产力永远代表先进
新质生产力永远代表先进
新质生产力会带动服务业发展,反之则不成立
新质生产力会带动服务业发展,反之则不成立
发展新质生产力也存在被卡脖子的情况
发展新质生产力也存在被卡脖子的情况
新质生产力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反之则不成立
新质生产力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反之则不成立
未来几年,单位将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最重要的目标
未来几年,单位将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最重要的目标
本省份今年将会上马大批新质生产力相关项目
本省份今年将会上马大批新质生产力相关项目
单位将争取申请更多政府的新质生产力项目
单位将争取申请更多政府的新质生产力项目
不认可不清楚认可
先科技创新,才能带动产业创新
先科技创新,才能带动产业创新
单位所在的省份与全国平均相比拥有大量新质生产
单位所在的省份与全国平均相比拥有大量新质生产
制造业强,新质生产力就越强
制造业强,新质生产力就越强
新质生产力不是普通的科技进步、不是边际上的改进
新质生产力不是普通的科技进步、不是边际上的改进
我能区分哪些是新质生产力,哪些不是
我能区分哪些是新质生产力,哪些不是
政府能区分哪些是新质生产力,哪些不是
政府能区分哪些是新质生产力,哪些不是
*
5.
影响贵单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最多选择5项】
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
技术市场不健全
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
缺少与高校院所沟通渠道
缺少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创新氛围不浓
创新花费太大
资金紧张、融资困难
对市场前景把握不准
缺乏研究人员
缺乏战略合作伙伴
配置人机料的能力不高
创新难以获得预期回报
希望业内有成功创新实践例子在跟进
*
6.
中试是把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您认为当前我国中试服务机构如何?最多选择5项】
中试机构的服务比较单一
中试机构的设备仪器软件等过度依赖国外
中试服务价格不透明
中试服务智能化网络化程度不高
中试服务机构的网上信息太少
中试服务机构数据共享不足
权威性的中试服务机构难以找到
中试服务机构多数集中在大学和科研机构
企业类的中试服务太少
中试服务国际化程度不高
中试服务机构设备未能满足我单位需求
单位新产品需要去外国人认可的中试机构才可以
*
7.
贵单位在新质生产力过程中最希望得到政府的服务是最多选择5项】
希望政府设置新质生产力产业目录
加快制定新质生产力标准
政府多发创新券
推动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扩散
畅通技术创新成果交易渠道
对接更多风投机构
强化信息咨询、人才培训、技术指导、贷款担保等中介服务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专家技术咨询服务
强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搭建实验室或成立相关研究中心等
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加大培养相关学科技术性人才、工程师
促进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放宽市场准入
*
8.

贵单位所有制性质是

民营企业
外资企业
集体所有制企业
央企
地方国有企业
中外合资或中外合作企业
事业单位
其他机构
*
9.
贵单位所属行业领域
农、林、牧、渔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批发和零售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
环境、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食品、酒、饮料等制造业
纺织服装、皮革、制鞋业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化学原料、纤维、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金属冶炼和压延、金属制品业
通用或专用设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
*
10.
贵单位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200万以下
200-500万元
500-1000万元
1000-3000万元
3000-5000万元
5000万元-1亿元
1亿元-10亿元
10亿元以上
*
11.
您单位平均每年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
0.5%以下
0.5%-1%
1%-2%
2%-3%
3%-4%
4%-5%
5%-6%
6%以上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