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二维码答题
00:00:00
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康复师版)
录音中...
尊敬的老师/康复师:
您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现状的调查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当前教育康复实践中的真实情况、成功经验与面临挑战。您的宝贵见解将对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政策支持产生重要意义。本问卷实行匿名填写,所有数据将严格保密,仅作整体分析之用。恳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感谢您的支持!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
1.您所在的机构类型:
特殊教育学校
普通学校(特教班/资源教室)
康复机构
社会福利机构
其他
*
2.您的性别:
男
女
*
3.您的职务:
班主任
学科教师
康复师(言语、作业、行为等)
资源教师
其他管理人员
*
4.您的教龄/从业年限:
3年及以下
4-10年
11-20年
20年以上
*
5.您的专业背景:(可多选)
【多选题】
特殊教育
心理学
康复治疗学
普通教育
医学
其他
*
6.您目前服务的孤独症儿童年龄段主要为:
学龄前(3-6岁)
小学阶段(6-12岁)
中学阶段(12-18岁)
以上均有
第二部分:现状调查
请根据您的实际工作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选项。
一、安置模式与入学情况
*
1.我所知的区域内,学龄期孤独症儿童能够顺利入学(含特校、普校随班就读等)。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同意
非常同意
*
2.我所在机构/班级的师生配比合理,能够满足孤独症儿童的个体化需求。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同意
非常同意
二、课程与教学实施
*
3.目前为孤独症儿童制定的教学计划(如IEP)在多大程度上是基于其个人优势、兴趣和评估结果进行个性化设计的?
完全个性化,针对性极强
比较个性化,有针对性调整
一般,有基本框架但调整有限
个性化程度较低,主要遵循统一课程
几乎没有个性化设计
*
4.在教学过程中,下列哪些循证实践 被经常使用?(可多选)
【多选题】
应用行为分析(ABA)策略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ECS)
结构化教学(TEACCH)
社交故事/漫画会话
关键反应训练(PRT)
其他(请注明)
*
不清楚何为循证实践
*
5.我们的课程内容不仅包括学科知识,也高度重视社交沟通、情绪行为管理等核心障碍的干预。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同意
非常同意
*
6.我们对学生的评估是综合性的,涵盖认知、沟通、适应行为等多个领域。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同意
非常同意
*
7.当前的课程内容,除了学业技能(如语文、数学)外,对社交沟通、情绪管理、生活自理等核心障碍领域技能的关注程度如何?
非常重视,是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
比较重视,有专门的教学时间
一般,偶尔融入日常教学
不太重视,主要以学业为主
几乎不涉及
*
8.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评估教学效果和儿童的进步?(可多选)
【多选题】
标准化评估工具
日常观察与记录(如ABC记录、频率记录)
作品/任务分析
家长/其他教师的反馈
缺乏系统性的评估方法
三、康复支持与专业团队
*
9.学校/机构为儿童提供服务的专业团队通常包括哪些成员?(可多选)
【多选题】
特教教师
普校教师
言语治疗师
职业治疗师
行为分析师(BCBA)
心理咨询师/社工
儿科医生/精神科医生
其他(请注明)
*
*
10.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频率和效果如何?(例如:定期召开个案会议、共同制定计划等)
定期且高效,有固定的协作机制
不定期但有效,需要时能良好沟通
沟通较少,协作效果一般
各自为政,缺乏有效协作
几乎没有团队协作
*
11.您认为获取言语治疗、职业治疗等专业康复服务的便利性如何?
非常便利,校内/机构内即可获得
比较便利,有稳定的校外合作资源
一般,需要自行寻找且资源有限
不太便利,资源稀缺且等待时间长
非常困难,几乎无法获得
*
12.您/您所在的团队在过去一年中,接受与孤独症教育康复相关的专业培训的频率和质量如何?
频繁且质量高
偶尔但质量高
偶尔且质量一般
几乎没有
有机会但未参与
四、环境与资源
*
13.当前的学习环境(教室、校园)在物理结构、视觉提示、感官调节(如安静角、感统器材)等方面,对孤独症儿童的支持程度如何?
支持度很高,经过精心设计和调整
支持度较高,有基本的支持设施
支持度一般,仅有少量简单调整
支持度较低,与普通环境无异
环境存在明显障碍
*
14.在教学中,是否配备并有效利用辅助技术(AAC) 或教学辅具(如沟通板、平板电脑软件、日程表)?
配备齐全且使用熟练有效
配备基本够用,使用较为有效
有少量配备,但使用不充分
有需求但资源匮乏
完全不具备相关资源
*
15.您认为当前政府或机构提供的政策支持(如随班就读政策)和资金投入,能否满足孤独症儿童的实际教育康复需求?
完全能满足
大部分能满足
基本满足,但仍有缺口
存在较大缺口,支持不足
严重不足,杯水车薪
*
16学校/机构是否为孤独症儿童提供了参与普通校园或社区活动(如运动会、文艺表演、社区实践)的机会和支持?
积极创造机会并提供充分支持
提供机会,但支持有限
有机会,但儿童参与度很低
几乎没有提供相关机会
完全隔离
五、家校合作与转衔
*
17.家庭与学校/机构之间的沟通频率、渠道和内容的有效性如何?
沟通频繁、渠道畅通、内容深入具体
沟通定期、渠道顺畅、内容有针对性
沟通不定期、内容较为泛泛
沟通很少,仅限于出现问题之时
几乎不沟通
*
18.学校/机构是否为家长提供了培训或指导,以帮助其掌握在家庭中支持孩子发展的策略和技能?
经常提供,且形式多样(工作坊、个别指导等)
偶尔提供,有一定帮助
很少提供,或内容不实用
从未提供
家长有强烈需求但无此服务
*
19.对于即将升入高一年级或从机构转入学校的儿童,是否有系统性的转衔计划(如提前参观、召开转衔会议、共享信息)?
有非常系统和个性化的转衔计划
有基本的转衔流程和安排
有安排,但较为随意和简单
几乎没有正式的转衔支持
完全依靠家长自己处理
*
20.对于大龄(12岁以上)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计划中是否开始涉及职业探索、生活技能培训等为成年生活做准备的内容?
非常重视,是课程的重点
比较重视,有相关课程内容
有所提及,但未系统开展
尚未考虑此方面
儿童年龄尚小,不适用此题
六、总体状况
*
21.总体而言,我认为当前孤独症儿童所能获得的教育康复服务质量是令人满意的。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同意
非常同意
第三部分:开放性问题
*
1.在您的工作中,开展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如:专业力量不足、资源匮乏、家长配合度、政策支持等)
*
2.为了提升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效果,您最迫切需要的支持或建议是什么?(如:培训、增加人员、政策倾斜、教材开发等)
问卷结束,再次衷心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评价对象得分
字体大小
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康复师版)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