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使用与传播”调查

您好!我正在进行一项关于网络流行语使用情况的社会语言学课程调查,希望能了解您的真实看法和使用习惯。本问卷采用匿名方式,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请放心填写。感谢您的支持!
*
1. 您的性别是?
A. 男
B. 女
*
2. 您所在的年龄段是?
A. 18岁及以下
B. 19-22岁
C. 23-30岁
D. 31岁及以上
*
3. 您目前最主要的身份是?
A. 中学生
B. 大学生(含专科、本科)
C. 研究生及以上
D. 职场人士
E. 其他
*
4. 您的专业背景是?
A. 文科
B. 理工科
C. 艺术类
D. 其他
*
5. 您最常使用的三个网络平台是? (可多选)【多选题】
A. 微信
B. QQ
C. 微博
D. 抖音
E. 快手
F. 小红书
G. 哔哩哔哩
H. 知乎
I. 其他
*
6. 您通常通过哪些渠道了解到网络流行语?(可多选)【多选题】
A. 微信、QQ等聊天工具
B. 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
C. 抖音、B站、快手等短视频/弹幕平台
D. 网络新闻
E. 线上游戏、直播等娱乐活动
F. 身边朋友、同学的口头交流
G. 其他
*
7. 如果您使用网络流行语,您会在以下哪种场合最常使用网络流行语?
A. 线上文字聊天(如微信、QQ等私人沟通软件)
B. 社交媒体评论区/弹幕(如微博、抖音、B站等公共互动平台)
C. 朋友圈/小红书等发布创造内容平台
D. 现实生活口头交流
E. 学习/工作中的非正式沟通
F. 我不使用网络流行语
*
8. 您使用网络流行语的频率是?
A. 每天多次
B. 每天一次左右
C. 每周几次
D. 偶尔(每月几次)
E. 几乎从不
*
9. 您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可多选)【多选题】
A. 有趣幽默,能调节气氛
B. 便于快速理解沟通,节省解释成本
C. 表达某些复杂或微妙的情绪/态度
D. 融入特定的社交圈层,避免显得不合群
E. 纯粹是习惯,看到别人用自己也用
F. 其他
*
10. 当遇到一个您不完全理解其含义和来源的网络流行语时,您通常会?
A. 主动查清楚再决定用不用
B. 根据上下文猜测意思,不影响使用
C. 暂时不用,等完全明白了再说
D. 直接使用,意思大概明白就行
*
11. 您认为网络流行语在交流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A. 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很多时候替代了常规词汇
B. 是常规语言的补充,让表达更生动丰富
C. 可有可无,用不用区别不大
D. 有时会造成沟通障碍
*
12. 您是否会主动将您了解的网络流行语介绍或解释给身边的人?
A. 经常会
B. 有时会
C. 很少会
D. 从来不会
*
13. 您认为网络流行语得以快速传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多选)【多选题】
A. 网络技术和社交媒体的高度发达
B. 反映了特定的社会心态或热点事件
C. 其本身新颖、简洁、有趣的特点
D. 寻求群体认同和归属感的心理驱动
E. 名人、网红或媒体的推动
*
14. 您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是?
A. 支持,是语言生命力的体现
B. 中立,根据具体情况理性选用
C. 不太支持,但理解其存在
D. 反对,认为其对语言规范有负面影响
*
15. 在您看来,网络流行语吸引您的特点是什么?(可多选)【多选题】
A. 简洁高效
B. 生动形象
C. 新奇有趣
D. 幽默诙谐
E. 贴近现实,有共鸣感
*
16. 您认为网络流行语可能存在哪些缺点?(可多选)【多选题】
A. 有时含义模糊,容易产生误解
B. 部分用语可能低俗或传递负能量
C. 冲击传统语言规范和表达习惯
D. 更新迭代太快,难以跟上
E. 不认为有明显的缺点
*
17. 您认为网络流行语对您的思维或表达能力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A.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如表达更丰富)
B.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如词汇变得贫乏)
C.利弊相当
D.基本没有影响
*
18. 您如何看待网络流行语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A. 是观察社会心态和时代变迁的重要窗口
B.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塑造着青年文化
C. 两者关系不大,主要是娱乐工具
D. 说不清楚
*
19. 对于“网络流行语应该被规范和管理”的说法,您是否同意?
A. 非常同意,需要引导其健康发展
B. 比较同意,但应注意方式方法
C. 不太同意,应顺其自然
D. 完全不同意,不应干涉
*
20. 如果未来网络流行语被正式收录进词典或教材,您的态度是?
A. 支持,这是语言发展的正常现象
B. 反对,应保持传统语言的纯洁性
C. 无所谓
*
21. 您认为网络流行语的生命力如何?
A. 大部分会很快过时,是特定时期的产物
B. 一部分精华会沉淀下来,融入日常语言
C. 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会不断推陈出新
D. 说不准
再次感谢您的参与!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