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一季度手术部感染知识与业务培训理论考试(卷一)
您的姓名:
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眼科灌注液“无庆有肾”,不含下列哪种药品()
A.复方氯化钠
B.庆大霉素
C.碳酸氢钠
D.50%葡萄糖
E.盐酸肾上腺素
2.关于手术部环境物表清洁、消毒,下列错误的是()
A.手术室工作区域,每周清洁消毒一次。
B.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对手术间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C.物表常规使用含氯消毒液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抹布、拖布分区域使用。
D.每日晨应对所以手术间环境进行清洁。
3.配好后的静脉输液液体效期为多久?()
A.1h
B. 2h
C.3h
D.4h
4.皮肤消毒剂的使用错误的是()
A.应注明开瓶日期或失效日期
B.开瓶后的有效期应遵循厂家的使用说明
C.无明确规定使用期限的应根据使用频次、环境温湿度等因素确定使用期限,确保微生物污染指标低于100cfu/ml.
D.连续使用最长不应超过14d
5.关于抗生素皮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静滴或肌注进行青霉素类药物,需进行皮试;口服青霉素类药物,不需需进行皮试
B.青霉素类药物停药24h以上,应重新皮试。
C.青霉素更换品规需要做皮试
D.使用头孢替安、头孢米诺前需要皮试
6.关于外科手消毒,错误的是()
A.先洗手,后消毒
B.先消毒,后洗手
C.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D.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修剪指甲,指甲长度不超过指尖
7.手术部位感染(SSI)的预防与控制措施,错误的是()
A.所有手术必须备皮
B.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C.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
D.强化手术室的管理,减少人员出入、避免不必要的走动和交谈
8.何为多重耐药菌()
A.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耐药的细菌(每类中的1种或1种以上 )
B.对目前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的细菌
C.对所有药物耐药的细菌
D.对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的细菌
9.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主要采取()隔离措施。
A.空气
B.飞沫
C.接触
10.接触传播的隔离标志为什么颜色()
A.红色
B.黄色
C.黑色
D.蓝色
11.多重耐药菌患者手术配合错误的是()
A.接到手术通知单后,将感染手术安排在感染手术间。特殊情况不能在感染手术间进行时,应将感染手术安排在非感染手术之后进行。
B.将手术间内不必要的物品搬出手术间外
C.控制手术间人数,拒绝参观人员,门外挂“感染手术”牌
D.使用过的手术器械,在手术间初洗后用单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分层包扎,标识清楚,交供应部集中处理。
12.关于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效果监测,错误的是()
A. 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
B. 被采表面≥100cm2,取200cm2
C. 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全部表面采样
D. 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13.关于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正确的是()
A. 结果判定时,当某个皿菌落数太大受到质疑时,应重测
B. 新建与改建验收时以及更换高效过滤器后只需监测1次
C. 布皿和收皿的检测人员不需要遵守无菌操作的要求
D. 合理安排每次监测的房间数量,保证每个洁净房间能每个月至少监测一次。
14.手卫生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应选用()
A.采样时,五指分开
B. 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1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
C. 无菌剪刀剪去(或无菌方法弃去)手接触的棉签部位。
D. 将棉拭子投入 1ml 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15. 外科手消毒后细菌菌落总数,结果判断为():
A.≤5cfu/cm2
B.≤10cfu/cm2
C.≤15cfu/cm2
D.≤20cfu/cm2
16.急诊耗材送货单一定是什么字母开头():
A.D开头
B. J开头
C. M开头
D. S开头
17.皮肤黏膜损伤的局部紧急处理,正确的是()
A. 只使用肥皂水冲洗,一般性消毒
B. 只使用清水冲洗,一般性消毒
C. 先用肥皂,再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 0.5%碘伏冲洗或涂抹消毒
18.锐器伤的局部紧急处理错误的是()
A. 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
B. 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
C.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5-10分钟
D. 用75 %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19.手套的使用错误的是()
A. 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
B. 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
C. 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D. 手套可以代替洗手
20.我院修订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分级分为()
A. 3级,分别为Ⅰ级、Ⅱ级、Ⅲ级
B. 4级,分别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C. 5级,分别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
21.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分级中,Ⅳ级是指()
A. 死亡
B. 永久性功能丧失
C. 轻微伤害,生命体征无改变,需进行临床观察
D. 事件在执行前被制止
22.医用外科口罩是:()
A.指用于覆盖住使用者的口、鼻及下颌,为防止病原体微生物、体液、颗粒物等的直接透过提供物理屏障。
B.指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5um感染因子或近距离(<1m)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而发生感染的口罩。
C. 指与头部密合,能遮住眼、面、鼻、口和下颌等部位,且可防御缺氧空气和空气污染物进入呼吸道的装备。
23.关于锐器伤的防护,错误的是()
A.规范手术操作,合理放置剪刀、缝针等利器,并实施“无接触”传递。
B.手术刀片、各类型号缝针、输液器、输血器,采集血液、体液标本的注射器针头等锐器,必须置入利器盒中,严密封口后统一处理
C.锐器盒装四分之三满即停止使用,及时更换处理
D. 一旦发生锐器伤,按照职业暴露处理流程进行处理,48小时内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职能部门,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24.下列选项中,关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错误的是()
A.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殊类型,主要见于剖宫产术后
B.是剖宫产术的近期并发症之一
C.是由于手术操作造成的
D.异位种植的子宫内膜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产生局部炎症性反应并有局部新生血管形成,导致内膜细胞不断增殖,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形成异位病灶。
25.关于《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以下正确的是()
A. 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进行
B.核查的三个时机为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手术结束后
C.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室护士主持进行
D.本制度只适应于全麻手术
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
1、我院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有哪几种?()
A.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B.肺炎克雷伯菌
C.大肠埃希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铜绿假单胞菌
2.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描述正确的有哪些()
A.良好手卫生依从性
B.接触预防
C.患者隔离
D.环境清洁消毒
3.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是()
A.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B.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防止疾病从患者传至医护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患者;
C.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4.外科手消毒的注意事项()
A.不得戴假指甲、装饰指甲,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
B.在外科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
C.洗手与消毒可使用海绵、其他揉搓用品或双手相互揉搓。
D.术后摘除手套后,应用洗手液清洁双手。
E.用后的清洁指甲用品、揉搓用品如海绵、手刷等,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揉搓用品、清洁指甲用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一次性使用。
5.关于手术部医疗废物管理,包含()
A.医务人员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包装物或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认无破损、渗液和其它缺陷后再使用。
B.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可以混合收集。
C.少量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应在标签上注明。
D.手术刀片、各类型号缝针、输液器、输血器,采集血液、体液标本的注射器针头等锐器,必须置入利器盒进行集中处置。
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标准预防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对
错
2.多耐患者输液瓶可以和其他患者输液瓶放在一起。
对
错
3.医疗废物不应超过包装物或容器容量的2/3。
对
错
4.S订单扫描记账如果出现“收费项目与物资无对应关系”,即非正常情况时,请联系各楼层库管人员。
对
错
5.手术病理标本必须完整送检,如有特殊原因需向医务处提交申请,在手术医师的指导下切取。
对
错
6.所有病理标本要求离体后30分钟之内固定。
对
错
7.全体人员护士站考勤签到每周一和周四发送至钉钉群,接受大家监督。
对
错
8.无菌持物钳干罐保存4小时,开启时注明启用时间。
对
错
9.接触隔离是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关键。
对
错
10.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以及沾有患者痰液、体液等生活垃圾,应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置和管理。
对
错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