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师教育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综合试卷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选择题(共50题,每题1.5分)
您的姓名:
1.午睡时,小玲指着墙上的一只虫子哇哇大哭,原来她被一只蜈蚣咬伤了。针对的急救方法并立即报告幼儿园医务人员。这种情况,当班老师应该采取( )
A.立即涂上食醋
B.立即用浓盐水或肥皂水多次冲洗伤口
C.立即用淡碱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然后涂上较浓的碱水
D.立即用清水反复冲洗伤口,挤出污血
2..萌萌每天都有好多问题要问,有时还胡乱拆卸物品,妈妈很是烦恼,称他为“问题大王”和“破坏分子”。其实萌萌的行为是儿童好奇心、探究欲望的正常表现,是其发展的( )体现,成人应科学评价,正面引导,积极对待。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正义感
3.以下属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对教师职业理解与认识基本要求是( )。
A.关爱幼儿,重视幼儿身心健康,将保护幼儿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B.信任幼儿,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
C.注重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发掘幼儿的兴趣爱好。
D.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4.大班语言活动“捉迷藏”中,幼儿观察并讨论骆驼和蛇的躲藏方法后,李老师提问:“还有一些动物藏在哪里?为什么它们会选择这个地方躲藏?”李老师采用的提问策略是( )
A.发散式提问
B.层叠式提问
C.互动式提问
D.启发式提问
5.表演区里,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和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帽子、面具、头饰、假发、项链、衣服、裙子、乐器……这体现了材料投放的( )
A.丰富性
B.层次性
C.自然性
D.探索性
6.根据幼儿气质类型的不同,教师可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对( )的幼儿,应该着重培养其灵敏、自信的心理品质,防止疑虑、孤僻。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7.龙龙认为“儿子”就是指年龄比较小的人,他知道自己是爸爸的儿子,却不能理解爸爸也是“儿子”,说明他的思维是( )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发散性思维
8.教师所处的环境是影响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 )等方面。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9.针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以下说法不准确的是( )。
A.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
B.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
C.教育功能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
D.教师通过培养学生,对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0.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中, ( )是师德的灵魂。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为人师表
11.道德健康的标准之一是( )。
A.处世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遇事不挑剔
B.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繁重工作,而不会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C.内省、修养:扪心自问、提高自己
D.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12.不同年龄段学前儿童的心理保健各有不同,1~3岁的心理保健应重点做到( )。
A.合理断奶
B.保持家庭和谐
C.多抱
D.正确对待过失和错误
13.累及牙本质深层,接近牙髓,冷热等刺激或食物嵌入龋洞均会引起疼痛是( )的症状。
A.浅层齲
B.中层齲
C.表层龋
D .深层齲
14.传染病的特征有(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包括人际关系协调、情绪反应适度、行为和谐统一、性格特征良好和( )。
A.智力发展正常
B.身体发展正常
C.心理发展正常
D.人格发展正常
16.幼儿成长档案袋是一种动态性评价方式,它能收集幼儿成长发展中不同时期的各种资料,帮助教师通过成长档案袋中积累的各种作品特点及观察记录来评估幼儿。这充分体现了幼儿成长档案袋评价是( )。
A.反映幼儿成长的“动画片”
B.组织教育活动的“资源库”
C.架设家园合作的“信息桥”
D.记录评估幼儿的“工具包
17.下列( )幼儿园的幼儿午睡时间安排最适宜。
A.阳阳幼儿园12:00-14:30
B.小太阳幼儿园12:30-14:00
C.美佳幼儿园13:00-15:00
D.乐美幼儿园11:30-14:30
18.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李老师早上7:30配置好的消毒水,留了一半到第二天上午使用
B.午餐前,曾老师用配置好的消毒水桌面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拭一遍;然后用配置好的消毒水进行擦拭后用清水再擦拭一遍
C.王老师用配置好的消毒水浸泡便池后直接使用便池
D.午点前,张老师用配置好消毒水桌面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拭一遍
19.下列对于幼儿园保育工作的特点表述不适宜的是( )。
A.注重年龄特点与性别差异
B.幼儿园与家庭合作实施保育
C.与学前儿童一日生活的各环节相融合
D.注重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创设
20.丁一在吃饭时,滚烫的汤不小心洒了几点在小手臂上,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立即用冷水浸冲局部降温,送医院处理
B.立即脱掉被热源浸透的衣服,用干净纱布覆盖伤面,送医院处理
C.立即用冷水浸冲局部降温,随即脱掉被热源浸透的衣服,保持伤口清洁,用蓝油烃软膏涂局部
D.立即脱掉被热源浸透的衣服,然后用冷水浸冲局部降温,保持伤口清洁,用蓝油烃软膏涂局部
21.关于5岁幼儿掌握空间方位阐述正确的是( )。
A.开始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
B.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C.开始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前后
D.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前后
22.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理论中有关“三山实验”的结果反映了儿童思维具有( )。
A.直观性
B.自我中心性
C.形象性
D.经验性
23.老师问:“孩子,如果蚂蚁要过河,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帮它呢?”老师鼓励孩子尽量说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老师的做法可以发展孩子的(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24.卓卓和小麦在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卓卓为了当老鹰而把小麦推倒在地,卓卓的行为属于行为( )。
A.敌意性攻击
B.工具性攻击
C.目的性攻击
D.意向性攻击
25.关于儿童涂鸦期的指导策略阐述错误的是( )。
A.提供适当的材料
B.鼓励儿童动作,不做其他刺激
C.练习简单的绘画技能
D.用童心对待儿童的涂鸦行为与作品
26.宝宝第一次上幼儿园,和妈妈分开时哭了起来,但妈妈离开不久,他便恢复了平静,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傍晚,妈妈来接他时,他快乐地投入妈妈的怀里。宝宝的依恋类型属于( )。
A.焦虑一回避型依恋
B.安全型依恋
C.焦虑一抗拒型依恋
D.焦虑一安全型依恋
27.孩子们最初在建构区玩各自的建构游戏,小明不想继续玩了,于是,他对其他小朋友说:“我们一起玩寻宝游戏吧。”小明与同伴的交往运用了( )策略。
A.发起
B.协调
C.交换
D.支配
28.下列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错误的是( )。
A.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B.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C.发展具有平衡性
D.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29.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阐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
A.不断丰富学前儿童的理性知识
B.帮助学前儿童丰富词汇,正确理解和使用各种概念,发展语言
C.开展分类练习活动培养学前儿童具体形象思维能力
D.生活中鼓励学前儿童多想多问激发其求知欲保护其好奇心
30.( )指幼儿个体在与他人游戏交流合作、冲突等联系中获得知识,包括同伴游戏中的学习、交往学习、合作学习和冲突中的学习。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语言学习
D.关系中的学习
31.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 )活动的教育过程。
A.积极
B.有趣
C.主动
D.快乐
32.强调为儿童提供实物,鼓励儿童积极动手操作;强调儿童自主活动,鼓励儿童自我建构和反省抽象。这是( )给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带来的启示。
A.白板学说
B.建构主义理论
C.最近发展区理论
D.多元智能理论
33.中班艺术活动“调皮的海浪”,教师设定的目标是“能根据音乐的变化,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形态的海浪。”其中“不同形态的海浪”属于目标表述的( )要素。
A.行为
B.条件
C.标准
D.内容
34.在大班幼儿已掌握单人侧身翻滚技能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体育活动“翻滚小高手”,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合作翻滚的快乐,并提高动作协调与灵活性。此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是从( )人手
A.兴趣
B.经验
C.教材
D.联系
35.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直观类方法是指通过运用直观手段,引导幼儿获取感性认识、帮助幼儿获得直接经验的一种方法。此类方法主要包括( ),演式法、电化教学法。
A.讲解法
B.示范法
C.观察法
D.游戏法
36.小班科学活动“糖到哪儿去了”,在幼儿探索并交流糖粒躲进水里不见了之后教师说“糖粒遇到水之后会变得很小很小,小到我们用眼睛看不到它,这就叫溶解”,然后过渡到下一环节的探索。该教师运用的过渡方法是( )
A.小结式过渡
B.问题式过渡
C.复述式过渡
D.评论式过渡
37.评价不仅要关注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也要关注幼儿某个方面突出表现和潜在能力这体现了教育活动评价的( )原则。
A.尊重性
B.科学性
C.全面性
D.个别化
38.对幼儿学习的评价,( )主要评价幼儿在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风格及采用的倾向性学习方式和策略。
A.学习能力
B.活动参与度
C.学习习惯
D.学习方式
39.教师应采用( )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
①对幼儿持肯定、支持的态度②为同伴交往创设有利条件③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④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0.“美味餐厅”自主游戏活动中,幼儿讨论关于餐厅的秘密后,将“我们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的办法”等一系列学习过程,以图片或绘画的形式呈现在主题墙上。这种环境创设属于( )创设。
A.填充式
B.满幅式
C.记录式
D.展览式
41.幼儿园区角活动中常有各种拼图、套盒、串珠、迷宫、游戏棋等内容,这符合区角活动内容设计和选取的( )原则。
A.体现生活性
B.突出情感性
C.注重实践性
D.结合主题性
42.“娃娃书房”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幼儿熟悉的、不太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多种读物,以满足幼儿的阅读需要。这主要符合材料投放的( )特点。
A.丰富性
B.层次性
C.探索性
D.自然性
43.南南和西西商量搭建一辆车,南南负责搭车身和装车轮,西西负责搬椅子。这属于( )状态。
A.单独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
44.娃娃家的“妈妈”跑到其他地方去玩了,赵老师走过去对“妈妈”说:“你的宝宝一个人在家哭呢,你快回家去看看吧!”并启发她出门可以带着“宝宝”一起走。该教师在游戏中运用的介入策略是( )。
A.平行式介入
B.交叉式介入
C材料指引
D.语言指导
45.表演游戏“狐狸和兔子”中,幼儿会通过调整自己的动作、表情、语音、语调来更好地再现故事。这些行为说明幼儿具有一定的( )。
A.角色意识
B.表演意识
C.表演技巧
D.游戏目的
46.“我是小小兵”自主游戏中,王老师来到“战地医院”观察战地“医生”“护士”和伤病员”的游戏行为,了解幼儿在游戏中使用“担架”等材料的情况。该教师运用的是( )
A.扫描观察法
B.定点观察法
C.追踪观察法
D.参与式观察法
47.( )是规则游戏区别于教学游戏的最突出的地方,它强调玩法刺激挑战并具有可变性,能诱发儿童重复游戏的欲望。
A.规则性
B.竞争性
C.趣味性
D.文化传承性
48.幼儿园日常性家长工作方式主要包括早晚接送、家长园地、电话或手机联络( )等。
A.家长开放日
B.亲子活动
C.家长会
D.网络交流平台
49.为让幼儿了解交警的职业特点和简单的交通安全知识,李老师和一位交警爸爸取得联系,把家长请到班上当“老师”,协助开展“交警爸爸”的活动。这属于幼儿园( )。
A.家长开放日
B.亲子活动
C.家长志愿者活动
D.家长学校
50.朵朵妈妈为帮助朵朵做好大班入学准备,制定了生动形象且配色醒目的阅读打卡表、早晚作息惯例表等。该家长的行为主要是( )。
A.培养儿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B.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C.加强与幼儿园、小学沟通合作
D.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品质
第二部分主观题
一、简答题(本大题5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如何理解教师行为的典范性这一职业道德特点?(5分)
2.学习动机对幼儿学习的作用包括哪些方面?(5分)
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
4.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
5.简述学前儿童定型期绘画特点及其教育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