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郑州市中原区教师招聘考试模拟测试

同学们注意,主观题由于技术原因无法批改,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看看掌握情况即可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
2.建构主义认为,知识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
3.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环境影响人,主要是通过自然环境实现。
4.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5.如何运用各种教学技术手段来精心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组织、安排、协调各种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
6.班级内部的兴趣小组是班级形成、建立后,逐步自发形成的群体,属于正式群体。
7.课程的基本因素是社会、知识、学生三要素。
8.“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教无类”中的“类”指的是榜样。
9.在使用问卷调查法搜集有关学生情感状况的评价信息时,问卷中的问题不能“诱使”学生做出你希望的回答。
10.直线式和螺旋式是课程内容组织的两种基本逻辑方式,对于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来说,直线式较为适合。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1.“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这句话体现了()的教育观点。
12.课程表又称为课表,是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安排的一种简单表格,在安排课程表时应充分考虑到各门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的性质和特点,这说明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
13.某学校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学生到某风景区开展“中草药”课程,引导学生学习相关中草药知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该学校的“中草药”课程属于()。
14.在原始社会初期,主要由老年人教给儿童一些看管所获猎物和设置隐蔽所的操作方法;到了母系氏族时期,出现了男女分工,男女儿童分别由成年男女指导做一些男性和女性分别应该做的事。上述事件属于教育阶段中的()。
15.我国的“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皆发端于学校,后扩展到社会,形成全国性的政治运动,这主要体现了()。
16.“我喜欢自己这个样子”“我觉得自己很讨厌”这属于自我意识中的()。
17.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以下教育活动属于狭义教育的是()。
18.教师权威的建立,应从首次角色行为,如第一句话、第一件事、第一节课和第一次班会活动抓起,这说明()是建立教师权威的一条技巧性规律。
19.人人都希望与身边的伙伴、同学、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治,人人都有爱别人和接受别人爱的希望,这属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
20.根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看报纸、查看地图、选择生活方向分别属于()。
21.欣欣和琪琪是双胞胎,欣欣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非常讨人喜欢;琪琪则十分内敛,喜欢自己玩积木、魔方,在数学能力方面表现突出。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
22.《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这启示我们在教学中应坚持()。
23.小学生“三点半难题”指小学下午三点半就会放学,而忙于工作的家长们却无暇接送孩子回家。为解决这个难题,许多小学在放学后组织学生开展3D打印、机器人、航模、手工制作、足球、篮球等兴趣课程,这类兴趣课程属于()。
24.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包括()。
25.目前,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十分关心这堂课教学内容是否充分,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恰当等问题。根据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理论,梁老师正处于()。
26.校外教育对提升青少年素质的重要作用与意义不包括()。
27.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美育的主要任务不包括()。
28.从两岁起,幼儿在认识能力发展上进入某一阶段。由于他们的认知活动具有直观性、范围狭小,加之“自我为中心”,很少限制自己的愿望,也很少意识到自己对别人的义务。所以,在这个阶段,儿童还没有把道德要求与规范当作是必须遵守的,他们只是生活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一些道德的熏陶。这里的“某一阶段”指的是()。
29.教师资格证被吊销,几年之内不能再考取?()
30.赵老师长期担任高三班主任,近期赵老师突然出现对工作缺乏热情,对学生学业关注度下降,上课精神不佳等状况。赵老师的这些表现最可能是教师职业倦怠类型中的()。
31.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
32.有关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教育属于德育内容的()。
33.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是()。
34.下面选项中属于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里的动作技能目标是()。
35.“窥一斑而见全豹”,这体现了知觉的()。
36.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真正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37.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唤醒主要影响到个体的()。
38.德育方法的运用,应依据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学生的()。
39.“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40.关于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41.在教育目的的观点中,个人本位论反对社会对个人的束缚,强调个人自由权利的至高无上,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谋求国家利益、社会发展,而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和个性,使人真正成为人。下列教育家中,主张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
42.马老师比较守旧,认为书本知识非常重要,学生就应该时刻坐在教室里念书;而郭老师则倡导学生放下书本,直接去田里捉蝌蚪、捕青蛙用来研究。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43.良好的组织教学能力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一个重要体现,通常来说,从教师进入课堂开始,组织教学就开始了,并且贯穿于课堂全过程。下列行为属于“组织教学”的体系的有()
44.在班级工作中,后进生的转化一直是班主任及其他教育者的工作难点。关于后进生的转化,班主任应做到()
45.直观是教学系统中学生对感性教材做出的能动反映,而言语直观就是直观的一种类型,下列有关言语直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46.隐性课程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其中心理性隐性课程包括()
47.师生关系属于社会关系的一部分,必然要受社会发展的制约,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具有不同性质的师生关系。下列关于不同时期师生关系的表达正确的是()
48.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49.下列选项可能成为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50.下列选项属于举办学校必备条件的有()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51.简述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52.简述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53.请结合教学实践,论述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3、学生道德评价的发展规律是什么?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