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链专题复习
1. 你的姓名:
2. 你的班级:
2403
2408
2414
2415
其他
3.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 )
A.阳光、空气、水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D.植物、动物和非生物部分
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化作春泥是因为( )
A.被生产者吸收了
B.被消费者吃掉了
C.被分解者分解了
D.不确定
5. 食物链中开始的生物通常是( )
A.食草的
B.进行光合作用的
C.食肉的
D.杂事的
6. 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一项是( )
A.青草←野兔→狼
B.青草→野兔→狼
C.阳光→青草→野兔→狼
D.青草→野兔→狼→细菌和真菌
7. 下列各项中,能够完整地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A.狐吃兔子,兔子吃草
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猫头鹰捕食田鼠,狐也捕食田鼠
8. 近十几年来,江南某地的青蛙被大量搬上餐桌,致使该地区的水稻产量大幅度下降。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是这个生态系统中( )
A.食物链遭到严重破坏
B.植被受到了严重破坏
C.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
D.发生了严重的地质灾害
9. 在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的渠道一般是( )
A.绿色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
B.植食性动物→绿色植物→肉食性动物
C.肉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绿色植物
D.绿色植物→肉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
10. 在“草→蚱蜢→食虫鸟→蛇”这条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 )
A.草
B.蚱蜢
C.食虫鸟
D.土壤
11. 如图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体内某种有害物质的相对含量,
假如它们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则该食物链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12. 如图所示,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之间形成了食物链,此时若乙的数量增加,在一定时间内会引起的数量变化是( )
A.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C.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D.丙和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13. 如图为某生态系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数量最少的消费者是鹰
B.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
C.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D.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
14.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顺着食物链逐级传递时具有的特点是( )
A.基本不变
B.逐级增加
C.逐级递减
D.没有规律
15. 在食物链“草→昆虫→青蛙→蛇”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
A.草
B.昆虫
C.青蛙
D.蛇
16. 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机汞情况如下表所列,那么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
A.D→B→C→A
B.D→B→C→A
C.A→C→B→D
D.A→C→D→B
17. 某同学列举了以下四条食物链,其中书写正确的一条是( )
A.阳光→草→兔→狼
B.草→昆虫→青蛙→蛇
C.蛇→青蛙→昆虫→草
D.草→蝗虫→细菌和真菌
18.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能体现出这一现象的正确食物链是( )
A.螳螂→蝉→黄雀
B.树→螳螂→蝉→黄雀
C.蝉→螳螂→黄雀
D.树→蝉→螳螂→黄雀
19. 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鹿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A
B
C
D
20. 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处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下列各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的是( )
A.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B.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
C.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
D.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
21.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生产者和消费者
22. 如图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水稻→昆虫→鸭
B.图中水稻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
D.图中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