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工作理论知识考试

基本信息:
姓名:
部门:
1.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 )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生产经营单位的( )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3.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装卸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 )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餐饮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燃气的,应当安装( )装置,并保障其正常使用。
5.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 )。
6.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 ),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7.属于国家规定的高危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投保( )。
8.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落实( ),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9.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 ) 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10.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 )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
11.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 )。
12.国家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 )。
13.生产安全事故等级中,一般事故是指造成( )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4. 事故发生后,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 )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15. 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 )费用,专门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16.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 )信息的及时归集、共享、应用和公开。
17. 对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处罚决定后( )内在监督管理部门公示系统予以公开曝光,强化对违法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从业人员的社会监督,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诚信水平。
18.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改善( ),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19.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发生( )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检查。
20.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涉及( )的事项进行审查、验收,不得收取费用;不得要求接受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品牌或者指定生产、销售单位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
21.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 );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22.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 );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23.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安全生产规划,并组织实施。安全生产规划应当与( )等相关规划相衔接。
24. 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安全生产( )国家标准的项目提出、组织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统筹提出安全生产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计划。
25.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安全生产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编号、对外通报和授权批准发布工作。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有关部门依据法定职责对安全生产强制性国家标准的( )进行监督检查。
26. 生产经营单位( )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27.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 )和管理能力。
28. 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职责的机构应当建立并实施服务公开和报告公开制度,( )租借资质、挂靠、出具虚假报告。
29. 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职责的机构出具失实报告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 )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30.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装卸单位,应当设置( )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1.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 )提出建议
32. 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牵头建立全国统一的生产安全事故( )。
33. 国务院交通运输、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利、民航等有关部门和( )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相关行业、领域、地区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通过推行网上安全信息采集、安全监管和监测预警,提升监管的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34.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 )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35.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 )。
35. 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36.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37. 未经依法批准,擅自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依照有关危险物品安全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 )。
38. 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提请地方人民政府( ),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吊销其有关证照。
39.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情节严重的,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40.( )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进行监督,提出意见。
41.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 )设计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42.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 ),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43.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应当及时处理。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如实( )。
44.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评估应急处置工作,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单位和人员提出处理( )。
45.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依法及时向( )。事故调查和处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46.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建立完善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按照安全风险管控要求,进行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并对位置相邻、行业相近、业态相似的生产经营单位实施( )联防联控。
47. 国家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 )建设,在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应急救援基地和应急救援队伍,并由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统一协调指挥。
48.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提高应急救援的( )水平。
49. 因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造成( )或者导致重大事故,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提起公益诉讼。
50. 应急管理部门和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统称负有安全生产( )职责的部门。
51.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相互配合、齐抓共管、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依法加强安全生产( )工作。
52. 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批复事故调查报告后( )内,组织有关部门对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向社会公开评估结果。
53. 对不履行职责导致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没有落实的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 )。
54. 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 );属于国家规定的高危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55. 平台经济等新兴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本行业、领域的特点,建立健全并落实( ),加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履行本法和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安全生产义务。
56. 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 )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
57.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 )能力建设,所需经费列入本级预算。
5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 ),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59.(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60.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未按照规定对施工项目进行安全管理的,责令限期改正,处( )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61. 生产经营单位的其他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 )以下的罚款;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暂停或者吊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资格。
62.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
63. 安全生产工作坚持的( )领导。
64. 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管( )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65. 生产经营单位的( )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66.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 )或者行业标准。
67. 生产经营单位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 )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
68. 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 )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69.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 )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恪尽职守,依法履行职责。
70. 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 ),应当告知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71.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 )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72.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 )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
73.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74.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标志。
75.( )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76.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 )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
77. 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 )。
78. 生产经营单位( )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者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
79. 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 )制度,具体目录由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
80. 生产经营单位对( )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81.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 )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必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
82.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 )。
83.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 )。
84. 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 )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85. 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 )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疏散通道。
86.( )占用、锁闭、封堵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疏散通道。
87. 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动火、临时用电以及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 ),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88.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 )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89. 生产经营单位( )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
90. 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 )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91.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 )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92. 生产经营单位( )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93.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 ),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的事项。
94.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95.( )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96. 生产经营单位( )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97.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 )采取措施救治有关人员。
98.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 )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提出赔偿要求。
99.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落实岗位安全责任,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 )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00.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 )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101. 从业人员发现( )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102. 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进行( ),提出意见。
102. 工会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 )有关人员的责任。
103.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 ),并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义务。
104.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港区、风景区等应当制定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 )预案,协助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按照授权依法履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职责。
105.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 )。
106.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 )应急救援组织。
107. 生产经营规模( )的,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108.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 )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09.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 )、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110. 事故抢救过程中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 )造成的危害。
111.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支持、配合事故抢救,并提供一切( )。
112.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依法及时向社会( )。
113.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及时全面落实( )措施,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
114.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和干涉对事故的依法调查处理。
115. 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职责的机构出具( )报告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116. 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照本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 )。
117. 生产经营单位的其他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暂停或者吊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 )。
118. 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的生产经营活动,( )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
119.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落实岗位安全责任,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 )。
120.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 )的,给予降级、撤职的处分。
121.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情节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的,应急管理部门可以按照前款罚款数额的( )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处以罚款。
122.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人民法院依法( )。
123.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 )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124.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 ),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125.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装卸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26. 餐饮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使用( )的,应当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并保障其正常使用。
127.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 ),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128.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 )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
129. 事故发生后,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130. 对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处罚决定后七个工作日内在监督管理部门公示系统予以公开( ),强化对违法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从业人员的社会监督,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诚信水平。
131.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 )。
132.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查、验收,( )收取费用。
133.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 )。
134.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 )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135. 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关闭,有关部门应当依法( )其有关证照。
136.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 )进行经常性检查。
137.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 )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应当及时处理。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在案。
138.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 ),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
139. 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 ),提高应急救援的专业化水平。
140. 因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造成重大事故隐患或者导致重大事故,致使( )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提起公益诉讼。
141. 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批复事故调查报告后一年内,组织有关部门对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 )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向社会公开评估结果。
142. 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属于国家规定的( )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143. 生产经营单位将( )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
144.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 )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价。
145.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 )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146.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 )运转。
147.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关闭、破坏( )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者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
148. 国家对( )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具体目录由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
149.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150.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 )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
151.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 )、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152.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 ),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153.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 )。
155.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 )、使用。
156.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 )。
157. 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 )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158.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 )期间擅离职守。
159.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 )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的事项。
160.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 )、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161.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及时采取措施( )有关人员。
162.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 )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提出赔偿要求。
163. ( )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164. 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 )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进行监督,提出意见。
165.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权力,并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 )。
166.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港区、风景区等应当制定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按照授权依法履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职责。
167.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 ),并定期组织演练。
168.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 )。
169. 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 )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170.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 ),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71.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 )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172.事故抢救过程中应当采取( )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173.( )和个人都应当支持、配合事故抢救,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174.事故发生单位应当( )落实整改措施,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
175.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 )不依照本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176. 生产经营单位的其他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导致发生生产安全( )的,暂停或者吊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资格。
177.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落实岗位安全责任,( ),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
178.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落实岗位安全责任,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 )。
179.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级、( )的处分。
180.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的,应急管理部门可以按照前款罚款数额的二倍以上五倍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处以罚款。
181.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 );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182.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 )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183.( )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燃气的,应当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并保障其正常使用。
184. 国家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 ),给予奖励。
185.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
186. 安全生产工作应当(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187.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建立完善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按照安全风险管控要求,进行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并对位置相邻、行业相近、( )的生产经营单位实施重大安全风险联防联控。
188.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 )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189.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查、验收,不得收取费用;( )要求接受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品牌或者指定生产、销售单位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
190. 有关(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章程,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培训等服务,发挥自律作用,促进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191.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 )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管理服务。
192. 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前款规定的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 )负责。
193.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 )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194.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 )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195. 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 )听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意见。
196.生产经营单位接收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学生实习的,应当对( )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197.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 )。
198.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人、设计单位应当对安全设施设计( )。
199. 生产经营单位( )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200.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 )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二、判断题
1.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答案:正确
2.生产经营单位委托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负责。
3.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答案:正确
4.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答案:正确
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答案:正确
6.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实施。答案:错误
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答案:正确
8.安全生产费用在成本中据实列支。答案:正确
9.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恪尽职守,依法履行职责。答案:正确
10.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负责人的意见。答案:错误
11.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厦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答案:正确
12.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的任免,应当告知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答案:错误
13.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答案:正确
14.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答案:正确
15、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行业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答案:正确
16.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决算。答案:错误
17.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人、设计单位应当对安全设施设计和施工负责。答案:错误
18.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承建单位验收活动和验收结果的监督核查。答案:错误
19.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答案:正确
20.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通报。答案:错误
21.禁止锁闭、封堵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答案:正确
22.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答案:正确
23.生产经营单位的操作人员在检查中发现事故隐患,依照规定向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有关负责人不及时处理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可以向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答案:错误
2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答案:正确
25.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重大安全间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答案:错误
26.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答案:正确
27.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事故责任保险。答案:错误
28.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养老保险的事项。答案:错误
29.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书面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答案:错误
30.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答案:正确
31.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答案:正确
32.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答案:错误
33.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答案:正确
34.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因从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答案:错误
35.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辜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答案:正确
36、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答案:正确
37.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权利,并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义务。答案:正确
38.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检查。答案:错误
39.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查、验收,可适当收取费用。答案:错误
40.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答案:正确
41.生产经营单位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适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答案:错误
42.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必须出示有效的监督执法证件并且不得涉及被检查单位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答案:错误
43.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答案:正确
44.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经调查确定为责任事故的,只需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依法予以追究。答案:错误
45.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统计分析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并定期向内部发布答案:正确
46.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答案:错误
47.出具虚假证明的,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答案:正确
48.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的,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答案:正确
49.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五年内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答案:错误
50.未经依法批准,擅自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依照有关危险物品安全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答案:正确
51.生产经营单位将设备出租给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租单位在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答案:错误
5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刑事处分。答案:错误
53.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吊销其有关证照。答案:正确
54.《安全生产法》不仅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同时也适用于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方面的管理。答案:错误
55.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恪尽职守,依法履行职责。答案:正确
5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答案:正确
57.《安全生产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这里所指的生产经营单位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但不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答案:错误
58.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答案:错误
59.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但可以通过内部工作分工,确定其只部分负责。答案:错误
60.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撒离作业场所。答案:正确
61.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不必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答案:错误
62.有关协会组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章程,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培训等服务,发挥自律作用,促进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答案:正确
63.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答案:正确
64.生产经营单位委托有关服务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由服务机构负责。答案:错误
65.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未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导致事故的,应追究生产经营单位有关人员的责任。答案:正确
66.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答案:正确
67.生产经营单位可以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答案:正确
68.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答案:正确
69.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但从业人员有违章作业情形的除外。答案:错误
70.煤矿企业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答案:正确
71.《安全生产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因此,自然适用于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答案:错误
72.目前国家不强制要求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答案:正确
73.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但从业人员有违章作业情形的除外。答案:错误
74.监督检查不得影响被检查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答案:正确
75.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罪的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答案:错误
76.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是指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各项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岗位的工人,但不包括临时聘用的人员。答案:错误
77.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时,可根据情况采用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答案:错误
78.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是一种民事行为,生产经营单可以自主决定。答案:错误
79.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答案:正确
80.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中介机构必须是依法组建成立的,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对其出具的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负法律责任。答案:正确
81.从业人员享有批评、检举控告权和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行使上述权利而对其进行打击报复,如:降低工资、降低福利待遇和解除劳动合同等。答案:正确
82.生产经营单位可以短期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答梁:错误。
83.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间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答案:正确
84.劳动防护用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直接涉及到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故要求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答案:正确
85.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可以与被派遣劳动者约定是否享有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答案:错误
86.《安全生产法》关于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主要有四项:即遵章守规,服从管理;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答案:正确
87.予以关闭的行政处罚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答案:正确
88.煤矿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5年内不得再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答案:错误
89.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企业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时,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以技术保密、业务保密等理由拒绝检查。答案:错误
90.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但从业人员有违章作业情形的除外。答案:错误
91.《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的安全检查,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答案:正确
92.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答案:正确
93.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一项最基本的安全生产制度,是其他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得以切实实施的基本保证。答案:正确
94.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可以通过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宣传教育等形式具体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每个职工。答案:正确
95.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为一般事故的,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答案:错误
96.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为较大事故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答案:正确
97.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更换维修制度。答案:错误
98.工会不能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进行监督。答案:错误
99.《安全生产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答案:错误
100.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可以直接任免,不用告知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的部门。答粲:错误
101.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仓库可以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但应与员工宿舍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答案:错误
102依照《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享有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安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权;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答案:正确
103.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答案:正确
104.重大事故隐患与重大危险源是引发重大事故的源头,所以两者的概念是等同的。答案:错误
105.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有权了解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如实告之,不得隐瞒和欺骗。答案:正确
106.劳务派遣单位不用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而由生产经营单位培训即可。答案:正确
107.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答案:正确
108.国家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给予奖励;个人给予鼓励。答案:正确
109.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答案:正确
110.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不属于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答案:错误
三、多选题。
1.安全生产工作应当 ,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2.安全生产工作实行 ,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与政府监管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3.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 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
4.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5.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 ,或者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
6.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通过 等方式向从业人员通报。()
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关注从业人员的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心理疏导、精神慰藉,严格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防范从业人员行为异常导致事故发生。()
8.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由应急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9.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 ,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10.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