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者学术行为调查研究问卷
各位亲爱的老师,我们是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知识服务部。为了解广大教师、研究生们的数字技术实践情况与需求,向广大教师和研究生提供更好的学术知识服务。促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助力学校“双一流”高校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清五唯”的同时,探索新的学术工作者学术评价体系。本部门现针对全校教师和研究生开展一项学术行为调研。您的回答将对我们未来面向全校的知识服务工作,对相关部门的政策建议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不涉及姓名、学工号等个人隐私,您的回答仅作数据处理。请您如实、放心作答。
1. 您的性别:
男
女
2. 您的年龄是?
30岁以下
31-35
36-40
41-45
46-50
51-55
56-60
60以上
3. 您的身份是(注意:入职年限从您拿到教师身份开始算起,非本校教师经历算在内)
博士后
青年教师(入职6年内)(非导师)
职业中后期教师(非导师)
青年教师(入职6年内)(导师)
职业中后期教师(导师)
4. 您入职高校工作多久了?
0-5年之内
6-10年
11-15年
16-20年
21-25年
26-30年
31-35年
36-40年
40年以上
5. 您的研究方向
6. 你的科研合作情况是?
自己从事研究
与本校团队合作从事研究
与外校团队合作从事研究
和海外研究团队合作从事研究
7. 您会考虑阅读下列文章,当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一般
比较不符合
完全不符合
作者是知名学者
文章为开放获取
文章为最新发表
文章下载量、被引量高
欧美等发达国家发行的期刊文章
欧美等发达国家作者所写的文章
8. 作为导师,您对学生有如下指导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一般
比较不符合
完全不符合
推荐学生选修学校信息技术课程
组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
向学生推荐相关软件
向学生推荐非本校信息技术课程
要求学生自学相关软件
向学生分享/推荐,相关软件论文/书籍/指南
对学生的软件操作没有硬性要求
9. 您在多大程度上同意以下观点?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一般
比较不符合
完全不符合
我知道什么是预注册平台,并且曾经用过该平台
我在研究开始前,会将研究设计记录在预注册平台
在项目、实验过程中,我会将记录的数据、笔记等资料放在开放共享的平台
我认为别人的研究数据(非涉密)应该公开
我认为自己的研究数据(非涉密)应该公开
我会使用别的研究人员、团队的公开数据进行研究
我希望在论文评审意见中看见评审的名字
我作为评审非匿名评审过别人的文章
我认为影响因子与声誉成正比,影响因子高的期刊等于声誉高的期刊
我在研究前,会与被访者,被实验者沟通项目的设计和目的,或在研究过程中一起调整方案
我在研究中会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等广泛收集来自不同群体的信息、数据和观点
我会在个人网站、博客、微信朋友圈等平台传播科学研究与观点
我线下参与公民科普事业
10. 您会将科研中产生的数据?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一般
比较不符合
完全不符合
将数据作为论文的补充材料公开
发表一篇关于研究的数据的论文
在我的个人网站上共享我的数据
在开放存取库中共享我的数据(如ArXiv)
存储在团队公共的服务器上
在团队中其他人的服务器上
放在其他数据存储库(如国家数据中心)
仅在团队内部共享我的数据
不公开我的数据
存在我的个人电脑上
个人账户云存储(如百度网盘)
存在个人硬盘/U盘上
记录在我的纸上
11. 您发表研究成果时会考虑的因素?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一般
比较不符合
完全不符合
影响因子高
声誉高
欧美等发达国家发行的期刊
审稿严谨
审稿速度快
不用审稿
评审意见上将公开审稿人名字
没有审稿费
版面费低
出版速度快
开放获取
期刊传播范围广
期刊阅读主群体为专业学者
内容能够长期保存
12. 您通过何种方式传播您的研究成果?
学术专著
同行评议期刊
会议论文集
开放获取期刊
放入预出版系统
社交网络
其他
13. 我对信息技术使用/信息获取具有某种程度上的负面情绪,比如因不会操作或操作不熟而产生焦虑,疑惑,沮丧或是恐惧(注意:存在一种负面情绪既符合题述)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一般
比较不符合
完全不符合
14. 您如何缓解对图书数字信息技术使用的负面情绪(5级打分,5=完全符合,4=比较符合,3=既符合又不符合,2=不大符合,1=完全不符合)
和同事讨论
自己上网查看相关课程
自己上网查询相关文字指南
查询相关书籍
本校图书馆网站搜索相关指南
其他高校图书馆网站搜索指南
其他
15. 平均来说,您使用下列平台进行学术资源检索的频率如何?
每天都用
一周2-3次
一周一次
一月一次
几乎不用
海外社交软件(如 twitter,LinkedIn)
国内搜索引擎(如 百度 360)
海外搜索引擎(如 Google,Google Scholar)
综合数据库(如 WoS,EI,CNKI)
本专业数据库(如 PubMed,IEEE)
国内社交软件(如微信,微博)
开放数据库(如,arXiv)
16. 您如何获得文献?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一般
比较不符合
完全不符合
学校图书馆
网上免费资源
其他机构的图书馆
团队订购
个人订购
17. 您如何做到在所属学科掌握前沿研究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一般
比较不符合
完全不符合
通过期刊跟踪领域内的top学者
通过社交网络跟踪top学者
不时地查看新发表期刊
不时地查看综合数据库(如 WOS)
不时地查看本专业数据库
不时地查看预出版数据库
参加会议和研讨会
与同事交谈
订阅相关推送
18. 您使用社交媒体多大程度上是为达到以下目的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一般
比较不符合
完全不符合
分享研究
沟通交流
查询信息、获取资讯
阅读
娱乐
购物
19. 您认为下列哪些是不道德的学术行为
抄袭
一个研究拆分成几篇文章出版
重复发表
过度自引
伪造数据
引用别人的数据
作者署名原则不规范
与期刊编辑合作
对别人的数据进行二次加工
对别人在预出版数据库的文章进行改编投稿期刊
20. 您认为在您的职业生涯研究过程中,从事以下活动有多重要?
非常重要
比较重要
一般
比较不重要
一点都不重要
在同行评议的期刊上发表文章和/或出版专著
建立一个专业人脉网络
掌握新的研究技能和方法
在专业会议上发表论文
获得教学/授课经验
培养更多的学生
培养“少而精”的学生
与政府/相关部门接触
与社会/市场接触
与期刊编辑接触
向公众传播您的研究
本问卷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您的参与!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