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0日随堂测验
1. 教育从来不是公平的,其背后存在着很大的利益关系,使师生对自己周围的教育环境敏感起来。这是( )的观点。
A. 文化教育学
B.批判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 制度教育学
2. 模仿、理论、练习是( )提出的教学过程的理论。
A. 孔子
B.昆体良
C.思孟学派
D. 夸美纽斯
3.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的这句话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
A. 以人为本
B.教育反思
C.有教无类
D. 情境教学
4. 下列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
A. 爱伦凯——进步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B. 洛克——自然教育思想
C. 卢梭——绅士教育思想
D. 蔡元培——二十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创始者
5. 苏格拉底对教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方面。
A. 教学内容
B.教师观
C.学生观
D. 教学法
6. 最早把自然科学纳入教学内容的是( )。
A. 儒家
B.道家
C.法家
D. 墨家
7. 我国古代最早成体系的教育学作品是( )。
A.《学记》
B.《论语》
C.《中庸》
D.《大学》
8.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提出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
A. 循序渐进思想
B.教学中心地位思想
C.教学相长思想
D. 教育战略地位思想
9. 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 )。
A. 晏阳初
B.梁漱溟
C.黄炎培
D. 陶行知
10. 从教育对人的地位的提升的角度讲,孟子的“性善论”是( )。
A. 发现人的价值
B.发掘人的潜能
C.发挥人的力量
D. 发展人的个性
11. 关于孔子,表述正确的观点是( )。
A. 法家学派的创始人
B. 著有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学记》
C. 秦国时期最伟大的教育家
D. 我国私人办学的创始人
12. 按照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孔子将人分为四类,但其自认为属于四种中的( )。
A. 生而知之
B.学而知之
C.困而知之
D. 困而不学
13. 亚里士多德区分了三种生命行为,即营养、欲望与思维,只有人类兼有三种生命行为,不仅具有植物与动物的所有生命行为,还能够( )。
A. 生长与繁殖
B.有感觉
C.产生希望与感情
D. 理性思考与判断
14. 主张在“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的教育家是( )。
A. 黄炎培
B.陶行知
C.章炳麟
D. 张伯苓
15. 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这主要说明教育具有( )。
A. 政治功能
B. 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 人口功能
16. “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这是近代教育家( )的名言。
A. 晏阳初
B.陶行知
C.陈鹤琴
D. 布卢姆
17.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作是( )。
A.《乌托邦》
B.《政治学》
C.《理想国》
D.《巨人传》
18. 陶行知在创办晓庄师范学校时提出了( )。
A. 艺友制
B.小先生制
C.导生制
D. 道尔顿制
19. 下列对于《学记》中的语句所含有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
A.《学记》中的“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学记》中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体现了教学要运用谈话法
C.《学记》中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D.《学记》中的“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体现了教育和文化的关系
20. 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家是( )。
A. 陶行知
B.黄炎培
C.蔡元培
D. 杨贤江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