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属空保大队十五班组岗位练兵业务理论知识考试

满分150分,共30题
基本信息:
姓名:
员工号:
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应当依照国务院制定的公共航空运输安全保卫规定,制定( )方案,并报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备案。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致人重伤、伤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 )
旅客张某酒后乘坐某航班,飞行中与邻座的旅客发生争吵,不停乘务员劝阻。并殴打乘务员,导致客舱内大乱,飞机几乎失去配载平衡。张某的行为构成( )
2015年2月12日,旅客朴某乘坐某航航班,坐在靠近应急舱门的座位。朴某登机后,乘务员专门向朴某讲解说明了应急舱门的重要性,告知其非紧急情况不能打开。航班关闭舱门飞机滑行38米时,朴某擅自将其座位附近的应急舱门打开,致使该应急舱门的充气滑梯释放弹出。机组人员发现后,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最终该航班延误近4小时,造成经济损失人民币3、4万元。朴某的行为构成( )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 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 )。
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乘坐民航班机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 )约束至酒醒
盗窃、损坏、擅自移动使用中的航空设施,或者强行进入航空器驾驶舱的,应处( )
以下人员和物品中,按照规定应予以免检的包括:( )
如果飞行值勤期的终止地点所在时区与机组成员的基地所在时区之间有6个或者6个小时以上的时差,则当机组成员回到基地以后,合格证持有人必须为其安排一个至少连续( )的休息期。
押解犯罪嫌疑人遵循( )原则。
机上发生盗窃后,如果涉及财务交接的应当面清点,双方签字,建议有( )在场
发生机上案(事)件,在收集证据材料时,应遵循( )原则,不得侵犯当事人、证人的权益,避免泄露相关信息。
机上出现严重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情况紧急或无法与机长联系时应当( ),严格依法处置。
在空中,机组人员直接发现炸弹威胁的,( )应立即对其做好监控,并告知身边的其他机组成员立即向机长和空警、安全员报告。
根据我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的规定,机场内禁止的行为是( )
根据1963年东京公约的规定,因行使治安权予以免责的人员包括( )。
2001年6月15日,上合组织确定的三股势力是( )
《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工作规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公共航空运输企业从事公共航空旅客运输的航空器飞行中( )的安全保卫工作。
除下列人员外,任何人不得进入飞行中的航空器驾驶舱:( )
《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工作规则》中的机组人员是指在飞行期间在航空器上执行任务的航空人员包括:( )
以下行为中,属于扰乱行为的是()
非法干扰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 )
押解犯罪嫌疑人不得与重要旅客乘机,这里所指的重要旅客包括:()
参加乘务长组织的航前协同会时,航空安全员应准备及通报以下内容:( )
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国家保密规定和有关法律,涉及( )的记录仪信息,应当按照法律和保密工作的有关规定和权限进行处理。
机组成员在机长领导和授权下,共同制定处置方案,方案内容包括( )
处置非法干扰案事件使,应特别加强处置现场的控制,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
1963年东京公约是第一个对劫持航空器犯罪作出规定的国际公约,但它并不专门针对劫机犯罪。
1970年海牙公约首次正式提出了对于劫机犯罪的“或引渡或起诉”的原则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