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属空保大队十五班组岗位练兵业务理论知识考试
满分150分,共30题
基本信息:
姓名:
员工号:
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应当依照国务院制定的公共航空运输安全保卫规定,制定( )方案,并报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备案。
A、旅客运输
B、客票销售
C、安全保卫
D、航班延误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致人重伤、伤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 )
A、无期徒刑
B、死刑
C、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D、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旅客张某酒后乘坐某航班,飞行中与邻座的旅客发生争吵,不停乘务员劝阻。并殴打乘务员,导致客舱内大乱,飞机几乎失去配载平衡。张某的行为构成( )
A、重大飞行事故罪
B、故意伤害罪
C、劫持航空器罪
D、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
2015年2月12日,旅客朴某乘坐某航航班,坐在靠近应急舱门的座位。朴某登机后,乘务员专门向朴某讲解说明了应急舱门的重要性,告知其非紧急情况不能打开。航班关闭舱门飞机滑行38米时,朴某擅自将其座位附近的应急舱门打开,致使该应急舱门的充气滑梯释放弹出。机组人员发现后,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最终该航班延误近4小时,造成经济损失人民币3、4万元。朴某的行为构成( )
A、破坏交通工具罪
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故意毁坏财物罪
D、危及飞行安全罪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 处罚。
A、免予
B、从轻
C、减轻
D、从轻或者减轻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 )。
A、从轻处罚
B、减轻处罚
C、免予处罚
D、给予处罚
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乘坐民航班机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 )约束至酒醒
A、使用警具
B、采取保护性措施
C、使用手铐或脚镣
D、采取强制性措施
盗窃、损坏、擅自移动使用中的航空设施,或者强行进入航空器驾驶舱的,应处( )
A、警告
B、500元以下罚款
C、五日以下拘留
D、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以下人员和物品中,按照规定应予以免检的包括:( )
A、外交邮袋
B、外国元首的警卫
C、保密物品
D、机组人员
如果飞行值勤期的终止地点所在时区与机组成员的基地所在时区之间有6个或者6个小时以上的时差,则当机组成员回到基地以后,合格证持有人必须为其安排一个至少连续( )的休息期。
A、24小时
B、36小时
C、48小时
D、12小时
押解犯罪嫌疑人遵循( )原则。
A、“先登机,后下机”
B、“后登机,先下机”
C、“先登机,同时下机”
D、“同时登机,后下机”
机上发生盗窃后,如果涉及财务交接的应当面清点,双方签字,建议有( )在场
A、航空安全员
B、乘务长
C、盗窃行为人
D、第三方见证人
发生机上案(事)件,在收集证据材料时,应遵循( )原则,不得侵犯当事人、证人的权益,避免泄露相关信息。
A、强制
B、威胁
C、恐吓
D、旅客自愿
机上出现严重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情况紧急或无法与机长联系时应当( ),严格依法处置。
A、立即与乘务长联系
B、立即联系地面
C、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方案
D、立即发动群众
在空中,机组人员直接发现炸弹威胁的,( )应立即对其做好监控,并告知身边的其他机组成员立即向机长和空警、安全员报告。
A、最先发现者
B、所有发现者
C、乘务长
D、机务人员
根据我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的规定,机场内禁止的行为是( )
A、在机场控制区内狩猎、放牧、晾晒谷物、教练驾驶车辆
B、强行登、占航空器
C、随意穿越航空器跑道、滑行道
D、谎报险情,制造混乱
根据1963年东京公约的规定,因行使治安权予以免责的人员包括( )。
A、机长及其他机组人员
B、机上旅客
C、航空器所有人、航空器经营人
D、为其利益而进行此次飞行的包机人、租机人
2001年6月15日,上合组织确定的三股势力是( )
A、暴力恐怖势力
B、民族分裂势力
C、宗教极端势力
D、个人报复势力
《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工作规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公共航空运输企业从事公共航空旅客运输的航空器飞行中( )的安全保卫工作。
A、客舱
B、驾驶舱
C、电子舱
D、货舱
除下列人员外,任何人不得进入飞行中的航空器驾驶舱:( )
A、机组成员
B、正在执行任务的民航局或者地区管理局的监察员或委任代表
C、经机长允许,并经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特别批准的其他人员
D、经机长允许的内部旅客
《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工作规则》中的机组人员是指在飞行期间在航空器上执行任务的航空人员包括:( )
A、飞行员
B、乘务员、
C、航空安全员
D、其他空勤人员
以下行为中,属于扰乱行为的是()
A、打架斗殴,寻衅滋事
B、性骚扰
C、使用明火或吸烟
D、强行闯入航空器
非法干扰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 )
A、非法劫持航空器
B、毁坏使用中的航空器
C、在航空器上扣留人质
D、将武器或危险装置或材料带入航空器
押解犯罪嫌疑人不得与重要旅客乘机,这里所指的重要旅客包括:()
A、省、部级(含副职)以上负责人
B、军队在职正军职少将以上的负责人
C、公使、大使及外交使节
D、航空公司领导
参加乘务长组织的航前协同会时,航空安全员应准备及通报以下内容:( )
A、派遣等级、安全员配备情况。
B、航空器客舱安保检查重点。
C、空防形势及空防预案、人员分工及紧急联络方式。
D、了解加入机组人员、重要客人、被押解或被遣返人员等特殊旅客乘机信息。
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国家保密规定和有关法律,涉及( )的记录仪信息,应当按照法律和保密工作的有关规定和权限进行处理。
A、国家秘密
B、商业秘密
C、个人隐私
D、客舱服务
机组成员在机长领导和授权下,共同制定处置方案,方案内容包括( )
A、处置措施
B、人员分工
C、可利用资源
D、行动暗语、手势等
处置非法干扰案事件使,应特别加强处置现场的控制,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
A、提供客舱服务
B、控制客舱秩序
C、全程监控非法干扰行为人
D、妥善处置危险品
1963年东京公约是第一个对劫持航空器犯罪作出规定的国际公约,但它并不专门针对劫机犯罪。
对
错
1970年海牙公约首次正式提出了对于劫机犯罪的“或引渡或起诉”的原则
对
错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