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全生产月知识考试竞赛

您的姓名:
1、2023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为( )。
2、根据法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一般情况下,对新从业人员要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3、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
4、从业人员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岗位操作规程,但未遵守而造成事故的,行为人应负()责任,有关负责人应负管理责任。
5.在高温场所,作业人员出现体温在 39℃以上,突然昏倒,皮肤干热、无汗等症状,应该判定其为()。
6、企业安全生产制度规定,管生产必须管()。
7、凡在()以上悬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若悬空作业点没有挂安全带的条件时,施工负责人应设置安全拉绳或安全栏杆等。
8、()主要用于防止由于间接接触和直接接触引起的单相触电事故,是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一种保护装置。
9、任何单位或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10、安全标志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
11、下列哪些物品不属于劳动防护用品()。
12、一旦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采取()措施。
13、安全带的正确挂扣应该是()。
14、使用消防灭火器灭火时,人的站立位置应是()。
15、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基本制度是()。
16、以下几种逃生方法哪种是不正确的是()。
17、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18、在雷雨天,不要走进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米。
19、扑救可燃油类气体火灾,应()灭火。
20、《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它不安全因素,应当()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21、如果有化学品进入眼睛,应立即()。
22、扑灭毒害性、腐蚀性或燃烧产物毒害性较强的易燃液体火灾扑救人员必须佩戴(),采取防护措施。
23、逃生中以湿毛巾掩口鼻呼吸,降低身姿,可以()。
24、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可燃物质,有(),有点火源。
25、影响人的安全行为的环境因素是()。
26、()是事故发生后的第一要务。
27、剧毒化学品必须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
28、生产过程中,乙醇的危害表现为()。
29、下列化学品中()属于易制毒化学品的有。
30、依据《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防护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确保职业中毒危害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运行。
31、处理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是指()。
32、安全生产的目的包括()。
33、危险源辨识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目的是()。
34、诊断和确认职业病的基本依据是()。
35、制止“三违”是指制止()。
36、三级安全教育是指()。
37、安全生产五要素是安全责任、()。
38、建筑施工安全“三宝”是()。
39、尘肺病的早期主要症状是()。
40、从业人员有哪些权利()。
41、发生可燃气体火灾时,若将火焰扑灭但没有切断可燃气体的供给,会发生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危险。
42、粉尘危害的控制措施主要有湿式作业和密闭、通风、除尘系统。
43、火灾致人死亡大部分是因为烟窒息,所以穿过烟雾弥漫的走廊时,最好有防毒面具,或者湿毛布,即使于毛巾也好,捂严口鼻。
44、氧气瓶和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应少于5米。
45、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并系好下颚带,没有下颚带的安全帽也允许使用。
46、在使用手电钻、电砂轮等手持电动工具时,为保证安全,应该装设漏电保护器。
47、公司待岗、转岗、换岗的员工,在从头上岗前一定接受安全生产培训。
48、安全带能够接长使用。
49、建设工程的安全设备应该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入生产和使用,即“三同时”。
50、为了不让闲杂人进入车间,单位能够将车间出口予以拥塞。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