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保测试二(含解析)

1. 您的姓名:
2. 微机保护采样频率越高,越能真实反应被采样信号。
3. 微机保护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电压形成、模拟滤波器、采样保持、多路转换、模数转换等功能模块。()
4. 微机保护的特性和功能主要由硬件决定。()
5. 零序电流的大小不仅与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的种类有关,而且与系统运行方式有关。()
6. 三段式零序电流保护中第III段为限时零序电流速断保护。()
7. 三段式零序电流保护中第I段为瞬时零序电流速断保护。()
8.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非故障相零序电流方向为由母线流向线路。()
9. 用于反应本线路瞬时电流速断保护范围以外的故障,同时作为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后备的保护为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10.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不必立即跳闸,可以连续运行1-2小时。()
11. 本线路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与下级线路瞬时电流速断保护范围有重叠区,当在重叠区发生故障时将由前者动作跳闸。()
12.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在本线路和相邻线路保护范围发生短路时只有瞬时电流速断保护拒动才起动。()
13. 本线路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动作电流的整定原则为与本线路瞬时电流速断保护配合。()
14.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在外部故障切除后应可靠返回。()
15. 零序电流III段保护为线路接地故障的近后备保护和远后备保护。()
16.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对负荷存在电动机时应考虑自起动过程中造成的负荷电流增大。()
17. 电力系统容量超过被供电系统容量50倍时可视为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
18. 变电站中将交流一次侧高电压转换成二次电压,供给控制、测量、保护等二次设备使用的电气设备是电流互感器。()
19. 规程规定:6-10kV电网中接地电流大于30A时,中性点接地方式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
20. 电力系统发生短路后由于回路中存在电感,导致电流不能突变,因此在电流变化的过渡过程中将出现非周期分量电流。()
21.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是指电力系统中发电机或变压器的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22. 电力系统中至少有一个中性点直接与接地设施相连接的接地方式称为中性点直接接地。()
23. 中性点采用电阻接地时可以避免中性点接消弧线圈带来的谐振过电压。()
24. 负荷开关是既能关合、承载、开断运行回路的负荷电流,又能关合、承载、开断短路等异常电流的开关设备。()
25.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需要立即停电。()
26.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是指电力系统中性点不接地。()
27. 变电站是把各种天然能源转换成电能的工厂。()
28. 电力系统发生不对称短路,正序分量与负序分量相序相同。()
29. 分立元件构成的继电保护二次接线图,展开式原理图中负电源采用的标号为102,202等。()
30. 从屏背面看,屏内安装设备接线所需的各类端子排列,表明屏内设备连接与屏顶设备、屏外设备连接关系的图纸为屏背面接线图。()
31. 直流系统的绝缘监察主要是对地绝缘监视。()
32.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不能装设熔断器,不设置切换回路,防止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开路。()
33. 断路器控制回路中,操作电源电压为110V或220V称为强电控制。()
34. 继电保护二次接线图中,展开式原理接线图简称展开图。()
35. 理想电流互感器,励磁电流等于负荷电流。()
36. 电动机容量在5MW及以上时,纵差动保护采用三相式接线。()
37. 电动机的外部发生两相短路,电动机的正序电流等于负序电流。()
38. 电动机纵差动保护中还设有差动电流速断保护,动作电流一般可取1-2倍额定电流。()
39. 电动机堵转保护采用零序电流构成。()
40. 电动机电流速断保护低定值按照躲过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动机的最大起动电流,以及外部三相短路故障时电动机向外提供的最大反馈电流整定。()
41. 电动机单相接地故障的自然接地电流(未补偿过的电流)大于5A时需装设低电压保护。()
42. 电动机堵转保护动作后,作用于信号。
43. 电动机的过负荷保护简化时可以采用定时限特性的过负荷保护。()
44. 装设低电压保护的电动机,在供电电压升高时切除。()
45. 对于反应故障参数上升而动作的过量继电保护装置,灵敏度计算为保护范围末发生金属性短路时故障参数最小计算值除以保护装置的动作参数。()
46. 流继电器的文字符号表示为KA。
47. 继电保护在需要动作时不拒动,不需要动作时不误动是指保护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48. 由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原理可知,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大于1。()
49. 低压母线分段备自投接线的动作过程描述为主供电源失电,跳开主供电源断路器,在确认跳闸并判断备用电源正常运行时闭合分段断路器。()
50.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工作时,当备用电源无压时,备自投装置不应动作。()
51. 按电压降低自动减负荷装置采用分级动作,阻止电压降低,避免发生电压崩溃而造成大停电事故。()
52. 按电压降低自动减负荷装置的低电压元件的整定值应低于电压崩溃的临界电压,并留有一定的裕度。()
53. 在任何情况下,自动重合闸的动作次数应符合预先规定的次数。()
54. 自动重合闸装置按照重合闸的动作次数可分为综合重合闸和二次(多次)重合闸。()
55. 自动重合闸采用操作系统的液压过低闭锁时,如断路器动作后液压过低,自动重合闸将不应动作。()
56. 变压器低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由电流元件、电压元件和时间元件构成。
57. 变压器零序过电压保护由电流元件和时间元件构成。()
58. 变压器主保护包括过负荷保护、纵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等。()
59. 变压器零序电流保护用于反应变压器高压侧系统的接地故障。()
60. 跌落式熔断器在短路电流通过时熔丝熔断,熔丝管在重力作用下跌落,断开一次系统。()
61. 变压器发生故障后,应该立即将变压器从系统中切除。()
62. 变压器油箱外故障包括引出线上的相间短路、引出线的套管闪络故障及套管破碎通过外壳发生的单相接地故障等。()
63. 变压器保护中过电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为变压器的后备保护。()
64. 扑灭火灾时,灭火人员应站在下风侧进行灭火。()
65. 断电灭火紧急切断带电线路导线时,剪断的位置应选择在电源方向的支持物附近。()
66. 合理的规章制度是保障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工矿企业等单位有条件的应该建立适合自已情况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67. 国家规定要求:从事电气作业的电工,必须接受国家规定的机构培训、经考核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68. 在电气施工中,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安装电气线路时应根据实际情况以方便使用者的原则来安装。
69. 旋转电机发生火灾时,禁止使用干粉灭火器和干沙直接灭火。
70. 只有在完全切断电源后才可用水灭火。()
71. 电火花、电弧的温度很高,不仅能引起可燃物燃烧,还能使金属熔化、飞溅,构成危险的火源。()
72. 微机保护是指将()等作为核心部件构成的继电保护。
73. 从故障切除时间考虑,原则上继电保护动作时间应()。
74. 绝缘监视装置反应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动作后接通信号回路,给出接地故障信号。
75. 三段式零序电流保护加装()元件后,构成三段式零序方向电流保护。
76. 零序电流III段保护动作电流的整定原则为()。
77.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接地电流为()。
78. 短路全电流中的最大瞬时值称为()。
79. 我国低压配电网的电压等级为()。
80. 低压配电网中所有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接公共保护线PE,或接公共保护中性线PEN的系统称为()。
81. 电力系统发生不对称短路,各相序电流中()的三相大小相等,相位相同。
82. 电力系统发生不对称短路,各相序电流中()的三相大小相等,相位相同。
83. 某变电站负荷出线采用电流三段保护,其互感器应采用()。
84. 中央事故音响信号利用“不对应”原则起动,即()时启动事故音响。
85. 当电流互感器以一次电流从某端流入,二次电流从按减极性原则标注规定正方向的同名端流出时,则电流互感器一次、二次电流相位()。
86. 电动机装设过电压保护,当三个相间电压均高于整定值时,保护()。
87. 高压电动机通常装设纵差动保护或()、负序电流保护、起动时间过长保护、过热保护、堵转保护、过电流保护、单相接地保护、低电压保护等。
88. 电动机在起动过程中或运行中发生堵转,电流将()。
89. 电动机的外部发生两相短路,电动机的正序电流()负序电流。
90. 对于反应故障参数降低而动作的欠量继电保护装置,灵敏度计算为()。
91. 电力系统出现过负荷属于()。
92. 运行统计资料表明,线路重合闸成功率很高,约为()。
93. 在电力系统事故情况下,可能出现较大的()缺额,造成电力系统频率较大幅度下降。
94. 自动重合闸实质上是通过将非正常跳开的断路器试探性合闸,实现线路上发生()故障时自动恢复运行。
95. 常用的变压器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有过电流保护、()、复合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负序过电流保护、阻抗保护等。
96. 变压器电流速断保护作为变压器的主保护,动作时间为()。
97. 变压器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动作时限与()配合,按阶梯原则整定。
98. 在运行中,电流的热量和电火花或()等都是电气火灾的直接原因。
99. 在检修变压器,要装设接地线时,应()。
100.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每年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101. 我国规定的交流安全电压为()。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