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土壤普查题库
题库为“三普模拟考题整合校对最终”整理,便于同事们操作学习。
1.下列属于大地形的是()。
A:山地;
B:洪积平原;
C:丘陵;
D:陡坡
1.下列属于大地形的是()。
A:山地;
B:洪积平原;
C:丘陵;
D:陡坡
2.下列属于耕地利用状况需要填写信息的是()。
A:作物类型
B:肥料类型
C:肥料施用量;
D:产量水平
3 在外业调查的“侵蚀类型”的信息采集中,属于“水蚀”特征的是()。
A:以溅蚀和薄层漫流均匀剥蚀地表的现象;
B:细小股流刻划地表形成的纹状细沟,深度与宽度均小于20cm,常因耕种而消失;
C:较大股流切割地面形成的侵蚀沟,其深度一般在 1m 以内:
D:在重力和水的综合作用下发生的士体下坠或位移的侵蚀现象,包括崩塌、滑坡崩岗、泄溜等
4 下列属于“丘陵山地起伏”地形部位的类型有()。
A:坡麓
B:上坡
C:中坡;
D:下坡。
5 外业调查信息采集时,下列属于“地表特征”的信息是()
A:侵蚀;
B:母岩母质;
C:地表砾石 ;
D:基岩出露。
6 外业调查中,下列属于表层土壤调查需要采集的样品类型有()。
A:表层容重样品;
B:表层水稳性大团聚体样品
C:纸盒标本样品;
D:剖面发生层分析样品
7 剖面挖掘应遵循以下原则()。
A:基于若干观察剖面反复核查而确认的剖面挖掘地点,应该在景观部位、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面具有代表性
B:观察面应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避免出现阴影遮挡.
C:观察面上部严禁人员走动或堆置物品以防止士壤压实或士壤物质发生位移而干扰观察和采样。
D:挖出的表士和心底土应分开堆放于士坑的左右两侧,观察完成后按土层原次序回填,以保持表层土壤的地力水平。
8 拍摄的剖面照片包括()。
A:全剖面照片
B:各个发生层照片
C:局部新生体、侵入体或士壤动物活动痕迹照片
D:工程建设照片
9.土壤发生层的形态学特征观察包括()
A:发生层性状
B:颜色
C:干湿状况
D:根系
E:质地、结构
10.土层间的过渡形式包括( ABCD
A:平滑
B:波状
c:不规则
D:间断
11土壤结构体形状主要包括()
A:片状
B:棱柱状
C:粒状
D:团块状
12下列哪一个角度范围对应的坡向为”西南"方向()
A:113-158
B:68-113
C:158-203
D:203-248
若采样时,样点所在田块小麦刚收获,玉米还未播种,那么这个田块的当季作物应填(B)
A:小麦和玉米 B:小麦 c:玉米 D:小麦或玉米任选一种
在电子围栏内应选择哪个位置记录实际表层调查样点的经纬度(A)
A:在电子围栏内以梅花法等方法确定的混样点的中心点 B:在电子围栏内的中心位置 C:必须在预设样点位置 D:在电子围栏内任意位置
19.下列成土母质中,通常情况下层理特征最明显的是(C)
A:洪积物
B:残积物
c:冲积物
D:坡积物
20.每个草地样点表层士壤容重样品应该取几个平行样()
A:1个
B:2个
C:4个
D:3个
21.表层士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样品的风干重采样量要求不低于()
A:5公斤
B:2公斤
C:3公斤
D:4公斤
22.位于丘陵坡顶的样点对应的成士母质类型一般应是()
A:残积物
B:冲积物
c:洪积物
D:坡积物
23.若样点所在田块近5个熟制年度内,有3年是小麦-玉米轮作,有2年是小麦-红薯轮作,那么这个田块的作物轮作制度变更应填()
A:小麦-玉米-小麦-红薯
B:小麦-玉米
C:小麦-红薯
D:花生-红薯
24.下列哪项属于东北平原常见的作物熟制类型()
A:两年三熟
B:一年三熟
C:一年一熟
D:一年两熟
若样点位于一年三熟的熟制区,每年休耕1季,该样点近5个熟制年度的休耕总频次为(B)
A:15次 B:5次 C:0次 D:10次
表层士壤样点的电子围栏半径限定为(C)
A:20米 B:200米 C:100米 D:50米
27.调查田间道路时,生产路的路面宽度为()
A:小于5米
B:3米~6米
C:小于3米
D:小于6米
28 下列成士母质中,哪种未经过搬运()
A:坡积物
B:洪积物
c:冲积物
D:残积物
29针对作物产量的调查,错误的是()
A:填报样点所在田块近5年的平均产量
B:记录作物产量时,需明确计产形式
C:填报样点所在田块近1个熟制年度内不同作物的产量
D:针对一年两熟,需要分别记录两季作物的产量
30若海南省蔬菜地样点一年收获五季蔬菜,则作物熟制可填报为()
A:一年五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四熟
D:一年三熟
31下列哪种是我国南方丘陵区最容易最普遍出现的土壤侵蚀类型()
A:水蚀
B:冻融侵蚀
C:风蚀
D:水蚀和冻融复合侵蚀
32 若样点位于山前区域,且样点所在位置的士壤中含有的砾石大小不一、磨圆度不高、分选性差,该样点的成土母质一般应是(C)
A:残积物
B:风积物
c:洪积物
D:坡积物
33.下列属于轻度沙化特征的是()
A:沙生植物仅存少量,见半流动沙丘
B:沙生植物为主要伴生种,见固定沙丘
C:沙生植物为优势种,见半固定沙丘
D:沙生植物为一般伴生种,未见沙丘
34 关于表层土壤调查,混样点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田块过小,混样点可分布于不同田块
B:要求所有混样点须均匀分布于同一个田块或样地
C:一般要求混样点两两间隔在15m以上
D:每个样点的混样点数量为5-15
35 关于设施菜地景观照拍摄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必走出大棚或温室拍摄近景和远景相结合的信息
B:除在大棚或温室内拍摄外,还需走出大棚或温室,在样点附近的视野开阔处拍摄近景和远景相结合的信息
C:在大棚或温室内,拍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景观照即可
D:在大棚或温室外拍摄时,需将样点所在位置纳入取景框下半部分的中心处
36.下列属于成士母质类型的是()
A:花岗岩
B:残积物
C:冲积物
D:坡积物
37蔬菜地可分为下列哪些类型()
A:日光温室蔬菜地
B:玻璃温室蔬菜地
C:塑料大棚蔬菜地
D:露天蔬菜地
38下列哪些属于非豆科绿肥作物()
A:二月兰
B:首宿
C:油菜
D:蚕豆
39 下列哪些肥料中含有化学磷肥()
A:尿素
B:硫酸钾
C:磷酸二按
D:有机-无机复混肥
40.针对施肥管理调查,做法错误的是()
A:针对一年两熟,仅填报一季作物的施肥情况即可
B:养分总用量通过肥料实物用量和有效养分含量计算得到
C:针对果园间种农作物的情况,需分别记录不同作物的施肥情况
D:针对一年三熟,仅填报一季作物的施肥情况即可
41 开展外业调查采样一般选择下列哪个时段()
A:果园样点应在刚施肥后
B:耕地样点应在播种和施肥前或在作物收割后
C:果园样点应在果品采摘后至施肥前
D:耕地样点应在刚刚播种和施肥后
42 关于园地景观照拍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园地外拍摄时,需将样点所在位置纳入取景框下半部分的中心处
B:在园地内,拍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景观照即可
C:除在园地内拍摄外,还需走出园地,在样点附近的视野开阔处拍摄近景和远景相结合的信息
D:不必走出园地拍摄,近景和远景相结合的信息
43下列关于士地利用变更调查的做法正确的是()
A:若存在变更,也可不填报变更情况
B:若存在多次变更,均需填报
C:若存在变更,则需要分别填报2000年.变更年份、调查年份的二级类名称
D:首先调查2000年至今是否存在士地利用级类间的变更
44下列哪些施肥调查的做法是正确的()
A:调查样点所在田块近1个熟制年度不同作物施用的肥料情况
B:填报肥料的具体种类
C:调查样点所在田块近5年施用的肥料情
D:填报肥料实物用量、有效养分含量和养分总用量
45 关于轮作制度填报,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华北平原通常按先小麦、后玉米的顺序填报
B:针对一年三熟,按自然年内作物的收获时序进行填报
C:华北平原通常按先玉米、后小麦的顺序填报
D:针对一年两熟,按自然年内作物的播种时序进行填报
46 关于表层土壤容重样品采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临近的三个混样点分别采集一个土壤容重平行样品
B:以梅花法的中心混样点为中心选择包含中心点的三个临近的混样点
C:当砾石丰度超过20%时,不采集士壤容重样品
D:三个土壤容重平行样品采集后混合成1个样品
47 下述哪些成士环境主要从局地尺度影响土壤类型()
A:气候
B:母质
C:地形
D:时间
48 下列关于耕地样点所在田块秸秆还田比例估算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害分作物填报还田比例
B:若是油菜-水稻轮作,则需分别填报油菜和水稻各自还田比例
c:需调查近1个熟制年度内秸秆还田比例
D:高留茬秸秆量需计入还田比例
49 关于景观照片拍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需拍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景观照
B:林地中拍摄时如果视野遮挡严重,也不必考虑在林地外围拍摄
c:景观照片拍摄时,如果未聚焦也无所谓
D:要融合远景与近景
51 施肥调查时,农户施用的下列哪些肥料需计入化学氮肥用量()
A:氮磷钾复合肥
B:鸡粪
c:有机-无机复混肥
D:尿素
52 下列关于坡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A:坡度对丘陵山区士壤的影响很小,可不调查
B:若样点处于梯田,则不需要测量坡度
C:若样点处于梯田,则坡度记录为0度
D:指所处地形部位的整体坡度
53 填报耕地样点作物产量水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近1个熟制年度内种植的是小麦与水稻,则需分别填报小麦亩产和水稻亩产
B:不需要分作物填报
C:若近1个熟制年度内种植的是小麦与玉米,则需分别填报小麦亩产和玉米亩产
D:需要分作物填报
54 下列关于山地和丘陵的描述,准确的是()
A:低山的绝对高程大于500米,但小于1000米
B:丘陵的绝对高程高于1000米
C:低丘的相对高差大于200米,但小于500米
D:山地的绝对高程高于500米
55 若预设表层样点未通过局地代表性核查,列关于样点现场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则上必须在同一士壤图范围内调整
B:丘陵区可在以预设样点为起点的200米范围内调整样点
C:样点现场调整不需要上报省级士壤普查办
D:平原区可在以预设样点为起点的300米范围内调整样点
56 关于耕地样点耕作层厚度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拍摄混样点照片时,需反映耕作层厚度
B:耕作层厚度是多点的平均值
C:至少调查三个混样点的耕作层厚度
D:仅记录一个混样点的耕作层厚度即可
57 关于基岩出露和地表砾石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表砾石易于移动
B:出露的基岩是根植于士壤深处无法移动
c:出露的基岩易于移动
D:地表砾石根植于士壤深处,无法移动
58.开展盐碱地调查采样一般选择下列那个时段()
A:尽可能选在旱季
B:可选在雨后1-2天内
c:可选在灌溉后一周内
D:应尽可能选择在返盐季
59 耕地样点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样品采样深度范围为()
A:0-30厘米
B:0-10厘米
C:以耕作层厚度而定
D:0-20厘米
60 若样点位于山前区域,且样点所在位置的土壤中含有的砾石大小不一、磨圆度不高、分选性差,该样点的成土母质一般应是()
A:风积物
B:坡积物
C:残积物
D:洪积物
61 下列坡型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A:直坡
B:凹坡
c:凸坡
D:平坡
62.下列成土母质中,通常情况下层理特征最明显的是()
A:洪积物
B:残积物
C:坡积物
D:冲积物
63 每个园地样点表层士壤容重样品下列关于盐碱地或渍水样品应该取几个平行样()
A:4个
B:1个
C:2个
D:3个
64.在调查耕地样点耕作层厚度时,耕作层的下限是()
A:有效士层的下界面
B:障碍层上界面
C:犁底层上界面
D:根系能够达到的实际深度下限
65 若样点所在田块近5个熟制年度内,有3年是小麦-水稻轮作,有2年是油菜-水稻轮作,那么这个田块的作物轮作制度应填()
A:油菜 - 水稻
B:水稻
C:小麦 - 水稻
D:小麦 - 水稻 - 油菜 - 水稻
66 表层土壤混合样品的风千重采样量要求不低于()
A:2公斤
B:6公斤
C:4公斤
D:3公斤
67 园地样点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样品采样深度范围为()
A:0-20厘米
B:0-30厘米
C:0-10厘米
D:0-40厘米
68 下列哪项属于东北平原常见的作物熟制类型()
A:一年三熟
B:两年三熟
C: 一年一熟
D:一年两熟
69.下列哪项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常见的作物熟制类型()
A:一年两熟
B:一年四熟
C:一年三熟
D:一年一熟
70.位于丘陵坡顶的样点对应的成土母质类型一般应是()
A:洪积物
B:坡积物
c:冲积物
D:残积物
71 在电子围栏内应选择哪个位置记录实际表层调查样点的经纬度()
A:在电子围栏内任意位置
B:必须在预设样点位置
C:在电子围栏内以梅花法等方法确定的混样点的中心点
D:在电子围栏内的中心位置
72.若该样点设为检测平行样,则表层士壤混合样品应取几份()
A:2份
B:1份
C:4份
D:3份
73 下列关于盐碱士或渍水样品采集后放入样品袋的做法,最合适的是()
A:一般直接装入布袋
B:先装入布袋,再套一层布袋
C:先装入布袋,再用塑料自封袋封装布袋
D:先装入塑料自封袋,再装入布袋
74下列属于轻度沙化特征的是()
A:沙生植物为一般伴生种,未见沙丘
B:沙生植物仅存少量,见半流动沙丘
c:沙生植物为优势种,见半固定沙丘
D:沙生植物为主要伴生种,见固定沙丘
75.若样点所在田块近5个熟制年度内,有3年是小麦-玉米轮作,有2年是小麦 红薯轮作,那么这个田块的作物轮作制度变更应填()
A:花生-红薯
B:小麦-红薯
C:小麦-玉米-小麦-红薯
D:小麦-玉米
73.若样点位于一年三熟的熟制区,每年休耕1季,该样点近5个熟制年度的休耕总频次为()
A:0次
B:10次
C:5次
D:15次
74.表层士壤样点的电子围栏半径限定为()
A:100米
B:50米
C:20米
D:200米
75下列成士母质中,哪种未经过搬运()
A:坡积物
B:洪积物
c:冲积物
D:残积物
针对作物产量的调查,错误的是( D )
A:填报样点所在田块近1个熟制年度内不同作物的产量
B:针对一年两熟,需要分别记录两季作物的产量
C:记录作物产量时,需明确计产形式
D:填报样点所在田块近5年的平均产量
表层士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样品的风干重采样量要求不低于( B )
A:4公斤 B:2公斤 C:3公斤 D:5公斤
78.下列哪种士壤样品可直接装入布袋()
A:表层士壤混合样品
B:含盐量高的土壤样品
c:表层士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样品
D:渍水士壤样品
若耕地样点有效士层厚度不足20厘米,如何确定采样深度( D )
A:可根据砾石体积占比是否超过25%确定采样深度
B:可根据砾石体积占比是否超过10%确定采样深度
D:可根据砾石体积占比是否超过75%确定采样深度
80.每个草地样点表层士壤容重样品应该取几个平行样()
A:1个
B:3个
C:4个
D:2个
下列哪些施肥调查的做法是正确的( ACD )
A:调查样点所在田块近1个熟制年度不同作物施用的肥料情况
B:调查样点所在田块近5年施用的肥料情
C:填报肥料实物用量、有效养分含量和养分总用量
D:填报肥料的具体种类
秸秆还田方式包括下列哪些类型( ACD )
A:粉碎翻压还田 B:焚烧还田 c:留高茬还田 D:堆腐还田
下列哪些肥料中含有化学氮肥( ACD )
A:尿素 B:钙镁磷肥 C:碳酸氢筱 D:磷酸二胺
针对轮作制度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针对一年一熟,按不同年份作物的收获时序进行填报
B:针对一年两熟,第一季可填为小麦,第二季可填为玉米
C:针对一年三熟,按自然年内作物的收获时序进行填报
D:针对一年两熟,按自然年内作物的播种时序进行填报
85.开展表层样点调查采样时,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A:若电子围栏内的样点不具代表性,也不必进行样点调整
B:必须在预设样点位置采样
C:需要进行局地代表性核查
D:样品采集时需要避开田坎、沟渠等的影响
下列属于士地利用一级类之间变更的是( ACD )
A:耕转草 B:水田改旱地 C:耕转园 D:草转耕
表层土壤调查时所有样点必须采集下列哪些照片( ACD )
A:技术领队现场工作照 B:地表特写照 C:混样点照 D:景观照
88.园地调查时,需要填报下列哪些内容()
A:园地作物株高
B:园地作物覆盖度
C:园地作物和植年龄
D:园地作物类型
89.外业调查采样技术领队有下列哪些任务()
A:开展样品采集
B:在基层一线技术人员的深度参与下开展士壤利用调查
C:开展成土环境调查 D:开展外业样点定位与局地代表性核查
90.关于表层士壤调查混样点位置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需把混样点均匀布设在电子围栏内的同个代表性的田块上
B:耕地混样点位置选择需避开沟渠、田坎、防护林等的影响
C:混样点不能过于聚集,一般要求混样点两两间隔在15m以上
D:可把混样点布设在电子围栏内的多个田块上
91.针对熟制类型调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东北平原通常填一年一熟
B:四川盆地通常填一年一熟
C:华北平原通常填一年两熟
D:长江中下游平原通常填一年两熟
下列成土母质中,不属于原位风化形成的是( ABC )
A:冲积物 B:坡积物 c:洪积物 D:残积物
下列关于含砾石土壤样品采集的做法,正确的是( ABCD )
A:野外将过筛后的细士样品粒径小于2mm)和较小砾石(粒径2-5mm)全部装入样品袋,舍弃较大砾石
B:野外重估测研石主度
C:野外需使用5mm孔径的尼龙筛分离较大砾石,野外称量并记录较大砾石的重量
D:可用目测法、研石重量和密度ia体积排水量法等方法估测砾石丰度
蔬菜地可分为下列哪些类型(ABCD )
A:露天蔬菜地 B:日光温室蔬菜地 c:塑料大棚蔬菜地 D:玻璃温室蔬菜地
95.下列哪些肥料中含有化学磷肥()
A:磷酸二按
B:尿素
c:有机-无机复混肥
D:硫酸钾
下列关于高原上区分低丘、高丘、低山等中地形的做法正确的是 (ABD )
A:首先依据相对高差进行判断
B:当相对高差为100m时,可判断为低丘
D:当相对高差为300m时,可判断为高丘
97.下列关于高原上区分低丘、高丘、低山、中山、高山、极高山等中地形的做法正确的是()
A:首先依据相对高差进行判断
B:当相对高差超过500m时,根据绝对高程判断
c:当相对高差小于200m时可判断为低丘
D:直接依据绝对高程进行判断
98.开展盐碱地调查采样一般选择下列那个时段()
A:应尽可能选择在返盐季
B:可选在灌溉后一周内
C:尽可能选在旱季
D:可选在雨后1-2天内
100.下列关于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做法正确的是()
A:若存在变更,也可不填报变更情况
B:若存在变更,则需要分别填报2000年.变更年份、调查年份的二级类名称
C:首先调查2000年至今是否存在士地利用级类间的变更
D:若存在多次变更,均需填报
101 下列关于采样深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耕地样点耕作层厚度为25厘米,则采集0-20厘米深度的士壤
B:若园地样点有效士层厚度为13厘米,则采集0一40厘米深度的士壤
C:若耕地样点耕作层厚度为16厘米,则采集0一20厘米深度的士壤
D:若园地样点有效士层厚度为13厘米,则采集0一13厘米深度的士壤
102.关于表层样点采样深度描述正确的是()
A:若耕地样点有效士层厚度不足20厘米采样深度为有效士层厚度
B:园地样点为0一40厘米
C:采样深度与耕层厚度需保持一致
D:耕地、林地与草地样点为0一20厘米
103.关于秸秆还田比例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还田量<10%时,视为无
B:还田量为50%时,视为中量
C:还田量为30%时,视为少量
D:还田量为60%时,视为大量
104.关于表层土壤调查,混样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北方部分地区田块细长,混样点可分布在多个田块
B:南方部分地区田块细小,混样点可分布在多个田块
C:每个样点的混样点数量为5一15个
D:要求所有混样点须均匀分布于同一个田块或样地
105.下列关于表层样点现场调整的做法正确的是()
A:野外通过APP在拟调整后的样点位置提出申请
B:省级士壤普查办审核通过后,即可在新调整后的样点位置开展调查采样
C:通过APP提交样点现场调整所需的图文等佐证材料至省级士壤普查办
D:在丘陵区,最大调整距离一般在F栏边界之外的100m以内
106.下列关于耕地样点所在田块秸秆还田比例估算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需调查近1个熟制年度内秸秆还田比例
B:需分作物填报还田比例
c:若是油菜- 水稻轮作,则需分别填报油菜和水稻各自还田比例
D:高留茬秸秆量需计入还田比例
106.下列关于耕地样点所在田块秸秆还田比例估算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需调查近1个熟制年度内秸秆还田比例
B:需分作物填报还田比例
c:若是油菜- 水稻轮作,则需分别填报油菜和水稻各自还田比例
D:高留茬秸秆量需计入还田比例
106.下列关于耕地样点所在田块秸秆还田比例估算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需调查近1个熟制年度内秸秆还田比例
B:需分作物填报还田比例
c:若是油菜- 水稻轮作,则需分别填报油菜和水稻各自还田比例
D:高留茬秸秆量需计入还田比例
107 下列关于灌溉条件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旱地的灌溉保证率通常为100%
B:若存在灌溉设施,还需填报灌溉方式
C:需要填报灌溉保证率和灌溉设施配套类型
108 关于园地景观照拍摄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必走出园地拍摄近景和远景相结合的信息
B:在园地外拍摄时,需将样点所在位置纳入取景框下半部分的中心处
C:在园地内,拍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景观照即可
D:除在园地内拍摄外,还需走出园地,在样点附近的视野开阔处拍摄近景和远景相结合的信息
109.开展外业调查采样一般选择下列哪个时段()
A:果园样点应在果品采摘后至施肥前
B:果园样点应在刚施肥后
C:耕地样点应在播种和施肥前或在作物收割后
D:耕地样点应在刚刚播种和施肥后
110.关于园地调查士壤混样点选择方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若滴水线距树干不足35厘米,则在以树干为圆心、半径100厘米的圆周上,采集两个混样点
B:可在树冠垂直滴水线内外两侧约35厘米处,各采集一个混样点
C:至少选择5棵树,每棵树选择2个混样点
D:若滴水线半径超过2米,则在滴水线处、以及其与树干连线中间处各采集一个混样点
111.下列属于成土母质类型的是()
A:残积物
B:花岗岩
c:冲积物
D:坡积物
112.关于园地调查,混样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混样点均应避开施肥点
B:每个样点至少在10个混样点采集样品
C:每个样点的所有混样点样品,混合成1个样品
D:每棵树采集1个混样点
113.关于表层土壤容重样品采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砾石丰度超过20%时,不采集土壤容重样品
B:三个土壤容重平行样品采集后混合成1个样品
C:以梅花法的中心混样点为中心,选择包含中心点的三个临近的混样点
D:在临近的三个混样点分别采集一个土壤容重平行样品
114.施肥调查时,农户施用的下列哪些肥料需计入钾肥用量()
A:硫酸钾
B:有机- 无机复混肥
C:氯化钾
D:氨磷钾复合肥
115.在耕地样点的电子围栏内选择田块中央作为采样点的中心点的原因,如下表述正确的是()
A:避免田坎的影响
B:避免沟渠的影响
C:避免施肥的影响
D:避免道路的影响
116.下列哪些地类样点通常需要调查农田建设情况()
A:园地
B:林地
C:草地
D:耕地
117.若预设表层样点未通过局地代表性核查,下列关于样点现场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则上必须在同一士壤图斑范围内调整
B:平原区可在以预设样点为起点的300米范围内调整样点
C:样点现场调整不需要上报省级士壤普查办
D:丘陵区可在以预设样点为起点的200米范围内调整样点
118 关于景观照片拍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林地中拍摄时如果视野遮挡严重,也不必考虑在林地外围拍摄
B:需拍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景观照
C:要融合远景与近景
D:景观照片拍摄时,如果未聚焦也
119 若耕地样点有效土层厚度不足20厘米如何确定采样深度()
A:可根据砾石体积占比是否超过25%确定采样深度
B:可根据砾石体积占比是否超过75%确定采样深度
C:可根据砾石体积占比是否超过45%确定采样深度
D:可根据砾石体积占比是否超过10%确定采样深度
120 若该样点设为检测平行样,则表层士壤昆合样品应取几份()
A:3份
B:1份
C:4份
D:2份
121 下列关于盐碱士或渍水样品采集后放入样品袋的做法,最合适的是()
A:先装入塑料自封袋,再装入布袋
B:先装入布袋,再用塑料自封袋封装布袋
C:一般直接装入布袋
D:先装入布袋,再套一层布袋
122 表层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样品的风干重采样量要求不低于()
A:5公斤
B:2公斤
C:3公斤
D:4公斤
123 下列哪项属于东北平原常见的作物熟制类型()
A:两年三熟
B:一年三熟
C:一年一熟
D:一年两熟
124 下列成土母质中,哪种未经过搬运()
A:坡积物
B:洪积物
c:冲积物
D:残积物
125 下列哪种是我国南方丘陵区最容易最普遍出现的土壤侵蚀类型()
A:水蚀
B:冻融侵蚀
C:风蚀
D:水蚀和冻融复合侵蚀
126.关于植被覆盖度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填报植被总覆盖度
B.农作物无需填报植被覆盖度
C.需要分项填报乔木、灌木、草本植被覆盖度
D.分享覆盖度之和可超过100%
127.园地样点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样品采样深度范围为 ()
A:0-20厘米
B:0-30厘米
C:0-10厘米
D:0-40厘米
128 下列不属于母质的是( C )
A:冲积物
B:黄土
c:花岗片麻岩
D:洪积物
129 潮士属于发生分类的哪个士纲()
A:人为土
B:水成土
C:半水成土
D:铁铝士
130 潮士多分布的地形是()
A:坡顶
B:洪积扇
C:冲积平原
D:坡中
131休耕频次调查时,一年两熟且全年休耕的田块,其当年休耕频次为()
A:4次
B:1次
C:3次
D:2次
132表层土壤混合采样的风干的采样量要求不低于()
A:2公斤
B:3公斤
C:6公斤
D:4公斤
133下列哪类母岩发育的土壤质地偏砂()
A:石英岩
B:页岩
c:泥岩
D:石灰岩
134关于轮作制度填报,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针对一年三熟,按自然年内作物的收获时序进行填报
B:华北平原通常按先小麦、后玉米的顺序填报
C:华北平原通常按先玉米、后小麦的顺序填报
D:针对一年两熟,按自然年内作物的播种时序进行填报
134下列大、中、小地形描述顺序较为合理的是()
A:平原-山麓平原-阶地
B:丘陵-低丘-坡
c:山地-低山-山脊
D:平原-台地-阶地
136洪积物一般不分布在下列哪些区域()
A:三角洲
B:山顶
C:山前平原
D:冲积平原
137施肥调查时,商品有机肥调查需填报( BCD
A:折纯养分
B:折算有机质用量
C:有机质含量
D:实物用量
138.高产水稻士所出现的新生体一般不包括()
A:铁磐
B:砂姜层
C:缮血斑
D:石灰结核
139 表层土壤调查主要考虑下列哪些因素来确定梅花法等混样点布设方法()
A:田块形状
B:耕作层厚度
c:地形起伏特征
D:士壤性质变异
140.地形外业调查时,坡形类型包括()
A:凹坡
B:凸坡
C:缓坡
D:直坡
141.关于容重样品采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耕地样点采集3个容重平行样
B:每个林地样点采集3个容重平行样
C:每个园地样点采集3个容重平行样
D:每个草地样点采集3个容重平行样
142 外业调查时,地形大小分别具体分哪3个级别()
A:大地形
B:中地形
C:小地形
D:地形部位
143 田间道路的路面类型包括哪些()
A:水泥路
B:土路
C:碎石路
D:三合士路
144园地调查时,需要填报下列哪些内容()
A:园地作物株高
B:园地作物覆盖度
c:园地作物种植年龄
D:园地作物类型
145下述哪些成土环境主要从局地尺度影响土壤类型()
A:气候
B:母质
c:地形
D:时间
146若该样点设为检测平行样,则表层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样品应取几份()
A.2份
B.4份
C.3份
D.1份
147 采集表层土壤混合样品时,应避免使用下列哪些材质的采样工具()
A铁质
B不锈钢质
C铜质
D铝质
148 若广东省蔬菜地一年收获四季蔬菜,作物熟制可填报为()
A一年两熟
B一年三熟
C两年三熟
D 一年四熟
149 位于丘陵坡中位置的样点对应的成土母质类型一般应是()
A残积物
B洪积物
c冲积物
D坡积物
150 关于轮作制度填报,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D
A 按自然年内作物的收获时序进行填报
B.按自然年内作物的播种时序进行填报
C.华北平原可按先玉米、后小麦的顺序填报
D.华北平原可按先小麦、后玉米的顺序填报
151 钾肥用量计算需考虑下列哪些肥料类型()
A氯化钾
B有机-无机复混肥
C.氨磷钾复合肥
D硫酸钾
152下列关于含砾石土壤样品采集的做法,正确的是()
A陈石体积占比可根据砾石总体积除以土壤采样总体积求得
野外不舍弃小于2mm的细,不采用四分法分样,以便室内称量细土重量后,结合采样土总体积计算土嫌容重
野外分离的砾石经称重和估测体积后,可在野外舍弃
D若砾石合量较高时,可使用约5 mm直经饰孔尼龙筛野外分离出较大的砾石
153 表层土壤混合样品采集时,关于混样点位置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需把混样点布设在电子围栏内的同一个代表性的田块上
B可把混样点布设在电子围栏内的多个田块上
C混样点之间的距离可根据田块大小等因素合理确定
D耕地混样点位置选择需避开沟渠、田坎、防护林等的影响
154 关于表层土壤容重样品采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砾石丰度超过20%时,不采集士壤容重样品
B:三个士壤容重平行样品采集后混合成一个样品
C:以梅花法的中心混样点为中心,选择包含中心点的三个临近的混样点
D:在临近的三个混样点分别采集一个士壤容重平行样品
155关于含砾石表层土壤混合样品的采样量说法正确的是()
A:小于2mm的细土风千重量需达到2公斤
B:砾石和小于2mm的细土总重量需达到3公斤
C:小于2mm的细土风千重量需达到3公斤
D:砾石和小于2mm的细土总重量需达到4公斤
156调查下述哪些土地利用类型的样点调查时需要观测和填报耕作层厚度 ()
A.旱地
B.水田
C.水浇地
D.果园
157土被较深厚的平原、沟谷等区域母岩深埋,母岩类型均填报为()
A:第四纪松散沉积物
B:洪积物
C:暗泥质
D:风积物
157 .针对熟制类型调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东北平原通常填一年一熟
B:四川盆地通常填一年一熟
C:华北平原通常填一年两熟
D:长江中下游平原通常填一年两熟
158 若样点所在田块近5个款制年度内,有3年是小麦·玉米轮作,有2年是小麦·红薯轮作,那么这个田块的作物轮作制度变更应填()
A.小麦-红薯
B.小麦-玉米-小麦-红薯
C.小麦-玉米
D.花生-红薯
159 以下不属于一张图模块中的功能是()
A统计分析
B.时间轴
C.三维
D.数据审核
160 下列大、中、小地形描述顺序较为合理的是()
A.平原-山麓平原-阶地
B.丘陵-低丘-坡
c.山地-低山-山脊
D.平原-台地-阶地
161 第三次全国士壤普查的对象包括( ABCD)
耕地 B.园地 C林草地 D.部分未利用地,如盐碱地
162 下列哪些信息是在外业调查中通过终端集成App中直接赋值,不需要技术人员现场填写的是()
A.样点编码
B.土壤类型
C.海拔高度
D.地理坐标
163 下列哪些属于广东省的地带性士壤类型()
A.潮土
B.红壤
C.赤红壤
D.水稻土
164 在表层土壤调查和采样中,若园地株距较小(密植型),则()
A.在滴水线内、外侧50cm各采集一个混样点
B.在滴水线处采集两个混样点,混样点与圆心的连线夹角保持90度
C.完整采集滴水线至树干的土壤
D.在滴水线处、以及树干连线中间处各采集一个混样点
165、每个表层样点土壤容重样品应该取几个平行样(C)
A.1个
B.4个
c.3个
D2个
166、调查田间道路时,生产路的路面宽度为()
A.小于3米
B.小于5米
C.3米~6米
D.小于6米
167、在电子围栏内应选择哪个位置记录实际调查样点的经纬度()
A.在电子围栏内任意位置
B.在电子围栏内的中心位置
C.在电子围栏内以梅花法等方法确定的混样点的中心点
D.必须在预设样点位置
168、表层土壤样点电子围栏半径目前限定为()
A.200米
B.100米
C.50米
D.20米
169.我国南方丘陵区最容易最普遍出现的土壤侵蚀类型为()
A.冻融侵蚀
B.风蚀
C.水蚀
D.重力侵蚀
170、调查田间道路时,生产路的路面宽度为()
A小于5米
B.小于6米
C.小于3米
D.3米~6米
171、园地样点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样品采样深度范围为()
A.0~30厘米
B.0~40厘米
C.0~10厘米
D.0~20厘米
172、在调查耕地样点耕作层厚度时,耕作层的下限是()
A.若无明显犁底层,则记为20厘米
B.根系能够达到的实际深度下限
C.犁底层上界
D.障碍层上界
173、关于含砾石表层土壤混合样品的采样量说法正确的是()
A.小于2mm的细土重量需达到2公斤
B.砾石和小于2mm的细土总重量需达到3公斤
C.小于2mm的细土重量需达到3公斤
D.砾石和小于2mm的细土总重量需达到5公斤
174、下列属于轻度沙化特征的是()
A.沙生植物仅存少量,见半流动沙丘
B.沙生植物为优势种,见半固定沙丘
C.沙生植物为一般伴生种,未见沙丘
D.沙生植物为主要伴生种,见固定沙丘
175、若样点位于山前区域,且样点所在位置的土壤中含有的砾石大小不一、磨圆度不高、分选性差,该样点的土壤母质一般应是()
A.风积物
B.残积物
C.坡积物
D.洪积物
176、在电子围栏内应选择哪个位置记录实际调查样点的经纬度()
A.在电子围栏内任意位置
B.必须在预设样点位置
C.在电子围栏内的中心位置
D.在电子围栏内以梅花法等方法确定的混样点的中心点
177、下列关于盐碱土或渍水样品采集后放入样品袋的做法,最合适的是()
A.先装入布袋,再用塑料自封袋封装布袋
B.先装入布袋,再套一层布袋
C.先装入塑料自封袋,再装入布袋
D.一般直接装入布袋
178、若样点位于一年三熟的熟制区,每年休耕1 季,该样点近5个熟制年度的休耕总频次为()
A.10次
B.5次
C.0次
D.15次
179、我国南方丘陵区最容易最普遍出现的土壤侵蚀类型为()
A.冻融侵蚀
B.重力侵蚀
C.水蚀
D.风蚀
180、若样点位于山前区域,且样点所在位置的土壤中含有的砾石大小不一、磨圆度不高、分选性差,该样点的土壤母质一般应是()
A.残积物
B.洪积物
C.坡积物
D.风积物
181、若样点位于一年三熟的熟制区,每年休耕1 季,该样点近5个熟制年度的休耕总频次为()
A.5次
B.10次
C.0次
D.15次
182、若耕地样点有效土层厚度不足20厘米,如何确定采样深度()
A.可根据砾石体积占比是否超过25%确定采样深度
B.可根据砾石体积占比是否超过10%确定采样深度
C.可根据砾石体积占比是否超过75%确定采样深度
D.可根据砾石体积占比是否超过45%确定采样深度
183、表层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样品的采样量为()
A.4公斤
B.5公斤
C.2公斤
D.3公斤
184、位于河流阶地上的样点对应的成土母质类型一般应是()
A.冲积物
B.风积沙
C.坡积物
D.残积物
185、若耕地样点有效土层厚度不足20厘米,如何确定采样深度()
A.可根据砾石体积占比是否超过45%确定采样深度
B.可根据砾石体积占比是否超过75%确定采样深度
C.可根据砾石体积占比是否超过25%确定采样深度
D.可根据砾石体积占比是否超过10%确定采样深度
186、若样点位于山前区域,且样点所在位置的土壤中含有的砾石大小不一、磨圆度不高、分选性差,该样点的土壤母质一般应是()
A.残积物
B.坡积物
C.洪积物
D.风积物
187、表层土壤混合样品的采样量为()
A.2公斤
B.3公斤
C.5公斤
D.4公斤
188、在耕地表层样点调查采样时,在电子围栏内选择田块中央作为采样点的中心点的原因,如下表述正确的是()
A.避免施肥的影响
B.避免道路的影响
C.避免沟渠的影响
D.避免田坎的影响
189、关于表层样点采样深度描述正确的是()
A.园地样点为40厘米
B.耕地、林地与草地样点为20厘米
C.若有效土层厚度不足20厘米或40厘米,采样深度为有效土层厚度
D.采样深度与耕层厚度需保持一致
190、调查下述哪些土地利用类型的样点调查时需要观测和填报耕作层厚度()
A.果园
B.旱地
C.水田
D.水浇地
191、开展外业调查采样一般选择下列哪个时段()
A.耕地土壤应在播种和施肥后
B.耕地土壤应在播种和施肥前或在作物收割后采集
C.果园土壤应在果品采摘前至施肥后采集
D.果园土壤应在果品采摘后至施肥前
192、关于表层样点采样深度描述正确的是()
A.采样深度与耕层厚度需保持一致
B.园地样点为40厘米
C.若有效土层厚度不足20厘米或40厘米,采样深度为有效土层厚度
D.耕地、林地与草地样点为20厘米
193、野外调查采样队的技术领队有下列哪些任务()
A.在基层一线技术人员的深度参与下开展土壤利用调查
B.在电子围栏内选择合适的采样中心点,选择合适的混样点采集方法,指导样品采集
C.开展成土环境调查
D.开展野外样点定位与局地代表性核查
194、下列关于坡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A.采样点处于梯田,则不需要测量坡度
B.部位的整体坡度
C.若样点处于梯田,则坡度记录为0度
D.永发填报要基于样点所在部位的局坡度或上。中、下坡的平均坡度
195、磷肥用量计算需考虑下列哪些肥料类型()
A.有机-无机复混肥
B.过磷酸钙
C.氮磷钾复合肥
D.有机肥
196、关于表层样点采样深度描述正确的是()
A.耕地、林地与草地样点为20厘米
B.采样深度与耕层厚度需保持一致
C.园地样点为40厘米
D.若有效土层厚度不足20厘米或40厘米,采样深度为有效土层厚度
197、在耕地表层样点调查采样时,在电子围栏内选择田块中央作为采样点的中心点的原因,如下表述正确的是()
A.避免施肥的影响
B.避免道路的影响
C.避免沟渠的影响
D.避免田坎的影响
198、下列属于成土母质类型的是()
A.坡积物
B.冲积物
C.风积沙
D.花岗岩
199、关于植被覆盖度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作物无须填报植被覆盖度
B.需要分项填报乔木、灌木、草本植被B. 覆盖度
C.需要填报植被总覆盖度
D.分项覆盖度之和可超过100%
200、关于轮作制度填报,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华北平原可按先小麦、后玉米的顺序填报
B.按自然年内作物的播种时序进行填报
C.按自然年内作物的收获时序进行填报
D.华北平原可按先玉米、后小麦的顺序填报
201、下列哪些地类样点需要调查农田建设情况()
A.园地
B.耕地
C.林地
D.草地
202、表层土壤混合样品采集时,关于混样点位置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耕地混样点位置选择需避开沟渠,田坎、防护林等的影响
B.可把混样点布设在电子围栏内的多个田块上
C.需把混样点布设在电子围栏内的同一个代表性的田块上
D.混样点之间的距离可根据田块大小等因素合理确定
203、下列关于含砾石土壤样品采集的做法,正确的是()
A.野外不舍弃小于2 mm的细土,不采用四分法分样,以便室内称量细土重量后,结合采样土壤总体积计算土壤容重
B.野外分离的砾石经称重和估测体积后,可在野外舍弃
C.砾石体积占比可根据砾石总体积除以土壤采样总体积求得
D.若砾石含量较高时,可使用约5 D.mm直径筛孔尼龙筛野外分离出较大的砾石
204、下列关于耕地样点所在田块秸杆还田比例估算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需调查近1个熟制年度内秸杆还田比例
B.若是油菜-水稻轮作,则需分别填报油菜和水稻各自还田比例
C.需分季分作物填报还田比例
D.高留茬秸杆量需计入还田比例
205、下列哪些地类样点需要调查农田建设情况()
A.林地
B.耕地
C.园地
D.草地
206、调查下述哪些土地利用类型的样点调查时需要观测和填报耕作层厚度()
A.水浇地
B.水田
C.果园
D.旱地
207、关于基岩出露和地表砾石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出露的基岩是根植于土壤深处,无法移动
B.地表砾石根植于土壤深处,无法移动
C.出露的基岩易于移动
D.地表砾石易于移动
208、下列成土母质中,不属于原位风化形成的是()
A.冲积物
B.坡积物
C.残积物
D.洪积物
209、华北平原粮食作物熟制通常为()
A.一年两熟
B.一年三熟
C.一年一熟
D.两年三熟
210、下列哪些地类样点需要调查农田建设情况()
A.园地
B.耕地
C.林地
D.草地
211、下列关于含砾石土壤样品采集的做法,正确的是()
A.砾石体积占比可根据砾石总体积除以土壤采样总体积求得
B.若砾石含量较高时,可使用约5mm B.直径筛孔尼龙筛野外分离出较大的砾石
C.野外不舍弃小于2mm的细土,不采用四分法分样,以便室内称量细土重量后,结合采样土壤总体积计算土壤容重
D.野外分离的砾石经称重和估测体积后,可在野外舍弃
212、开展表层样点调查采样时,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A.需要在电子围栏内选择合适的采样点
B.耕地样点样品采集时需要避开田坎、沟渠等的影响
C.必须在预设样点位置采样
D.需要进行局地代表性核查
213、下列关于山地和丘陵的描述,比较准确的是()
A.山地的绝对高程高于500米
B.低丘的相对高差大于200米,但小于500米;
C.低山的绝对高程大于500米,但小于1000米
D.丘陵的绝对高程低于1000米
214、表层土壤混合样品采集时,关于混样点位置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需把混样点布设在电子围栏内的同一个代表性的田块上
B.耕地混样点位置选择需避开沟渠、田坎、防护林等的影响
C.混样点之间的距离可根据田块大小等因素合理确定
D.可把混样点布设在电子围栏内的多个田块上
215、表层土壤样品采集时,主要考虑下列哪些因素来确定梅花法等混样点取样方法()
A.田块形状
B.耕作厚度
C.地形起伏特征
D.土壤性质变异
216、下列属于成土母质类型的是()
A.花岗岩
B.冲积物
C.坡积物
D.风积沙
217、关于植被覆盖度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分项填报乔木、灌木、草本植被覆盖度
B.分项覆盖度之和可超过100%
C.需要填报植被总覆盖度
D.农作物无须填报植被覆盖度
218、下列关于耕地样点所在田块秸杆还田比例估算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需调查近1个熟制年度内秸杆还田比例
B.需分季分作物填报还田比例
C.若是油菜-水稻轮作,则需分别填报油菜和水稻各自还田比例
D.高留茬秸杆量需计入还田比例
219、下述哪些成土环境主要从局地尺度影响土壤属性与类型()
A.气候
B.时间
C.地形
D.母质
220、野外调查采样队的技术领队有下列哪些任务()
A.开展成土环境调查
B.在基层一线技术人员的深度参与下开展土壤利用调查
C.开展野外样点定位与局地代表性核查
D.在电子围栏内选择合适的采样中心点,选择合适的混样点采集方法,指导样品采集
221、关于基岩出露和地表砾石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出露的基岩是根植于土壤深处,无法移动
B.地表砾石根植于土壤深处,无法移动
C.地表砾石易于移动
D.出露的基岩易于移动
222、表层土壤样品采集时,主要考虑下列哪些因素来确定梅花法等混样点取样方法()
A.地形起伏特征
B.耕作厚度
C.土壤性质变异
D.田块形状
223、填报耕地样点作物产量水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近1个熟制年度内种植的是小麦与玉米,则需分别填报小麦亩产和玉米亩产
B.若近1个熟制年度内种植的是小麦与水稻,则需分别填报小麦亩产和水稻亩产
C.需要分季分作物填报
D.不需要分作物填报
224、若广东省蔬菜地一年收获四季蔬菜,作物熟制可填报为()
A.一年三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四熟
D.一年两熟
225、园地地点调查时,需要填报下列哪些内容()
A.园地作物种植年龄
B.园地作物覆盖度
C.园地作物株高
D.园地作物类型
226、在耕地表层样点调查采样时,在电子围栏内选择田块中央作为采样点的中心点的原因,如下表述正确的是()
A.避免道路的影响
B.避免田坎的影响
C.避免沟渠的影响
D.避免施肥的影响
227、开展盐碱地调查和采样一般选择下列那个时段()
A.应尽可能选择在返盐季
B.尽可能选在旱季
C.可选在雨后1-2天内
D.可选在灌溉后一周内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