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系统2023年护理技能大赛半决赛理论考试试卷

1. 姓名:
2. 科室: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60分)
3. 中医学关于“证”的高度概括是()
4. 中医学创新发展的鼎盛时期是()
5. 北方人易形成阳虚体质的原因是()
6. 痰湿质应慎用的是()
7. 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是()
8. 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
9. 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的本原物质是()
10. 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是()
11. 在病因学方面,提出著名“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12. 瘀血质者,辨体施药应忌用的是()
13. 痰湿质者,用药应注意的是()
14. 偏阴质者,多易发的是()
15. 致病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的邪气是()
16. 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外感病邪是()
17. 大怒最易损伤的脏是()
18. 恐惧过度最易损伤的脏是()
19. 悲伤过度最易损伤的脏是()
20. 思虑过度最易损伤的脏是()
21. 饮食失宜,首先损伤的是()
22. 首见“病机”概念的著作是()
23. 人体“正气”是指()
24. 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
25. 中医学象思维的法则是()
26. 未病先防中防止病邪侵害的方法是()
27. 中医学“治未病”思想表述错误的是()
28. “先安未受邪之地”属于()
29. “寒者热之”适用证候是()
30. “热者寒之”适用证候是()
31. “用温远温,用热远热”所体现的治则是()
32. “五脏六腑之大主”是指()
33. 心主神志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
34. 在血液运行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35.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论依据是()
36. 血行脉中的基本动力,主要是()
37. 与心主血脉功能关系不密切的是()
38. 饮食物代谢的中心环节是()
39. 协调脾胃气机升降的脏是()
40. 脾主统血的机理在于气的相关作用是()
41. 人卧时,血主要归藏的脏是()
42. 肝在志为()
43. 具有“主升发”生理特性的脏是()
44. 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
45. 属于血的功能是()
46. 在血的运行中,与气的固摄作用有关的是()
47. 人的精神活动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
48. “肝肾同源”的主要依据是()
49. 血与津液的关系可概括为()
50. 外伤大出血后,患者出现气少息微、全身乏力的理论根据是()
51. 治疗大出血时,运用益气固脱之法的理论基础是()
52. 小儿体质的特点是()
53. 老年人体质的特点是()
54. 痰湿质者,用药应注意的是()
55. 偏阴质者,多易发的是()
56. 偏阳质者,多易发的是()
57. 六淫的涵义主要是()
58. 首次明确提出“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59. 容易侵犯人体上部的邪气是()
60. 疠气是指(e)
61. 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外感病邪是()
62. 不属于疠气侵犯人体而致病常见途径的是()
二、多选题(共20题,每题2分)
63. 中医养生方法的作用有()
64. 锻炼身体的要点有()
65.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所属的治则有()
66. 在治病求本指导下的基本治则有()
67. 属于急则治标的病症有()
68. 属于治法的有()
69. 思虑过度伤及心脾,可致心脾两虚,可见的临床表现包括()
70. 关于情志病,说法正确的有()
71. 过食肥甘厚腻之品,容易发生的病变有()
72. 食类偏嗜易致的病变有()
73. 到达上、下齿的经脉有()
74. 脑力过逸,临床常见症状包括()
75. 药邪常见的形成原因有()
76. 胎毒为病,主要包括()
77. 瘀血的成因有()
78. 结石的成因有()
79. 按五行相生次序排列的是()
80. 诊断疾病可通过经络阳性改变的表现包括()
81. 有表里关系的经脉是()
82. 循行于腹面的经脉有()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