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餐饮服务提供者经营的酒水饮料可以从取得许可证的生产企业、商场超市采购,不得销售假酒。
28.餐饮服务企业采购食品,应保存购货凭证,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数量、进货日期等内容。
29.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餐饮服务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证明文件,进行食品进货查验。
30.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一定不安全。(错)
31.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32.餐饮服务企业应当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33.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包装材料、餐具、饮具和容器应当无毒、清洁。
34.“冷食类食品”一般指无需再加热,在常温或者低温状态下即可食用的食品,包括熟食卤味、生食瓜果蔬菜、腌菜等。
35.“生食类食品”一般特指生食水产品,尽量不要生食淡水水产品。
36.食品处理区按清洁程度可分为一级清洁操作区、二级清洁操作区和三级清洁操作区。
37.可以用切过生肉的菜板切熟食。
38.可以在清洗原料的水池内涮洗墩布。
39.食品处理区的抹布应用途明确,定位存放,保持清洁。
40.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定期对加工制作和经营食品的质量安全状况进行自查。
41.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可以不标注中文标签。
42.为预防豆浆中毒,需将豆浆在“假沸”后保持沸腾3分钟以上。
43.需要冷藏的熟制食品,应当在冷却后及时冷藏。
44.可以将未密封的熟食和生肉一起存放。
45.专间的温度应不高于30℃。
46.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使用盛放过农药化肥的包装袋盛放食品原料。
47.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使用盛放过油漆、涂料等工业产品的容器盛放食品原料。
48.可以使用甲醛泡发海产品。
49.蒸制馒头、包子、花卷等可以使用含铝泡打粉。
50.经营鲜活水产品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在饲养用水中添加硝基呋喃、孔雀石绿等。
51.制作现榨果汁、食用冰等可以使用自来水。
52.用于制作现榨饮料、食用冰等食品的水,应为通过符合相关规定的净水设备处理后或煮沸冷却后的饮用水。
53.自行对餐饮具清洗消毒的应当配备清洗消毒设备设施,采用蒸煮等方法消毒。
54.不具备清洗消毒条件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使用合法的集中消毒单位提供的餐饮具。
55.“专间”内不得设置明沟。
56.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定期清理排水沟内的污物。
57.售出后的菜品消费者如果未食用完,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回收加工后再次销售。
58.蔬菜、水果、生食的海产品等食品原料可在专间内清洗处理。
59.专间内应由专人加工制作,非操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
60.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对消费者提出的投诉立即核实,妥善处理。
61.可以在贮存食品原料的场所内存放个人生活物品。
62.申请食品经营许可,应当先行取得营业执照等合法主体资格。
63.低温能彻底杀灭微生物,所以冰箱可用来长期保存食品。
64.采购的食品添加剂标签上应该载明“食品添加剂”字样。
65.禁止在餐食中加入药品,但中药材除外。
66.餐饮服务提供者终止经营,食品经营许可被撤回、撤销或者吊销的,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申请办理注销。
67.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食品经营许可的,由原发证部门撤销许可,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68.餐饮服务提供者采购、使用、销售无中文标签的进口预包装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将被处以5千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69.餐饮服务提供者采用乙醇消毒容器、物体表面或从业人员手部的,浓度为99%的乙醇消毒效果优于浓度为75%的乙醇。
70.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或疑似食品安全事故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事故调查部门的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不得拒绝。
71.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后,餐饮服务提供者与中毒者协商解决了医疗及赔偿事宜的,可不必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72.食品的冷藏温度要求和冷冻温度要求是一样的。
73.清洗消毒后的餐用具最好用沥干、烘干的方式。使用抹布擦干的,抹布应专用,并经清洗消毒后方可使用。
74.加工海产品时,必须严格区分加工用具和容器等,避免引发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75.集体聚餐人数超过100人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为提供的食品成品留样。
76.野生蘑菇中存在多种有毒品种,食用中毒后病死率高,餐饮服务提供者经营野生蘑菇的要确保经营的蘑菇中未混入有毒品种。
77.餐饮服务工作人员上厕所后应洗净手部,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人员还应消毒手部。
78.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经营养殖河鲀活鱼和未经加工的河鲀整鱼。
79.螺类在生长过程中易被寄生虫污染,加工时应烧熟煮透。
80.餐饮服务中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81.幼儿园和中小学食堂不得加工制作四季豆。
82.餐饮中心使用四季豆应取得安全管理部解禁申请批复,加工四季豆时应烧熟煮透,避免造成食物中毒。
83.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应制定内部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程。加工制作地方特色餐饮食品的要制定规范的加工制作方法。
84.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人员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
85.食品处理区内可以设置卫生间。
86.餐饮服务提供者加工食品的用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87.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在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悬挂或者摆放食品经营许可证正本。
88.食品经营许可证遗失、损坏的,应当向原发证部门申请补办。
89.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在配送食品过程中,应将食品的中心温度保持在8℃以下或60℃以上。
90.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制作的原味果汁中可以添加呈味香精。
91.餐饮服务提供者应保持就餐场所的空气流通和卫生清洁。
92.为勤俭节约,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重复使用火锅底料。
93.餐饮服务提供者对所有项目的食品检验结论均可以申请复检。
94.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设立从事网络餐饮服务分支机构的,应当在设立后30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