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摸底考试
1. 1.由于生源存在差异,某中学将学生按入学成绩高低,分为快慢班,该学校的做法
A.正确,有利于因材施教
B.正确,有利于资源配置
C.错误,不利于教育公平
D.错误,不利于均衡发展
2. 为了改变学生从课本中找“标准答案”的习惯,刘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探索答案。同事马老师对刘老师说:“你这样会使学生思维太发散,也浪费时间,将来考试肯定会吃亏的,我从不这样做!”下列选择中正确的是
A.马老师的说法合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B.刘老师的做法得当,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C.马老师的说法欠妥,不利于维持课堂教学秩序
D.刘老师的做法欠妥,不利于保证正常教学进度
3. 进入初三年级后,班主任石老师把每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用于补数学,中考时该班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石老师的做法
A.正确,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
B.正确,是提高班级声誉的有利措施
C.错误,不利于学生公平竞争
D.错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4. 吴老师把可从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归纳、提炼为若干主题进行研究,并发表系列论文,这表明吴老师具有
A.良好的教学研究能力
B.良好的可从管理能力
C.良好的课堂开发能力
D.良好的校本研修能力
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有些方面向农村倾斜,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财政拨款向农村倾斜
B.课程标准向农村倾斜
C.教师配置向农村倾斜
D.学校建设向农村倾斜
6. 某初级中学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学生收取补课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有权责令该校退还所收费用的是
A.教育行政机关
B.纪检部门
C.公安机关
D.物价部门
7. 某高中教师孙某旷工给学校教学工作造成一定损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可依法
A.给予孙某行政处分
B.给予孙某行政处罚
C.取消孙某教师资格
D.给予孙某罚款处理
8. 某初中教师李某上课前发现部分学生未完成家庭作业,要求这部分学生完成后再进教师听课。李某的做法
A.合法,教师有管理学生的权利
B.合法,教师有教育学生的职责
C.不合法,侵犯了学生受教育权
D.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
9. 高一学生小峰的父母不履行监护职责,放任小峰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权对小峰父母给予训诫的是
A.教育行政部门
B.公安机关
C.学校
D.人民法院
10. 16岁的学生王某放学途中不慎将同学孙某眼部戳伤,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对于该事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是
A.学校
B.班主任
C.王某本人
D.王某的监护人
11. 中学生程某经常违反班规,班主任张某让其缴纳“违纪金”充作班费,班主任张某的做法
A.合法,教师有惩戒学生的权利
B.合法,教师有管理班级的权利
C.不合法,教师没有罚款的权利
D.不合法,学校才有罚款的权利
12. 某校实施了“师徒制”,经验丰富的吴老师对新入职的蒋老师进行帮助时,要做到
A.尊重同行,等蒋老师请教时才进行帮助
B.主动指导,和蒋老师商讨并确定教学方案
C.推门听课,发现不妥之处及时在课堂上纠正
D.充分信任,让蒋老师独自探索并积累教学经验
13.
17世纪西方对东方进行商业垄断贸易和殖民扩张中,一些国家纷纷建立“东印度公司”,其中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最为人熟知。下列国家中,也建立“东印度公司”的是
A.德国
B.荷兰
C.西班牙
D.葡萄牙
14.
1979年为纪念某位德国化学家诞辰150周年发行了邮票(图2),该化学家提出了苯的分子结构理论。这位化学家是
A.凯库勒
B.拉瓦锡
C.法拉第
D.诺贝尔
15.
在教育史上,重视实科教育,主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强调教育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杜威
16.
在
儿童
身心发展存在缟素发展期,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发展特别迅速而在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那一阶段?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17.
明确提出“长善救失” “教学相长” “不陵节而施”“臧息相辅”等重要的思想的文献是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大学》
18.
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能,生活更加从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知识本位论
D.能力本位论
19.
世界各国的学制存在着差异,但在入学年龄,中小学分段等方面却又较高的一致性。这说明学制的建立主要依据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D.名族和文化传统
20.
学生在小学教学课程中通过测量或拼图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在中学教学课程中通过证明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
A.直线式
B.螺旋式
C.纵向式
D.横线式
21.
某沿海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全面开设海洋教育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生本课程
22.
李老师在语文课上,按照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的程序进行教学。这体现了哪一类型的课的结构
A.单一课
B.综合课
C.练习课
D.复习课
23.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创立了“产婆术”。它体现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演示法
24.
有同学在班上丢了30元压岁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王老师通过讲“负荆请罪”的故事,教育拿了钱的同学像廉颇将军一样知错能改,不久犯错误的同学把钱偷偷的归还了失主。王老师采用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实际锻炼法
D.个人修养法
25.
班主任陈老师通过生杏的酸涩和熟杏的香甜来教育一位早恋的初三女生,告诉她,谈恋爱和吃杏子是一样的道理。中学生还没有生长成熟,此刻若谈恋爱,就如同吃生杏子一般,只能又苦又涩:只有到成熟后再去品尝,才会香甜可口,无比幸福。从而使这位女生从早恋中走了出来。这体现了德育的那一原则?
A.知行统一原则
B.长善救失原则
C.有的放矢原则
D.疏导原则
26.
学习游泳之前,小兰通过阅读书籍记住了一些与游泳相关的知识。小兰对游泳知识的记忆是
A.陈诉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瞬时记忆
D.短时记忆
27.
小军由于“锐角三角形”知识掌握不好而影响了“钝角三角形”知识的掌握,这种现象属于
A.纵向迁移
B.横向迁移
C.顺应迁移
D.重组迁移
28.
小马上课时害怕回答问题,他发现自己坐在教室后排时可减少老师提问的次数,于是,他总坐在教室后排,下列哪种强化方式导致了小马愿意坐在后排?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延迟强化
D.替代强化
29.
小星判断道德问题时,不仅能依据规则,而且能出于同情和关心做出判断,根据皮压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小星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阶段
D.公正阶段
30.
中学生晓楠极端争抢好胜,性格急躁,富有竞争意识,外向,常常处于紧张状态,很难使自己放松,小楠的人格属于
A.A型人格
B.B型人格
C.C型人格
D.D型人格
31.
中学生晓楠极端争抢好胜,性格急躁,富有竞争意识,外向,常常处于紧张状态,很难使自己放松,小楠的人格属于
A.A型人格
B.B型人格
C.C型人格
D.D型人格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8分,共24分。)
32. 简述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
33. 简述短时记忆特点。
34. 简述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
三、材料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题14分,共14分)
35. 材料:
李老师是一名中学美术老师,他常常说:“美术课堂不仅要教会学生画画,还应该培养学生更多的能力。”有一次,在和学生聊天时,李老师听说学生家里都有不少闲置的废旧衣物,弃之可惜,留之占地。于是,李老师组织了“变旧为新”创意大赛,号召大家收集家里无用的旧衣物,将其进行改造,这一活动吸引了很多学生和家长参与,有的学生将旧衣服改成符合时尚潮流又具有独特魅力的新衣服;有的学生将旧衣物裁剪成布条、布块,制作成灯笼,小布娃等布艺饰品……学生们给旧衣物赋予了新的功能和价值,制作出缤纷多彩的作品。
在教学中,李老师经常运用绘图技术进行视觉教学,听音乐作画、古诗词意境配画等,他还带学生去郊外写生。每年市里举办美术展览,他都带学生去参观,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用心体会,李老师的美术课成了学生追捧的热门课,他个人也被称为学校最受学生喜爱的“十大明星老师”之一。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