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德育动画观感及教育效果调查问卷
1. 您的身份是:
家长
幼儿园教师
2. 您孩子的年龄/您所教授的学生年龄段为:
3-4岁
4-5岁
5-6岁
3. 您的孩子/学生平均每周观看动画片的时长约为:
<1小时
1-3小时
3-5小时
>5小时
4. 您是否会主动为孩子选择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动画片?
总是
经常
偶尔
从不
5. 您认为优秀的幼儿德育动画应具备哪些特征?
简单易懂的故事情节
明确的道德引导
贴近幼儿生活的情境
生动可爱的角色形象
互动性设计(如提问跟读)
其他
6. 您认为传统德育动画(如《孔融让梨》等)在当今时代的教育效果如何?
非常有效
较有效
一般
效果有限(请说明原因)
无效(请说明原因)
7. 您认为《捡苹果》的故事情节是否符合3~6岁幼儿的理解能力?(请扫码或点击链接与幼儿一起观看动画)
https://b23.tv/LMdFQPg
完全符合
较符合
一般
较不符合
完全不符合
8. 您认为该动画在以下哪方面的设计较为突出?
色彩与画面吸引力
角色动作的趣味性
道德问题的呈现方式(如“是否归还苹果”)
道德情感的表达(如帮助后的开心等情绪)
语言表达的适龄性
9. 观看后,您的孩子/学生是否能复述故事中的道德行为?(如捡到东西要归还、得到帮助要懂得感谢)
能清晰复述
能部分复述
不能复述
10. 您认为幼儿观看该动画后产生了哪些的积极影响?
道德认知(如知道归还苹果是正确的)
道德情感(如产生想帮助他人的想法)
道德行为(如主动模仿角色)
无明显影响
11. 您认为当前幼儿德育动画最需要改进的是?
叙事方式(避免说教,增强趣味性)
角色设计(更符合幼儿审美)
互动性(增加幼儿参与环节)
呈现多种道德行为(如环保、爱护公物等)
12. 您希望德育动画中增加哪些形式的互动设计?
提问与回答
角色扮演游戏
歌曲跟唱
生活场景模拟
其他
13. 您认为动画中的“泛灵化”元素(如拟人化动物、物品说话),是否有助于幼儿理解道德
非常有效
较有效
一般
无效
14. 请举例说明,您的孩子/学生在观看德育动画后,曾表现出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道德行为?
15. 您对《捡苹果》或其他德育动画的改进建议是?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