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慢病管理专职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尊敬的专家:

您好!非常感谢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呼吸慢病管理专职护士的核心能力体系构建相关情况,以便为提升呼吸慢病管理护理质量和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合理建议。您的回答对于我们的研究至关重要。

填写说明:

问卷所涉及的问题均为非敏感性问题,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回答。您的真实回答将有助于我们获取更准确有效的信息您的信息严格保密,仅用于学术研究,不会泄露或作其他用途。

性别
年龄
民族
学历
职务
职称
工作年限

一、指标体系说明:

本次评分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其中1分代表不重要,2分代表不太重要,3分代表一般,4分代表很重要,5分代表非常重要,分值越大代表对相应题干的重要程度越高。您可以根据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分。

一级指标
  • 1
  • 2
  • 3
  • 4
  • 5
I-1 呼吸慢病理论知识与技能
I-2 临床实践能力
I-3 科研教学能力
I-4 综合管理能力
I-5 数字化管理能力
I-6 综合素养
二级指标
I-1 呼吸慢病理论知识与技能
  • 1
  • 2
  • 3
  • 4
  • 5
II-1 呼吸慢病基础医学与护理知识
II-2 呼吸慢病相关护理评估知识
II-3 呼吸慢病护理技术操作
I-2 临床实践能力
  • 1
  • 2
  • 3
  • 4
  • 5
II-4 专科仪器使用能力
II-5 评判性思维能力
II-6 个案撰写能力
II-3 科研教学能力
  • 1
  • 2
  • 3
  • 4
  • 5
II-7 科研与创新能力
II-8 教学能力
I-4 综合管理能力
  • 1
  • 2
  • 3
  • 4
  • 5
II-9 沟通与协调能力
II-10 计划能力
II-11 组织与领导能力
II-12 全程健康管理能力
I-5 数字化管理能力
  • 1
  • 2
  • 3
  • 4
  • 5
II-13 慢病管理平台操作能力
II-14 数字化健康教育能力
I-6 综合素养
  • 1
  • 2
  • 3
  • 4
  • 5
II-15 持续学习与发展能力
II-16 职业态度
II-17 心理调适能力
II-18 人文素养

三级指标

I-1 呼吸慢病理论知识与技能
II-1呼吸慢病基础医学与护理知识
  • 1
  • 2
  • 3
  • 4
  • 5
III-1 熟悉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如血流动力学、呼吸调节机制)
III-2 掌握呼吸慢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筛查方法及诊断标准
III-3 熟悉呼吸慢病的专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的正常值范围与临床意义
III-4 熟悉呼吸慢病治疗和抢救常用药物的药理特性、剂量、适应证、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护要点
III-5 掌握呼吸慢病常见的共病相关知识
III-6 了解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非抗生素预防策略
II-2 呼吸慢病相关护理评估知识
  • 1
  • 2
  • 3
  • 4
  • 5
III-7 掌握呼吸慢病患者的病情观察要点(意识、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呼吸系统症状等),病情严重程度及恶化早期信号
III-8 能运用常见量表,如慢阻肺自我评估测试(CAT)、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CT)、呼吸困难指数量表(mMRC)、主观疲劳感知量表(Borg)、咳嗽与咳痰量表(BCSS)等,对患者症状及功能状态进行评估
III-9 能正确评估患者气道情况,运用半定量咳嗽强度评分(SCSS)、咳嗽峰流速(CPEF)进行咳嗽能力评估
III-10掌握呼吸慢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价方法(包括患者用药依从性、药物吸入装置正确使用能力、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病情自我监测及管理能力等)
III-11掌握呼气流量峰值(PEF)的具体评价方法,并熟悉智能峰流速仪的数据记录与分析功能
III-12能运用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肺康复训练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III-13能运用6分钟步行试验(6MWT)评价患者活动耐力
III-14掌握肺功能检查、呼吸肌功能测定、吸入给药评估技术
III-15掌握呼吸慢病营养支持相关知识,能运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估表评估患者营养状况
III-16能正确运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患者心理状况
III-17能正确运用疼痛评估量表,如数字评分法(NRS)等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III-18能正确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
II-3 呼吸慢病护理技术操作
  • 1
  • 2
  • 3
  • 4
  • 5
III-19掌握各类吸入装置的原理、操作方法、使用注意事项及装置使用相关不良反应
III-20掌握急救护理技术(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使用、气管插管术的辅助操作与配合等)
III-21掌握呼吸道护理技术(氧疗护理、雾化吸入护理、吸痰护理等)
III-22掌握胸部体格检查手法,通过“视、触、叩、听”识别正常和异常体征
III-23熟悉呼吸慢病康复护理技术(呼吸训练、运动训练、气道廓清、中医康复技术等)
III-24掌握血气分析的操作与注意事项,并能分析、处理异常值
III-25熟悉各项呼吸治疗技术(正压机械通气技术、呼吸监测技术等)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I-2 临床实践能力
II-4 专科仪器使用能力
  • 1
  • 2
  • 3
  • 4
  • 5
III-26掌握呼吸治疗物理学(流体特性、流体的运动规律等)相关知识
III-27熟悉呼吸慢病常用仪器(简易肺功能仪、高流量湿化氧疗仪、呼吸机、辅助排痰机、呼吸训练仪等)的使用及消毒维护技术
II-5评判性思维能力
  • 1
  • 2
  • 3
  • 4
  • 5
III-28能正确采集、识别患者资料,全面动态评估病情变化、治疗效果与需求,确定首优护理问题
III-29能预见患者潜在的呼吸道感染风险(如流感、肺炎等),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III-30能运用循证护理方法,为呼吸慢病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并有效实施
II-6 个案撰写能力
  • 1
  • 2
  • 3
  • 4
  • 5
III-31能客观、真实、准确撰写呼吸慢病护理个案
I-3 科研教学能力
II-7 科研与创新能力
  • 1
  • 2
  • 3
  • 4
  • 5
III-32具备文献检索、科研选题及研究设计的能力
III-33能主持或参与呼吸慢病管理科研项目,完成从课题申报到项目结题的全周期科研任务
III-34能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以促进呼吸慢病管理的发展
II-8 教学能力
  • 1
  • 2
  • 3
  • 4
  • 5
III-35能胜任进修生及专科护士的带教与培训工作
III-36能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与医护团队共同制定本专科健康教育方案和材料
III-37能指导下级护士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并监督方案的落实
III-38能担任院内、外的教育者和培训者,并主动学习相关专业文献
I-4 综合管理能力
II-9 沟通与协调能力
  • 1
  • 2
  • 3
  • 4
  • 5
III-39具备良好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善于将沟通技巧运用于临床工作中
III-40能通过清晰、耐心的沟通方式,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专业的健康宣教
III-41能协调人力、财力、物力,与患者、家属及社区医疗机构、家庭医生、康复师等跨学科团队协作,共同制定慢病管理策略
III-42能根据患者文化水平、年龄及心理状态等特点,调整沟通方式和内容,确保信息有效传递
III-43能定期总结并及时向团队成员反馈患者病情变化及护理需求,积极参与团队讨论和决策
II-10 计划能力
  • 1
  • 2
  • 3
  • 4
  • 5
III-44能为各类患者制定并落实个体化健康宣教计划,帮助患者提升健康认知水平
III-45能制定护理目标的评价标准,根据病情动态调整护理计划,对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有效的评价
II-11 组织与领导能力
  • 1
  • 2
  • 3
  • 4
  • 5
III-46能制定呼吸慢病管理领域的工作标准、相关制度、工作指引,以及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III-47能影响和激励他人,促进慢病管理团队提高服务意识
III-48能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管理呼吸慢病病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带领团队成员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III-49能利用PDCA循环、品管圈、根因分析等质量管理工具进行质量控制,保障护理质量
III-50能组织患者参与呼吸慢病管理相关的健康讲座、病友会等活动
II-12 全程健康管理能力
  • 1
  • 2
  • 3
  • 4
  • 5
III-51能实施“以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为呼吸慢病患者制定个性化综合护理方案以改善其健康状况
III-52能依据个案管理步骤执行个案管理(评估-计划-执行-协调-管控-评价)
III-53能为患者提供居家自我管理能力的健康宣教,定期评估其居家自我管理执行情况(康复指导、居家设备规范使用、营养指导等),分析和干预不遵医行为,指导其掌握症状监测方法、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
III-54能定期对慢病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整改措施
I-5 数字化管理能力
II-13 慢病管理平台操作能力
  • 1
  • 2
  • 3
  • 4
  • 5
III-55能熟练使用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进行患者信息录入、更新及动态管理
III-56掌握移动医疗应用程序(如慢病管理APP)的操作,及时高效完成患者随访、数据收集
III-57能运用远程监护设备(如智能血氧仪、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患者生理指标并分析异常数据
III-58熟悉云计算平台的基本操作,能完成护理数据存储与共享,协助患者对接社区资源(如氧疗服务站、康复中心)
II-14 数字化健康教育能力
  • 1
  • 2
  • 3
  • 4
  • 5
III-59能制作图文、视频等多媒体科普作品,利用数字化平台开展线上健康宣教
III-60能指导患者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进行沉浸式呼吸康复训练
I-6 综合素养
II-15 持续学习与发展能力
  • 1
  • 2
  • 3
  • 4
  • 5
III-61主动关注呼吸慢病领域研究进展,积极参加各类护理技能培训和考核,不断提升理论和技能水平
III-62积极学习科技辅助工具的应用,能将所学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
II-16 职业态度
  • 1
  • 2
  • 3
  • 4
  • 5
III-63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能以细心、耐心的人文关怀态度依据慢病管理标准履行工作职责
III-64参与专科护理工作小组的工作,履行相应职责
III-65能主动复盘自己的工作表现及能力短板,明确自身职业规划并制定针对性能力提升计划
III-66具备慎独精神,尊重患者权益,在工作中不带偏见、杜绝歧视
II-17 心理调适能力
  • 1
  • 2
  • 3
  • 4
  • 5
III-67掌握护理心理相关知识,能识别自身与患者的不良情绪,并运用心理调适方法保持自身良好心理状态,指导患者维持积极心理状态
III-68具备同理心,能正确理解患者及家属的感受和心理需求
II-18 人文素养
  • 1
  • 2
  • 3
  • 4
  • 5
III-69掌握护理人文、伦理及相关法律知识
III-70掌握针对呼吸慢病患者的人文关怀理论及护理礼仪标准
1.您从以下方面进行指标判断时的依赖程度:
  • 很依赖
  • 比较依赖
  • 一般
理论知识
实践经验
参考国内外资料
个人直觉
2.您对问卷中的指标熟悉程度
  • 很熟悉
  • 比较熟悉
  • 一般
  • 较不熟悉
  • 很不熟悉
熟悉程度
修改意见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