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模因与‘话语狂欢’:以‘文字讨好症’为例的社交媒体话语分析”调查问卷

尊敬的参与者:
您好!本问卷旨在深入了解社交媒体中“文字讨好症”现象及其相关网络模因的传播与影响,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我们将严格保密您的个人信息,请根据实际情况放心作答。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一、基本信息
1. 您的年龄:
2. 您的最高学历:
3. 您平均每天使用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抖音等)的时长约为:
二、“文字讨好症”认知与行为
4. 您是否听说过“文字讨好症”这一概念:
5. 您初次接触“文字讨好症”相关内容的渠道是:(可多选)
6. 您认为以下哪些属于“文字讨好症”的典型表现:(可多选)
7. 您在网络社交中使用讨好性文字的频率:
8. 您在哪些场景下更倾向于使用讨好性文字:(可多选)
9. 您使用讨好性文字的主要原因是:(可多选)
10. 您认为“文字讨好症”的核心成因是:(单选)
11.请根据您的认同程度,对以下关于“文字讨好症”的观点打分(1=非常不认同,5=非常认同):
11. 您认为“文字讨好”行为是否会影响个人真实表达:
12. 看到他人的“文字讨好”内容时,您的感受是:
三、网络模因传播与话语狂欢
13. 您是否接触过与“文字讨好症”相关的网络梗(如表情包、流行语):
14. 您认为此类网络梗的传播速度如何:
15. 您是否参与过“文字讨好症”相关的网络互动(如玩梗、二次创作):
16. 您认为社交媒体平台算法对“文字讨好症”模因传播的作用是:(可多选)
17. 请根据您的认同程度,对以下关于网络模因传播的观点打分(1=非常不认同,5=非常认同): “文字讨好症”相关网络梗让社交更有趣
18. 在相关网络互动中,您是否感受到特定的“话语规则”:
四、态度与影响
19. 您对“文字讨好症”现象的总体评价是:
20. 该现象是否影响了您的日常语言习惯:
21.请根据您的认同程度,对以下关于“文字讨好症”影响的观点打分(1=非常不认同,5=非常认同):
我愿意主动减少“文字讨好”行为以追求真诚交流
“文字讨好症”可能导致人际关系变得更脆弱
学校和家庭应引导青少年理性看待“文字讨好”现象
22. 您认为“文字讨好症”的流行是否反映了当代人的社交焦虑:
23. 长期接触此类内容,是否影响您对现实社交的期待:
24 您认为“文字讨好症”对青少年语言表达的潜在影响是:(可多选)
五、开放性问题
25. 您预测“文字讨好症”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请说明理由
26. 请分享一个您亲历的、最能体现“文字讨好症”的网络社交场景,并分析背后的原因
27. 如果该现象持续流行,您认为未来网络社交文化可能发生哪些变化
28. 对于改善“文字讨好症”现象,您有哪些建议或想法
再次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参与本次调查!祝您生活愉快!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