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对象培训班结业考试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
B.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
C. “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
D. 新发展理念
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 全国各族人民()。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 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D.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于()在北京举行。
A. 2024 年 7 月 15 日至 18 日
B. 2024 年 10 月 15 日至 18 日
C. 2024 年 3 月 15 日至 18 日
D. 2024 年 5 月 15 日至 18 日
4.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A.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
B.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D.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 求,其中以()为主线。
A. 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B. 党的政治建设
C. 坚定理想信念宗旨
D. 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6.《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
A. 实现共产主义
B.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7.《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廉洁齐家,()。
A. 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B. 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C. 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D. 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8.《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 首要任务是()。
A. 坚定理想信念
B.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C.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D.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9.《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
A. 全体党员
B. 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
C. 党的基层组织
D. 党的高级干部
10.《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员受到警告处分()内,不 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A. 半年
B. 一年
C. 一年半
D. 两年
1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是()。
A. 7 月 1 日
B. 8 月 1 日
C. 10 月 1 日
D. 12 月 26 日
1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A. 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中国共产党成立
1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召开。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武汉
1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
A.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D.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
15.党的()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A. 一大
B. 七大
C. 八大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16.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完成的 “三大改造” 是指对()的社 会主义改造。
A.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B. 农业、工业、商业
C. 农业、工业、服务业
D. 农业、手工业、商业
1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的历史性决策。
A. 改革开放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 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
A. 党的建设
B. 生态文明建设
C. 法治建设
D. 科技建设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是指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
A. 全面从严治党
B.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C.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D. 全面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20.新发展理念中,()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A. 创新
B. 协调
C. 绿色
D. 开放
21.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A.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 推进依法行政
D. 保证公正司法
22.全面从严治党,要以()为统领。
A. 党的政治建设
B. 党的思想建设
C. 党的组织建设
D. 党的作风建设
23.党的()提出了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
A. 十五大
B. 十六大
C. 十七大
D. 十八大
24.到新中国成立 100 年时,要实现的目标是()。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5.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
A.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B.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C.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D. 建设美丽中国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 人民民主专政
B. 中国共产党领导
C. 社会主义公有制
D. 马克思主义指导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中国共产党领导
C.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C.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29.党的思想路线是()。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 展真理
C.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 群众路线
30.党的群众路线是()。
A.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B.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 密切联系群众
31.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
A. 民主集中制
B. 少数服从多数
C. 个人服从组织
D. 下级服从上级
32.党的纪律中,()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
A. 政治纪律
B. 组织纪律
C. 廉洁纪律
D. 群众纪律
33.党员的党龄从()之日算起。
A. 递交入党申请书
B. 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C. 确定为发展对象
D. 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
34.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C. 中央政治局
D.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35.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三大作风是()。
A.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B.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C. 艰苦奋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6.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A. 实现共产主义
B.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7.()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A. 发展
B. 改革
C. 稳定
D. 创新
3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方针是()。
A.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B. 团结、民主
C. 民主协商、平等议事
D. 求同存异、合作共赢
3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40.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不包括()。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4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 团结、友爱、互助、进步
4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 团结、友爱、互助、进步
4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 团结、友爱、互助、进步
44.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
A.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B. 实现共产主义
C.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5.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 得更大进步,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
A. 新发展理念
B. 科学发展观
C. 可持续发展战略
D.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6.202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村级党组织要发挥火车头作 用,带领乡亲们做好()的文章,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往 无前。
A. “农”
B. “海”
C. “林”
D. “商”
4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福建要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 为,深度融入共建(),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 济新体制。
A. 长江经济带
B. 京津冀协同发展
C. “一带一路”
D. 粤港澳大湾区
48.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对提升文化影响力提出要求,其中提到要 传承弘扬(),建好长汀、宁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深化革命史料和革 命文物研究阐释。
A. 传统文化
B. 红色文化
C. 闽南文化
D. 客家文化
49.习近平总书记希望福建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从拓展居 民收入增长的渠道、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保障人民健康等方 面提出明确要求。
A.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B. 推进乡村振兴
C.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D. 推动科技创新
50.202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 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强化乡村全面振兴与()有机结合,加快城乡 融合发展步伐。
A. 新型工业化
B. 新型城镇化
C. 农业现代化
D. 信息化
5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福建要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 步伐,突出(),勇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A. 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
B. 以商促融、以文促融、以情促融
C. 以通促融、以商促融、以文促融
D. 以惠促融、以商促融、以文促融
52.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牢牢守住(),巩固传统产业 优势,大力推动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 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A. 虚拟经济
B. 实体经济
C. 数字经济
D. 绿色经济
5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谷文昌同志,不仅要高山仰止,还要见贤思 齐,像他那样()。
A. 创新发展
B. 勇于改革
C. 做人、为政
D. 开拓进取
54.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厦门特区经过 40 多年发展,发生 了巨大变化。今天抓改革开放,福建和厦门要适应形势发展,稳步推进 (),对接国际高标准深耕细作,多出一些制度性、政策性成果,为扩 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再立新功。
A. 政策性开放
B. 制度型开放
C. 全面开放
D. 高水平开放
55.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中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们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现在,我们正意气风发迈上(),向第二个 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D.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理念
56.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中强调,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经过改革开放40 多年不懈努力,我们创造了()两大奇迹。
A. 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
B. 长期向好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C.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推动高质量发展
D. 经济快速发展和长期向好
57.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中指出,新征程是充满()的远征。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
A. 踔厉奋发
B. 勇毅前行
C. 理想与信念
D. 光荣和梦想
58.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中指出,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 ()。
A. 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
B. 最坚实的后盾,最强大的底气
C. 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后盾
D. 最坚实的靠山,最强大的后盾
59.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中强调,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一个饱经沧桑而初心 不改的党,才能基业常青;一个铸就辉煌仍勇于()的党,才能无坚不 摧。
A. 保持初心
B. 自我革命
C. 革命性锻造
D. 自我创新
60.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中强调,面对新征程上的新挑战新考验,我们必须高度警省,永远保持赶 考的清醒和谨慎,驰而不息推进(),使百年大党在自我革命中不断焕 发蓬勃生机,始终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
A. 全面从严治党
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C.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61.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中指出,我们将同各国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 自由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
A. 全人类共同发展
B. 全人类共同富裕
C. 全人类共同价值
D. 全人类共同进步
6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 一领导,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完善党的自 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 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A. 党组织政治功能和领导功能
B. 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C. 党组织领导功能和协调功能
D. 党组织协调功能和统筹功能
6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坚持人民至上,坚 持自信自立,坚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A. 高速发展
B. 科技创新
C. 守正创新
D. 社会进步
6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A. 乡村振兴
B. 科技发展
C. 产业创新
D. 教育水平
65.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 力而行。
A.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B. 分配制度
C. 就业优先战略
D. 社会保障体系
66.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要加快 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 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A. 大力改善
B. 污染防治
C. 绿色环保
D. 生态保护
6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依法治港治澳,落实 (),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支持香港、澳门更 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坚持以最 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 项。
A. 中央全面管治权
B. 人民高于一切
C. 中国共产党领导
D. 祖国完全统一
6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 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9.作风建设是攻坚战、持久战,既要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勇气,深 化整治、见底见效,又要坚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A.抓常、抓早、抓长
B.抓常、抓细、抓早
C.抓早、抓细、抓长
D.抓常、抓细、抓长
70.政治纪律是我们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是()的重要保证。
A.净化政治生态
B.提高政治觉悟
C.提高政治素养
D.提高思想觉悟
71.反腐败斗争必须重点查处()相互交织的腐败案件,坚决打击在 党内培植个人势力、结成利益集团、妄图攫取党和国家权力的阴谋行径。
A.政治问题和作风问题
B.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
C.政治问题和思想问题
D.政治问题和路线问题
72.中共()在历史上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
A.五大
B.六大
C.七大
D.八大
73.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被正式确认为党的指 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A.第六次
B.第七次
C.第八次
D.第九次
74.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 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可以成立党组。党组发挥的作用是()。
A.政治核心
B.领导核心
C.监督保证 D.组织核心
75.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开始于()。
A.三湾改编
B.秋收起义
C.古田会议
D.南昌起义
76.()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
A.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
B.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C.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77.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 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公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
A.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B.自豪感、幸福感、安全感
C.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
D.获得感、自豪感、安全感
78.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四化”的同步发展是基本路径,也是 重要目标。“新四化”指的是()。
A.工业化、智能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B.工业现代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C.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D.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79.()是党的领导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
A.四个自信
B.四个意识
C.两个维护
D.三农问题
80.市域社会治理体系是在党委领导下政府和社会()的制度体系,包 括一整套紧密相连、衔接协调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安排。
A.共建共管共享
B.共建共管共治
C.共治共享共管
D.共建共治共享
81.党的()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式写入党章。
A.十八大
B.十八届一中全会
C.十九大
D.十九届一中全会
8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全面推进经济建 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A.制度建设
B.生态文明建设
C.作风建设
D.法治建设
83.()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和工人运动先驱,二七大罢工领 导人,被评为全国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被 誉为“工人阶级的不屈战士”。
A.邓中夏
B.林祥谦
C.陶铸
D.陈延年
84.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 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 务。
A.创新
B.改革
C.发展
D.开放 答案:
85.()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 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A.公民
B.人民
C.国民
D.劳动者
86.()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
A. 三严三实
B. 实事求是
C. 群众路线
D.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87.伟大梦想指明方向,伟大斗争开创新局,伟大工程提供保证,伟大事 业凝聚力量,其中起()的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A.引导性作用
B.主体性作用
C.决定性作用
D.基础性作用
88.()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体现,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根红线。
A.坚持从严治党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新发展理念
D.坚持人民至上
89.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 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 新跃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为特征的生产力。
A.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
B.高技术、高水平、高质量
C.高技术、高水平、高效能
D.高水平、高效率、高质量
90.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 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优势,在扩大 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A.商品市场
B.超大规模市场
C.市场经济
D.国际市场
91.离职或者退(离)休后利用原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他人谋取利益,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收受对方财物,情节 较轻的,给予()处分。
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92.二人以上共同故意违纪的,对为首者,除《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 例》分则中另有规定的外,从重处分;对其他成员,按照其在共同违纪 中 ,分别给予处分()。
A.情节的轻重
B.职务的高低
C.所起的作用和应负的责任
D.所得的数额
93.某村委会工作人员(中共党员)工作马虎了事、作风不严不实,造成种 棉大户漏报未享受到优惠政策,按照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相关规定,其行为违反了()。
A.组织纪律
B.群众纪律
C.政治纪律
D.工作纪律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A.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B. 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C.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
D. 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 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包 括()。
A.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B.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C.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D.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 ()。
A. 根本原则
B. 科学布局
C. 价值追求
D. 重点任务
4.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主要包括()。
A. 改进调查研究
B. 精简会议活动
C. 规范出访活动
D. 改进警卫工作
5.《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包括()。
A. 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 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
C. 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D. 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6.《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 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是()。
A. 民主集中制
B.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C. 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
D.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7.《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
A. 党的领导机关
B. 党的领导干部
C. 高级干部
D. 基层党员
8.《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有()。
A. 警告
B. 严重警告
C. 撤销党内职务
D. 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9.“四史” 是指()。
A. 党史
B. 新中国史
C. 改革开放史
D. 社会主义发展史
10.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 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为主线。
A. 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B. 先进性建设
C. 纯洁性建设
D. 作风建设
11.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坚决纠治()。
A. 形式主义
B. 官僚主义
C. 享乐主义
D. 奢靡之风
12.《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基本要求包括 ()。
A.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B.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C.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 坚持民主集中制
13.《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必须高度重视思想 政治建设,把()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
A. 坚定理想信念
B. 强化理论武装
C. 加强党性修养
D. 严明政治纪律
14.《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党内监督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 依规依纪进行,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 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坚持()相结合。
A. 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
B. 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
C. 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
D. 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
15.《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 从轻或者减轻处分。
A. 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问题的
B. 在组织核实、立案审查过程中,能够配合核实审查工作,如实说明本 人违纪违法事实的
C. 检举同案人或者其他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或者法律追究的问题,经查 证属实的
D. 主动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
16.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的重大问 题。
A. 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B. 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C. 为谁建设党
D. 建设党靠谁
17.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包括()。
A. 党风政风为之一新
B. 社风民风为之一振
C. 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18.《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纪律主要包括()。
A. 政治纪律
B. 组织纪律
C. 廉洁纪律
D. 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
19.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有助于党员()。
A. 明底线
B. 知敬畏
C. 守规矩
D. 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
20.新时代深化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有哪些新要求()?
A.纠治隐形变异问题
B.深化基层减负,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C.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将作风建设纳入党员干部考核
D.强化制度刚性约束,细化差旅、公务接待等标准
21.2025 年我国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通过()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A.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
B. 限制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C.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D. 忽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22.人大代表的权利包括哪些()。
A、提出议案、质询案、罢免案
B、参加本级人大会议并发表意见
C、直接发布行政命令
D、参加选举和表决
23.党员有作风纪律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者违犯党纪情节轻微 的,可以给予()等,或者予以诫勉,不予党纪处分。
A.谈话提醒
B.批评教育
C.责令检查
D.组织调整
24.党员有()或者( )等丧失党员条件,严重败坏党的形象行为的, 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A.嫖娼
B.打架
C.吸食、注射毒品
D.盗窃
25.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可能会受到哪种情形的处分()。
A.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
B.撤销党内职务或留党察看处分
C.不受党纪处分
D.开除党籍处分
26.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进 行()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
A.警示教育
B.批评教育
C.责令检查、诫勉
D.谈话提醒
27.《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 案)〉的决议》指出,大会同意把逐步实现(),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 )的新发 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 )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促进国 民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等内容 写入党章。
A.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B.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C. 人才
D. 发展
28.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不懈用这一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 践、推动工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
A. 基本方略
B. 新的飞跃
C. 根本保障
D. 根本遵循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包括五星、天安门、齿轮、麦稻穗,基本含义是 ()。
A.天安门图像象征着民族精神
B.齿轮象征工人阶级
C.麦稻穗象征农民阶级
D.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
30.党的领导的主要内容是()。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文化领导
31.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方针是()。
A.慎重发展
B.改善结构
C.保证质量
D.坚持标准
32.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方针是()。
A.坚持标准
B.立足教育
C.区别对待
D.综合治理
33.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
A.根本任务
B.最高理想
C.中心工作
D.最终目标
3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
A.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B.关键在与时俱进
C.行动在开拓创新
D.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35.党章规定,除了()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 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A.法律
B.制度
C.规章
D.政策
36.福建红色文化的形成有着独特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环境,植根于福建人 民英勇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有着深厚的()。
A.思想基础
B.价值基础
C.实践基础
D.历史渊源
37.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完成的三件大事是指()。
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C.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五四运动
38.组织、参加反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或者重大方针政 策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的,或者以组织讲座、论坛、报告会、座谈 会等方式,反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或者重大方针政策, 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对(),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A.策划者
B.组织者
C.骨干分子
D.其他参加人员
39.留党察看期间,受处分党员不享有()权利。
A.表决权
B.选举权
C.被选举权
D.申诉权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仅仅是习近平总书记个人智慧的结 晶。
对
错
2.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现代化。
对
错
3. 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只需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
对
错
4.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只针对领导干部,普通党员不需要遵守。
对
错
5.《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 “四个必须” 要求只针对党员领导干 部。
对
错
6.民主集中制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对
错
7.《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基层党员。
对
错
8.“四史” 不包含改革开放史。
对
错
9.“十个明确” 没有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对
错
10.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以作风建设为主线。
对
错
11.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用纠治形式主义。
对
错
12.《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坚持民主集中制等 基本要求。
对
错
13.《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党内监督需要发挥同级相互监督 作用。
对
错
14.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问题不能从轻或者减轻处分。
对
错
15.延安是我们党进入北京、解放全中国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党中 央和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对
错
16.没有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就没有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 导,就会导致各自为阵、各自为政,那就什么事情都干不成。
对
错
17.每一个党员都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把学习党章作为必修课,真正使 党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对
错
1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 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人民政协要为民主党派和 无党派人士在政协更好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对
错
1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对
错
20.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 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 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对
错
21.从1943 年春天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展开了一场整风运动,主 要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整顿党风;反对党八 股,整顿文风。
对
错
22.军事安全决定和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社会安全等各个 领域的安全。
对
错
23.五四运动与历史上的爱国运动相比较,其所具有本质的进步和鲜明的 时代特征是:一部分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开始与工农大众 相结合。
对
错
24.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受到留党察看以上处分的,党组织应当终止 其代表资格。
对
错
25.根据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违反有关规定办理因私出 国(境)证件、前往港澳通行证,或者未经批准出入国(边)境,情节严重 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对
错
26.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是继续完善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对
错
27.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 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 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
对
错
28.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 精神,支持和引导各类企业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履行 社会责任,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
对
错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