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社会-情感能力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

    您好!本问卷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虚拟表现性评价技术的教师社会-情感能力测评与干预研究”项目组发起,旨在了解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现状,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和学前融合教育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本问卷包括基本信息、社会-情感能力测评、工作幸福感测评、情绪耗竭测评四个部分,预计耗时10-15分钟。您的个人信息将与问卷数据分开存储,所有信息仅以匿名形式进入研究分析;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未经您授权绝不向第三方披露,请您放心填写。

    您的真实作答对本研究至关重要,衷心感谢您的支持!

第一部分 基本信息(必填)
1. 您目前的工作岗位:
2. 从教以来,您在幼儿园带过多少名特殊需要幼儿?(注:特殊需要幼儿是指在身心发展或学习、生活中与普通幼儿有明显差异, 因而需要给予特殊支持的幼儿,如:学习困难、自闭症、注意缺陷多动症、发育迟缓、听觉障碍、超常儿童……)
3. 您带过的特殊需要幼儿的类型:
4. 您从事学前融合教育工作有多少年(也可以理解为:您在有特殊需要幼儿的普通班级里工作了多久)?
5. 您目前任教的学段:
6. 您目前所在的班级有几名特殊需要幼儿:
7. 您所在班级的班额:
8. 您的职称:
9. 您的专业背景:
第二部分 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社会-情感能力量表(必填)
10.

下列描述的内容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您的实际情况?

◆注:本量表中的“幼儿”包括普通幼儿和特殊需要幼儿(如自闭症、注意缺陷多动症、言语与语言障碍、学习困难等等)。

  • 完全不符合
  • 比较不符合
  • 有点不符合
  • 不确定
  • 有点符合
  • 比较符合
  • 完全符合
C1 我能识别自己当前的情绪状态。
C2 我能理解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
C3 我能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如何影响教学活动(如紧张时语言节奏加快,导致幼儿注意力分散)。
C4 我能觉察自己对学前融合教育工作的情感(如热爱、讨厌、迷茫等)。
C5 我能理解自己对学前融合教育工作有某种情感的原因。
C6 我能理解自己对特殊需要幼儿产生关爱的内在动机(如职业价值观、同理心等)。
C7 当工作压力大时,我能保持情绪稳定。
C8 当特殊需要幼儿情绪爆发时,我能沉住气,不被情绪带着跑。
C9 当教学活动未达预期时,我能将其视为改进机会,调整心态继续尝试。
C10 当与家长沟通出现分歧时,我能保持专业耐心,即使有时感到烦躁也能通过暂停对话、调整语气继续协商或其他方式进行调节。
C11 我能通过深呼吸、自我激励、正念练习或寻求外部支持等方式调节消极情绪。
C12 我能从学前融合教育工作中找到乐趣与意义。
C13 我能从幼儿(尤其是特殊需要幼儿)的进步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C14 我能从与幼儿、家长、同事的日常互动中获得温暖和幸福感。
C15 我能通过提升融合教育专业能力和总结成功经验,增强自我效能感和职业自信心。
C16 当特殊需要幼儿家庭采纳我的建议并反馈积极变化时,我能感受到职业价值感。
11.

下列描述的内容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您的实际情况?

◆注:本量表中的“幼儿”包括普通幼儿和特殊需要幼儿(如自闭症、注意缺陷多动症、言语与语言障碍、学习困难等等)。

  • 完全不符合
  • 比较不符合
  • 有点不符合
  • 不确定
  • 有点符合
  • 比较符合
  • 完全符合
C17 我能主动帮助同事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如处理幼儿行为问题、解答家长疑虑等)。
C18 我能为特殊需要幼儿家庭提供康复训练资源或教育方法建议。
C19 我能通过同伴支持活动帮助特殊需要幼儿融入班级。
C20 我能通过鼓励、倾听等方式,让幼儿、家长及同事感知到我的情感支持。
C21 我能通过绘本阅读、环境创设等方式,帮助特殊需要幼儿应对情绪问题。
C22 我能耐心倾听幼儿、家长、同事的想法。
C23 与康复师、资源教师等专业人员沟通时,我能清晰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C24 我能通过沟通与同事、家长分享融合教育的实践经验、教学资源或干预策略。
C25 我能使用图片、手势或沟通板等辅助工具,跟言语与语言障碍的幼儿进行沟通。
C26 如果幼儿出现行为问题或情绪爆发,我能主动、清晰地与家长沟通干预进展和支持策略。
C27 我能觉察幼儿的情感和需求。
C28 我能通过观察特殊需要幼儿的情绪行为,理解其背后的需求(如安全感、身体不适等)。
C29 我能换位思考,理解特殊需要幼儿家长在育儿过程中面临的压力与期待。
C30 我能尊重幼儿、家长、同事的想法和感受。
C31 我能接纳同事、家长与我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的差异。
C32 我能与康复师、资源教师等专业人员有效合作,跟进特殊需要幼儿的干预效果并调整方案。
C33 我能在跨专业团队中积极发挥教学主导或协调作用,分享班级管理经验、幼儿行为观察数据等专业资源。
C34 我能通过团队合作解决学前融合教育中的具体问题(如特殊幼儿行为干预、家园沟通难题等)。
C35 我能与特殊需要幼儿家庭合作制定并实施个别化支持计划,定期沟通计划实施进展并调整策略。
C36 我能主动与同事或领导沟通融合教育工作难点,共同制定并实施解决方案。
C37 我能识别团队内部的冲突。
C38 我能通过协商找到冲突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C39 如果预感有冲突,我能提前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冲突的发生。
C40 当与领导、同事或家长的冲突升级时,我能保持冷静,主动采取暂停对话等方式缓和矛盾。
C41 当普通幼儿与特殊需要幼儿发生冲突时,我能通过引导沟通、示范包容等方式化解冲突。
12.

下列描述的内容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您的实际情况?

◆注:本量表中的“幼儿”包括普通幼儿和特殊需要幼儿(如自闭症、注意缺陷多动症、言语与语言障碍、学习困难等等)。

  • 完全不符合
  • 比较不符合
  • 有点不符合
  • 不确定
  • 有点符合
  • 比较符合
  • 完全符合
C42 我能理解学前融合教育的核心理念(如包容接纳、个别化支持等),并将其融入日常教育实践。
C43 我能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进行差异化教学,让每一个幼儿都参与到教育活动中。
C44 我能通过社交故事、合作游戏等方式,引导普通幼儿理解和接纳特殊需要同伴的差异。
C45 我能向普通幼儿家庭传递融合教育理念,促进其对幼儿差异的理解与支持。
C46 在与幼儿的日常互动中,我能示范包容、尊重的交往品格与情绪管理能力。
C47 我能清晰规划自身的专业成长路径。
C48 我能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融合教育素养。
C49 我能主动学习融合教育的最新理论和实践。
C50 我能通过反思和改进来提升融合教育教学效果。
C51 我能在应对工作的挑战中促进专业成长。
C52 我能适应从普通幼儿教师到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C53 我能承担学前融合教育中的多样化工作任务(如跨专业协作、定期反馈幼儿在园融合情况等)。
C54 我能在学前融合教育的新职责中高效工作。
C55 我能灵活应对学前融合教育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C56 我能适应跨专业团队的工作节奏与沟通机制(如定期个案会议、评估报告共享等)。
第三部分 工作幸福感量表(必填)
13. 下列描述的内容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您的实际情况?
  • 非常不同意
  • 比较不同意
  • 有点不同意
  • 不好确定
  • 有点同意
  • 比较同意
  • 非常同意
E1 我的工作非常有趣。
E2 总体来说, 我对我从事的工作感到非常满意。
E3 我总能找到办法来充实我的工作。
E4 我对我具体的工作内容感到基本满意。
E5 对于我来说, 工作会是很有意义的一场经历。
E6 我对从目前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感到基本满意。
第四部分 情绪耗竭量表(必填)
14.

请您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判断下列情况在您身上发生的频率。

从不 = 从未发生;

 极少 = 1年几次或更少; 

偶尔 = 1个月1次或更少; 

经常 = 1个月几次;  

频繁 = 每周1次; 

非常频繁 = 每周几次; 

每天 = 每天都发生

  • 从不
  • 极少
  • 偶尔
  • 经常
  • 频繁
  • 非常频繁
  • 每天
F1 工作让我感觉身心疲惫。
F2 下班的时候,我感觉精疲力竭。
F3 早晨起床不得不去面对一天的工作时,我感觉非常累。
F4 整天工作对我来说确实压力很大。
F5 工作让我有快要崩溃的感觉。
第五部分 联系方式(选填)

说明:对于认真作答并且符合本次问卷调研对象要求的老师,我们将赠送两份价值总计428元的礼品(包括《融合教育实践指南——写给班级教师的融合策略》电子书21节儿童社交情感提升线上课程)。请您留下电子邮箱地址,我们后续会将礼品链接发送至您的邮箱;如果您不需要礼品,也可以选择不填写邮箱地址。

15. 您的电子邮箱: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