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贷陷阱与金融安全教育调查问卷\n
1.您的性别
男
女
2. 您的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研究生及以上
3. 您的每月可支配生活费约为:
1000元以下
1000-2000元
2000-3000元
3000元以上
4. 您是否接触过以下金融产品或活动?(可多选)
校园贷/网贷平台(如“分期乐”“趣分期”等)
刷单兼职
以“零首付”“低利息”为噱头的消费贷
网络赌博或高返利投资
从未接触过
5. 您或身边同学是否因借贷或诈骗遭受过经济损失?
是(请简要说明情况:)
否
6. 您是否能识别以下常见诈骗话术?(单选)
完全能识别
能识别大部分
仅能识别少数
完全无法识别
7. 以下哪些话术您认为是诈骗?(可多选)
零门槛、高薪兼职,日结500元”
“无抵押贷款,秒到账”
“扫码领红包,填写个人信息即可”
“平台漏洞,稳赚不赔”
全部识别
8. 您是否接受过学校或社会的金融安全教育?
是(形式:讲座/课程/宣传手册/其他)
否
9. 您希望学校通过哪些形式开展金融安全教育?(可多选)
必修或选修课程
专题讲座
案例分析研讨会
线上科普(公众号、短视频等)
模拟诈骗情景演练
10. 您最想了解的金融安全知识包括:(可多选)
如何识别网贷陷阱
个人征信保护
反诈骗技巧(如电话、网络诈骗)
理性消费与理财规划
法律维权途径
11. 您认为大学生陷入消费贷或诈骗的主要原因是?(可多选)
生活费不足,急需周转
虚荣心或攀比心理(如购买奢侈品)
轻信“低风险高回报”宣传
缺乏法律和金融知识
受同学/朋友影响
12. 您是否曾因以下原因产生借贷或超前消费冲动?(可多选)
电子产品(手机、电脑等)
旅游、娱乐消费
教育培训(考证、课程等)
恋爱支出
从未考虑过借贷
13. 如果面临资金短缺,您会优先选择?(单选)
向父母或亲友求助
通过正规渠道(如银行、支付宝借呗)
尝试兼职打工
考虑网贷平台(即使知道有风险)
其他(请注明:)
14. 您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会采取以下防范措施?(可多选)
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或扫描不明二维码
定期修改支付密码,并启用双重验证
仔细阅读贷款/分期合同条款
拒绝向他人泄露银行卡、身份证信息
几乎不关注,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
15. 如果遇到疑似金融诈骗,您会如何应对?(单选)
立即报警或联系银行冻结账户
向学校或老师求助
上网搜索类似案例确认
担心丢脸,默默承受损失
不确定该怎么办
16. 您是否了解个人征信(信用记录)的重要性?(单选)
非常了解,并定期查询
大概知道,但从未主动关注
完全不清楚,认为和学生无关
17. 您对“校园贷”广告出现在校园内的态度是?(单选)
应完全禁止,学校加强监管
可以存在,但需明确标注风险
无所谓,自己不会使用
认为有需求,提供正规渠道更好
18. 您对加强大学生金融安全教育还有其他建议吗?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